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内涵·路径: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研究*

2024-04-28 15:15于晴张艳君刘文珂
教书育人 2024年6期
关键词:培育时代

于晴 张艳君 刘文珂

(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3.郑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才培养是任何一个政党和国家都无法忽视的重要工作,而人都是“现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是各有所异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了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命题,为我国人才培养指明了根本方向。此后,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清华大学建校110 周年师生代表座谈会等诸多重要场合,习近平围绕培育“时代新人”发表了一系列深刻论述,不断充实着“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和路径内容,为新时代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方向引领。认真审视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精髓要义以及培育路径,有助于提升时代新人培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强大的生力军。

一、时代背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培育时代新人的迫切呼唤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和任务,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历史使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尤其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带来了大好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如贸易战等一系列不确定的风险挑战。这些时代背景,无疑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现实依据。

(一)培育时代新人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回望历史,鸦片战争爆发,古老的中国开始陷入内忧外患的危机,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近代以来,各阶层的仁人志士纷纷寻找救亡中国的方案,但是均宣告失败。直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俄国胜利并且传入中国,解决中国问题的曙光终于出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和拼搏。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不懈奋斗,已然彻底改变了当初那个满目疮痍、积贫积弱、饱受战争苦难的“旧中国”,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这个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民都在追逐的伟大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艰辛付出,尤其是在这一梦想的实现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人口、环境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不以高素质的人才为支撑。所以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2]中国共产党重视对时代新人的培育,就是要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培育时代新人是抓住新时代历史机遇的必然要求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先后发生过多次科技革命,英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科技优势,成功抓住了机遇,顺势而为,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而近代中国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科学技术的先天劣势等因素,多次错失科技革命的大好机遇,始终处于跟随者的地位,这使得中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差距越来越明显。进入新时代,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量子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已初现端倪,中国在这些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并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成果,中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国科技的崛起奠定更好的知识基础和人才基础。

(三)培育时代新人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题中之义

对于任何时代的任何国家而言,机遇和挑战始终是如影随形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本身就蕴含不确定性的涵义。如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3]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指数增长,风险释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现代风险日益凸显为人类面临的“集体”威胁,阻挠着现代文明向前行进的脚步。如2020 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对整个世界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中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持续增多,以美国为代表的“反全球化”“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西方大国因中国崛起而施加的不合理打压也不断增加,中国发展的外部安全形势更为复杂。这势必需要我们保持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更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内涵特质: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内在品质的论述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的内涵论述十分丰富,时代新人之“新”,不仅在于新人产生的时空之新,即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之中,更在于新人所具有的内涵之新,与以往相比应具有新的品质和要求。习近平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4]这实际上就是从三个方面对时代新人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

(一)理想信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

从理想宗旨层面来看,习近平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作为时代新人的核心内涵,这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逻辑发端和重要标尺。如前所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首次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命题,“‘时代新人’与‘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可以说是同位语,是可以直接等同的”。[5]“民族伟大复兴大任”是中国数代人赓续至今、为之奋斗不息的重责大任,也是新时代青年人所应担负起的光辉使命。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6]

(二)精神状态:“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坚定者、搏击者”

从精神状态层面来看,“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坚定者、搏击者”这些关键词,是习近平赋予时代新人的重要注解,是对时代新人精神状态的一种具体要求。早在十九大提出“时代新人”命题之前,习近平就已经对时代新人的内涵有所思考。在2013 年回给北京大学学生的信中他就勉励道:当代青年应“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敢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7]此后,在2014 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2016 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又多次重申了这一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阐述了一个相似提法,即“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8]其中“坚定者”“搏击者”可以看成对时代新人注解的进一步补充。尤为重要的是,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9]更是为当代青年指明了崇高精神的具体内涵和现实表现。

(三)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智、体、美、劳”这五种品质是时代新人的必备素养,那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深刻揭示了时代新人的政治内涵和价值归旨,从根本上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应该“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我们教育出的人才应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在2019 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在性质上具有通约性,实现民族复兴是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的具体诉求,实现民族复兴最终是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时代新人既是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接力传递。

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也是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质。所谓“有担当”,强调的就是时代新人舍我其谁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新时代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冲刺时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过程中,中华民族需要无数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时代新人挥洒汗水、奋斗拼搏,这种担当不仅体现在有自觉为人民服务的主人翁精神,更体现在敢于在困难风险挺身而出、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意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11]只有担当起应有的使命,才是名副其实的“时代新人”。

三、培育路径: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培育路径的论述

厘清时代新人的内涵特质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明确应如何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其实也就是对新时代教育“如何培养人”的深刻解答。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系统论的思维,从多维度切入,阐述了时代新人培育的具体路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多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这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炼。[12]

(一)教育引导:提升教育实效以筑牢精神根基

培养时代新人,就要强化对青年人的教育引导,铸牢理想信念、道德品格和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基。教育是整个人才工作的基础,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路径和基本策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13]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我们要强化对青年人理想信念、道德品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必须经常予以补充。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青年人树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对异质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抵制力。崇高的道德是时代新人的内在品质,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是丰富青年人精神世界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14]教育部门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德育资源,以大众喜闻乐见、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转化,进而育人、化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价值导向。要积极依托各种载体和活动推进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如以宣扬英雄模范、道德楷模等榜样人物的方式来向青年人诠释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引导青年人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从主体上来看,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15]“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16]教师作为教育引导时代新人的主体力量,必须自身素质过硬。一方面,教师要立德,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素养,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率先垂范传播和践行主流价值理念,否则就无法引导学生树立崇高信仰和道德品格。另一方面,教师要博识,不仅要有能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宽阔的视野、广博的通用知识,更要有贴合当代年轻人的思维和教学技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知识的掌握和思考问题的深度都与往日不可等同,尤其是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需要教师在掌握经典教学技艺的基础上,能具备创新思维、新媒体思维、互联网思维,熟练掌握各类教学工具,满足青年一代对不同类型的高质量课程的需求,特别要“切实提高高校留学归国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17]注重拓展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

最后,从领导上来看,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党要在教育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政治保障,也是使人才保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前提条件。因此,一方面,要保证学校党委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核心作用,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办学目标渗透在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将党的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自觉融入时代新人培养的各阶段、全过程之中,保证时代新人培养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二)实践养成:知行合一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培育时代新人,就要注重实践养成,推进青年人在知行合一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实践是认识和意识产生的根基,唯有实践才是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在实践中锻炼和培育新人,早在党的一大通过的决议中就有“教育工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的内容。[18]习近平也多次强调:“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19]“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20]可见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培养时代新人,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都是必不可少的,要重视实践在塑造和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

首先,要鼓励青年一代深入社会实践之中,形成实现崇高理想的行为自觉。时代新人要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能囿于说教,而应走入社会、扎根实践,将自己置身实际生活的世界之中,体悟道理、磨炼意志、提升本领,要求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21]“不能仅仅从课堂到课堂,而应从课堂到实践”,[22]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使命担当。其次,要在青年一代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塑造劳动精神和培育德行。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是联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重要环节,具有培德、启智和强体的综合育人功能。且时代新人本身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而重视劳动实践养成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习近平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3]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时代新人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和劳动技能,为其“担当大任”夯实能力本领和理想信念的基础。最后,要为青年人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良好的环境是“培育人才”“汇聚天下英才”的关键,“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24]因此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25]以此来帮助青年一代发展和在实践中“追梦”“圆梦”。

(三)制度保障:构建完善高效有质的培育制度

培育时代新人,更要重视制度保障,构建良性运转、高质量和人性化的制度机制,为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提供有力支撑。制度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和引导功能,它“是人们根据其生存的具体境遇需要所作出的判断和裁定,并将这种判断与裁定上升为普遍遵从的生存式样、法式,使其超越任何个体的意志而获得共同的价值蕴涵与期待。”[26]没有制度层面的有效建构,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活动最终可能因缺乏制度保障沦为空洞的说教和口号,无法持久、稳定和规范地进行下去。

首先,要建立健全符合时代特征、适应新人培养需求的高质量制度机制,如完善时代新人的政策、管理与保障机制,构建时代新人“培养-使用-评价”的长效制度机制,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主体协调育人机制等。其次,“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27]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根据时代新人的培养需求而不断创新优化。最后,“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28]制度制定出来而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只会损害制度的公信力和生命力,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保证培育时代新人的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29]历史和实践已然证明,中华民族越是靠近世界舞台中央和复兴崛起,就越会碰到更多风险挑战,不仅有经济、文化、政治领域的风险,也有社会、意识形态、军事、卫生等领域的风险,风险挑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对我们时代新人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时代新人的创造才能,更好地建设世界人才强国,从而提高中国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更全面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挑战”意义十分重大。[30]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高素质的时代新人来接力,而要顺利完成这些梦想和使命,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无疑是盲目和不现实的。总之,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看,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人才培养事业的“总舵盘”,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只有培育出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时代新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不断开辟出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培育时代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