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

2024-04-28 00:52朱咏梅
南北桥 2024年7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管理必要性新形势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7.008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职能随着社会发展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社会中的企业,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新形势背景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

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在制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时,需要从公益性、服务性角度出发,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有效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1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财务管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财务工作作为内控工作的重心,其必要性更加显而易见。第一,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可以有效防范经济犯罪和财务风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各类财务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可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财务操作行为,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透明度和防范能力,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1]。第二,加强财务内控管理有助于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财务决策在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可以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和报表分析体系,及时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第三,加强财务内控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2]。财务内控管理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监督使用,避免资源的滥用和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财务支出,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第四,加强财务内控管理还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信誉和形象。财务内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声誉和形象。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可以向内树立更加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向外树立更加透明规范的财务管理形象,提升事业单位在社会各界的信誉度和形象[3]。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2.1 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事业单位应合理利用有限的财务资源,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单位的运营需求和公共服务目标,并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第一,应建立科学的预算制度,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预算管理可以明确各项支出的用途和范围,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和控制,以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第二,通过成本控制,合理控制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如优化劳动力配置、合理采购、降低能耗等,有助于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第三,确保单位的资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规划和管理资金流动,确保单位的财务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以及确保资金的合理调配和利用。通过制定科学的资金筹措计划、加强资金监管,实现单位财务管理与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5]。第四,合理管理和利用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提高单位资产的效益和价值。通过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的监管和维护,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第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财务管理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价分析。通过对单位经营、财务指标和绩效目标的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运营效果的最大化。

2.2 提高资金的综合利用率

第一,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优化资金结构来提高资金的综合利用率。优化资金结构是指合理配置和管理资金中的不同来源和用途。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资金需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比如借款、发行债券、吸引社会资本等,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密切关注资金的用途,合理安排支出,避免资金浪费。第二,事业单位可以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资金流动性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根据资金需求和现金流状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和回收,以保证资金及时、灵活地流动[6]。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收付款管理流程,加强预算控制和预测,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合作,提高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减少资金占用。第三,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开展资金投资和运营管理,提高资金的增值效益。资金投资和运营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将闲置资金合理配置到各种投资项目中,获取收益的过程。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选择稳健可靠的投资方式控制风险,提高资金的增值效益。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定期跟踪和监控,及时调整投资组合,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7]。第四,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内部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内部对资金的使用和运作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优化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加强绩效评估和监督,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财务管理,增强全员的财务意识和责任感。

2.3 实现社会效益和民生福祉最大化

实现社会效益和民生福祉的最大化,需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注重以下四点。第一,事业单位应该合理规划和科学运用财务资源。管理层需要充分了解组织的财务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财务规划,使有限的财务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合理分配资金,确保社会效益最大化。第二,事业单位需要注重财务透明度和公开运作。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通过公开财务报表和信息,使公众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投资决策,增强公众的信任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声誉和形象。第三,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要注重风险管控和预防。风险管理是确保资金安全和减少损失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別、评估和应对能力,防范各种风险对事业单位的影响,确保财务安全稳定,提高社会效益。第四,事业单位还应该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社会责任是事业单位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面。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公众需求,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实现社会效益和民生福祉最大化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与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相关方共同努力。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规环境,支持事业单位的公益行动。社会组织和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监督和引导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确保社会效益的实现。

3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对策

3.1 提升财务内控管理重视度

第一,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通过制定明确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审批流程和资金使用规定,从而保证财务活动的规范和合法性。此外,事业单位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需求。第二,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的宣传与教育。通过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员工对财务内控管理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其对财务风险的警惕性和应对能力[8]。同时,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政策和相关法规的宣传,引导员工合理运用财务内控管理工具,增强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第三,事业单位可以借鉴先进的财务内控管理经验。通过与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和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了解最新的财务内控管理理念和实践,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的内控管理水平。积极参与行业和地方的财务内控管理评估和考核,借此评估结果来优化自身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9]。第四,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控和分析。建立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及时掌握财务数据的动态变化和异常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风险。此外,事业单位还应根据财务数据的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财务管理策略,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五,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的监督和审计。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的监督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同时,定期进行外部审计,接受第三方机构的审计监督,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2 完善内控管理机制

在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为此,完善内控管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第一,建立科学的内控管理制度是完善内控管理机制的关键。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套严密的内控管理制度。这包括明确各级财务管理岗位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范围,确保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权责对等[10]。同时,应建立起嵌入式的内控制度,将内控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中,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内控管理机制。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完善内控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化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财务流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及时预警和处理,提高内控管理的实时性和敏捷性。

3.3 完善风险防控制度,健全评估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规模和数量上逐渐增加。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健全评估机制至关重要。第一,要完善风险防控制度。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这包括制定财务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资金的正常流转和使用,防止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11]。同时,还应建立风险防控培训制度,为财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第二,要健全评估机制。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评估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这包括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评估,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和评估,以及对员工的风险防控能力的评估。评估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财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3.4 定期进行财务信息公开

在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是确保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性和效率性的关键措施。其中,定期进行财务信息公开是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增加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公开性和监督性,提升财务内控的水平,同时也能够增加社会对事业单位的信任度和支持度。第一,定期进行财务信息公开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财务信息公开可以向外界展示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使用资金的情况,使公众更加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包括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情况等。这样一来,人们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事业单位的决策也可以作出更明智的评估和判断。第二,定期进行财务信息公开有助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流程。通过财务信息公开,事业单位可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财务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公开财务信息可以促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从而规范财务活动,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创新、完善。但是在财务内控管理水平上还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尤其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要求事业单位明确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目标,以此为基础,积极探索和落实能够有效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郑宝珍.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21):90-92.

[2]魏盈盈.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 投资与合作,2021(10):69-70.

[3]朱莉莉.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优化对策[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9):64-65.

[4]林北洋.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 财经界,2021(28):50-51.

[5]马晶.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5):63-65.

[6]王月梅.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措施探讨[J]. 纳税,2021,15(20):119-120.

[7]姚杰.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 财会学习,2021(15):189-190.

[8]谭丽娟.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 纳税,2021,15(3):169-170.

[9]韦立平.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8):55-56.

[10]辜红雷.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 今日財富,2020(12):146-147.

[11]赵月涵.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 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6):44-45.

[作者简介]朱咏梅,女,山东济南人,济南市工程咨询院,高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管理必要性新形势
论企业内控管理的策略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财务内控管理的改革思路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探究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