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2024-04-28 19:48邓朝东
南北桥 2024年7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7.024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商家都采用赊销方式来吸引客户,这个举措有效扩大了销售,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但赊销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发生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坏账风险等,企业不断催收应收账款还会造成收账费用增加、发生坏账等。除以上原因会给应收账款带来负面影响外,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也会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现金流,严重的甚至会关系到企业流转问题,导致企业破产等风险。文章基于以上背景,对应收账款对于企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展开说明。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信用政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

应收账款管理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命脉,例如,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流;应收账款的收回时间关系到坏账损失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应收账款的证券化管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和管理成本。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严格把控每项流程的实际执行情况,避免形式主义。

1 应收账款的概述

1.1 应收账款的含义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种债权性资产,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方收取的款项,故而应收账款的确认通常与收入的确认息息相关[1]。应收账款在会计中属于资产类科目,在科目余额中,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应收未收的应收款项,贷方余额表示企业的预收款,是企业的一项债务。

1.2 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1.2.1 赊销

赊销是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抢占市场,会采用赊销方式进行产品销售,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但同时赊销也会增大应收账款的金额,导致一系列后续问题。

1.2.2 企业管理者为提升销售额

企业一部分营销管理者更看重业绩,由于销售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销售额,部分企业也往往将销售部门的薪酬直接与销售额挂钩,这也就导致了销售管理者注重市场销售量多于注重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得一部分应收账款催收不及时,资金占用量过大,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问题[2]。

1.2.3 产品销售和货款回收存在时间差

商品的发货时间和收款时间的不一致导致了应收账款的时间差,客户在收到货以后会先验收、办理结算,再通过一系列客户内部流程之后才会给企业付款,这部分时间差也会形成应收账款。还有一部分客户因自身的信用、资金等问题迟迟不给企业付款,也会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

1.2.4 企业营销人员为促进销售

销售人员为了达到企业制定的业绩标准,提高自己的收入提成,往往会采用一些妥协的方式促进销售,比如同意给客户赊销、延长付款时间等。

2 应收账款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2.1 应收账款对企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2.1.1 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产品市场中,产品越成熟,客户可选择的供货商也就越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销售压力也就越大,企业想要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采取赊销方式是不可避免的。客户在产品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必然会优先考虑付款的自身有利的企業进行合作,这时候就体现出赊销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市场资金流不充沛,更需要赊销来扩大销售,扩展销售渠道,以及推广企业的新产品。

2.1.2 加速存货的周转

企业的存货过多,会加剧存货的管理成本,比如存货的管理费、保险费、人员工资等,此时如果企业扩大应收账款的存有量,扩大销售就会减少库存存货,从而减少企业存货的积压,避免企业因市场变化导致产品价值变低而遭受损失,规避一部分市场风险,也会减少由于存货的持有而增加的成本,此时增加应收账款可以减少存货的积压,规避一部分市场和内部风险。

2.2 应收账款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2.2.1 加快企业现金的支出

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会因为一系列相关的税收等法律法规导致企业应承担相应的一部分税收和费用,税务及相关部门的费用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哪怕是企业并未因该销售而收到现金,也会产生相应的义务,这部分义务会导致企业的现金减少,企业在未收到销售款的情况下而支出现金,就会给其资金状况带来负面影响,加速企业现金的流出,加剧企业的资金短缺状况,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2.2.2 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会导致企业因持有应收账款而增加一部分管理成本,比如随着应收账款的增加,企业会投入更多的员工去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长时间不能收回也会增加企业的坏账风险。另外,应收账款的占比过大也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从而错过一些优质的项目。

2.2.3 导致企业资本结构发生恶化

如果应收账款成为长期且过大的存在,会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变低,给管理者一种企业还可以继续融资负债的假象,当企业进行大量融资之后,一旦到了融资借款偿还时间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就会导致资金短缺,进而增加融资成本,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出现恶化现象[3]。

3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前防范

3.1.1 建立客户信用评级制度

应收账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质量,优质的客户可以减少坏账的发生,企业应对客户信用进行评级管理,针对不同评级的客户采用不同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拓展优质客户,淘汰不良客户。

3.1.2 制定有效的信用政策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产品市场情况,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争取在扩大销售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坏账的发生,在合理的时间内收回应收账款。企业可以采用现金折扣吸引客户,现金折扣还可以加速客户付款时间,在有效时间内收回应收账款;采用5C系统评价客户可以减少坏账的发生,尽可能为企业争取优质客户[4]。

3.1.3 建立对客户的赊销审批制度

企业在决定对客户进行赊销前应严格执行赊销审批制度,对不同的订单、不同的客户分别进行赊销审批授权管理,严禁销售人员在未经过授权的情况下私自签订购销合同。根据客户的品质和订单的大小设置不同权限的审核范围,相关审核人员必须在自身的权限范围内进行赊销审批,销售人员则必须在赊销审批单完成之后才能对客户进行赊销。

3.1.4 提高员工综合能力

提升员工综合能力,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让员工了解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理解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增强员工管理意识,以确保员工在工作中时刻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在员工与客户初步接触过程中,尽可能形成对客户的经济、信用、能力等方面的初步判断,并及时反馈给企业相关部门。

3.2 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事中控制

一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详细记录客户的名称、经营地址、企业性质、管理风格、与客户往来的时间节点、付款的时间等基础性数据,及时跟踪了解客户的基础性信息的变更,对档案信息进行同步变更。

二是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客户进行赊销之前应对客户前期信用额度进行评价,检查其是否超过正常信用额度,严禁对超出信用额度的企业进行赊销。如遇特殊情况,应遵循特殊审批制度,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召开专项会议,使用特殊流程进行审批处理。

三是编制客户的账龄分析表,通過对账龄分析表的分析了解客户的应收款情况,及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对应措施。

四是加强合同的管理,规范经营的行为。企业销售部门应加强对销售业务合同的管理,制定适合本企业的销售合同管理制度。对于合同的签订要有明确的审批流程,不得随意更改销售合同。合同中要明确说明付款方式及付款时间,尽量减少企业的潜在风险。

五是选择有利的合同款结算方式。企业在增加应收账款的同时应尽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资金结算方式。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规模、偿债能力、信用状况等来分类管理不同的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授信不同额度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委托收款、商业汇票等方式进行结算。对优质的客户可以适当考虑延长收款时间、提供更便利的结算方式等开展长期合作,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3 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后管理

一是定期与客户对账。企业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并向客户收回已盖章确认的对账单,以让自己和客户都随时了解应收账款的情况。

二是加强内部监督。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应收账款管理情况,销售合同的签订情况,各项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确保不存在违规操作。

三是成立催收部门。如果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可以成立专门的催收部门或选定催收人员,随时关注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催收过程中及时了解客户的信用、经营等情况,当客户信用或经营情况出现恶化,要及时反馈给企业,企业应考虑是否采取进一步手段进行催收,以确保应收账款的收回。

四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关注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情况,定期测试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减值情况,如满足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条件时应及时计提减值损失。

五是应收账款证券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的需求,制定应收账款证券化制度,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证券化进行融资,选择将应收账款进行出售,这样可以减少对应收账款的追收成本等费用,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减少企业资产的潜在风险。

3.4 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市场进行调研、提升产品的创新能力、优化上下游关系、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产品越有竞争力,企业对产品的价格、付款方式等才会有越大的话语权。当企业的产品质量明显优于市场上的产品时,企业的议价能力就会增强,此时可以制定严格的应收账款政策,要求客户及时付款,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企业可以对市场进行调研后及时生产出差别化、个性化的产品,产品的差别化程度越高,企业的议价能力也会越强,在交易中也就更有主动权,可以在合理范围内适当缩短客户的付款时间,及时补充企业现金流,减少坏账损失[5]。

3.5 制定赊销计划

企业可以每年或定期制定销售的赊销计划,比如企业可以根据上一年的客户整体及个别的信用情况、坏账的比例、市场的行情等制定一个赊销额。企业根据制定出来的赊销额进行赊销制度的审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赊销额进行弹性管理,严格执行赊销审批制度,特别是对接近或是超过赊销额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并单独设置特别的审批流程。企业在市场情况不够乐观时可以设置较为宽松的赊销制度,在市场紧俏时可以设置较为严格的赊销制度。

3.6 加强内部控制

一是企业在人员配置上应严格执行职责分离制度,对于不相容职务应该分离,杜绝员工舞弊现象的发生。审计部门或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并及时对记录的应收账款收回时间、客户的付款方式、信用额度等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及时发现相关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缺陷、相关人员是否舞弊,确保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向上级反映,随时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二是财务部门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时对应收账款进行相关会计处理,根据不同客户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管理,及时对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对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的账龄分析,及时评估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对于达到坏账准备条件的应收账款要及时计提坏账准备,这也是会计谨慎性的体现。及时与客户及相关人员进行对账,以确保应收账款的准确性。及时向信息需求者提供应收账款相关的报表,确保信息的及时性。

三是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一种活动,它可以对应收账款全流程进行全面监督、分析,以及时发现流程的不足和缺陷,并对应收账款整个流程提出全面性的意见。内部审计还应该检查各项制度是否得到执行,各项流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对记录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对各执行人员是否舞弊等各种情况进行审计,以优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执行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各部门应相互配合,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信用管理部门等虽然要执行职务不相容制度,但各部门间也要积极配合,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当客户、应收账款等信息有变动时,能确保该变动信息能够在各部门间得到及时有效的传递。

4 结语

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企业需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加快资金、存货的流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石琳. 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3,25(23):110-111.

[2]施家华,古敏,李娅婷,等.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 技术与市场,2012,19(1):144,146.

[3]李素琴. 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实现营运资金快速回笼[J]. 现代商贸工业,2013,25(20):129-130.

[4]张静.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 中国市场,2020(36):65-66.

[5]孔云.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实问题[J]. 新财经,2019(2):92-93.

[作者简介]邓朝东,男,重庆人,重庆德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应收账款管理。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风险控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J电气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