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困境与突破

2024-04-28 05:38林超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中外合作办学突破

林超

摘要: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数量少、层次低,面临办学实力与高水平国际教育之间差距大、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冲击大、教育开放背景下的机遇挑战并存等诸多困境。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民办高校办学地位,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地区联盟的合作,加强办学质量建设、提高社会影响力等措施,助力民办高校在中外合作中的突破困境。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困境;突破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4)-01-032-07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引入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对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企业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需求,也为民办高校带来了发展机遇。民办高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更加成熟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先进性,与自身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提高自身办学水平,使民办高校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育改革与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在教育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面对来自各方的冲击,尤其是与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相比,办学实力较弱的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更大的冲击。因此,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迫切需要开创有特色的中外合作新局面,转变办学理念,突破办学困境,实现转型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强、增长潜力大的区域。自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联合体兴起后,长三角区域开展了一系列高等教育合作與交流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代表作用。鉴于此,本文以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以中外合作办学原则及跨境办学动机理论为切入点,从基本数量情况、办学结构、办学特征三个方面分析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与困境,并借鉴民办高校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积极探索突破路径。

一、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办高校的概念

民办高等学校,顾名思义,是指非国家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即由公民个人或各种社会组织通过自筹形式开办的高校。民办高校教学活动的服务对象可以面向全社会。

2.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

中外合作办学是目前为止我国涉外办学的主要模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国教育机构与国内教育机构基于在中国境内的合作办学[1]。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者可以举办除义务教育和实施军事、警察、政治等特殊性质教育外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范围是民办高校进行的关于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项目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二)理论基础

1.合作办学的基本原则

中外合作办学基本原则是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与实践经验的完整体现,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目的性原则,中外合作办学宏观目标是实现国家发展教育的目标,即在大学声誉或形象、办学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获得提升;二是公益性原则,即中外合作办学具有公益属性。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应尽量避免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现象,避免发生教育产业化。三是以生为本原则,中外合作办学应是以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宗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四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原则,这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弥补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实现中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2]。

2.跨境办学动机理论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领域,加拿大著名学者简.奈特从国家、教育部门和院校三个层面的不同利益动机分析了对跨境合作办学的影响。具体而言,包括有社会经济状态、教育投入、人力资源、人口迁移、学术能力、多元文化等众多复杂的驱动力因素[3]。面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中引用这一理论,可以充分体现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中,除受自身因素影响外,同样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困境,包括来自顶层的政府力量影响、来自其他社会环境及组织共同作用的影响,甚至更为复杂[4]。该理论有利于全面理解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5],理清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政府宏观层面、社会各微观因素层面提出解决对策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一)基本情况

根据我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上的中外合作办学平台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有42所民办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整体布局分布不均,数量上安徽和浙江地区明显少于江苏和上海,特别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与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还有很大的合作潜力,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办学层次

从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具体办学层次进行相应的统计。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各层次的分布情况不一,由表2中数据明显看出该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主要以专科为主。从整体来看,专科和非学历教育的数量达33所,占比高达78.6%,由此可见该地区民办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不高。

(三)合作专业

近些年,民办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为民办高校带来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聚焦人才市场需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专业选择走出了以前主要是一些经济类专业,逐渐向大数据、通信工程、高端制造等新兴专业和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合作专业的数量和办学层次均有显著提升,学生规模整体趋于平稳,有市场需求的专业和层次提升成为主要特征。

(四)与公办高校的比较

1.整体数量少。国内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数量上相较于公办高校中外合办学,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相对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数量上较少(见表3)。

2.整体层次低。正如上文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相对较低,办学层次主要体现为专科,数量较少。办学机构本科及以上的办学层次只占9.5%;项目方面的本科及以上占14.3%,研究生层次仅突破空白局面。而公办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把本科层次作为主体,研究生层次也有一定的规模。民办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整体的办学层次偏低,与民办高校的自身办学层次不高是直接相关的。与国内一些高校相比,我国的民办高校发展还较为薄弱,长三角地区虽为经济发达地区,但其民办高校发展现状亦不容乐观,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远远低于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困境

(一)办学实力与高水平国际教育差距大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教育发达的地区,其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虽然发展较早,但办学质量与办学层次并不高。虽然有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少数颇具实力的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典范,但其区域内民办高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与高水平国际教育间的差距较为明显,这与长三角地区在我国整体的经济地位也是不相符合的。由于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因素,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虽然可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但难以在学校内部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合作办学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成效难以显现。因此,如何转变办学理念、提升办学水平缩短与国际教育间的差距,是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关键之所在。

(二)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冲击大

在长三角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公办高校的优势尽显。一是办学数量与层次优势尽显。无论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还是项目方面,公办高校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二是办学资源优势尽显。政府层面对公办高校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大,而社会上对公办高校的认可度比对民办高校认可度高,因此公办高校在生源好、师资力量强的情况下,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提升办学成效的作用更为明显。民办高校由于自身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其中外合作办学动机虽然强烈,但缺乏相应的支持,处于相对劣势的发展地位,使其囿于发展的困境之中。这种来自于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冲击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因此,民办高校如何错位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推动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点。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挑战并存

新时期,我国提出加大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我国教育事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各种跨境办学活动。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着力破除體制机制障碍,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2023年,教育部、海南省政府联合印发《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办学暂行规定》允许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实施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教育的学校或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区(办学机构)的自主办学。这不仅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制体制的创新,同时也意味着国际教育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对于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极为严峻的挑战,从民办高校办学资金的筹集情况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并没有建立民办教育的财政资助体系,大多数的民办高校一般以一次性投入为主,且将学费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投入资金较大,这种现象导致大多数民办高校的资金链比较脆弱,甚至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可见,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不得不突破的又一困境。

四、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高水平中外

合作办学的启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民办高校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逐步建立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民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等一些的快速崛起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政府政策支持是发展的前提

从跨境办学动机理论看,政府的支持是促进跨境办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许多地区的私立高校高水平发展都获益于政府政策的强有力支持。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此后一系列来自国家层面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相继出台。为了更好地落实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浙江发布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支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重点引进国内较为薄弱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专业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填补国内新兴学科空白、提升现有学科整体实力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国家与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宁波诺丁汉大学依托其全球网络,持续引进学术资源和国际化高水平人才等优质资源。目前在校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从事科研的经验,其中不乏上榜“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和“中国高被引学者”的学术领军人物。宁波诺丁汉大学得益于顶层政策的支持,创新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该校的办学标准和生源质量比肩国内一流高校。

(二)适应社会需求是发展的根本

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以社会需求为指针开展办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紧跟社会需求的脉动,将国外较为先进的办学模式引入中国,通过与诸多海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体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目前从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的学生有70%左右到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深造,如牛津、剑桥大学等,有25%就业各大企业,其中大多数学生进入了全球500强企业,还有一些学生成为了跨国经营的自主创业者。再如,上海建桥学院与美国沃恩航空科技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采用中美联合培养模式,主干课程设置中包含管理类课程、机械基础类课程、航空维修类课程,使学生成为既懂管理又有扎实技术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标准人才是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大学发展的根本。

(三)健全的教学体系是基本保障

教学质量保障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核心和基本保障。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其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也功不可没。自建校以来,通过引进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通过网络介质充分共享英国诺丁汉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借鉴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体系建设,其教学成果得到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高度认可。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师資队伍建设的发展机制;二是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业评价机制;三是推动教学相长的课程互动机制。宁波诺丁汉大学以其极富特色的国际化教学体系脱颖而出,为其他民办高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这对于其他民办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困境突破

(一)加大顶层政策支持,提高民办高校办学地位

目前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无法与公办高校比肩,除其自身办学原因之外,一定程度上受到办学政策的影响。比如在土地、资金、师生待遇等方面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存在较大不同。建议政府重视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推进公办民办同等待遇的政策落地,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地位,继续支持这些民办高校积极探索创新提前选拔、高考选拔和自主选拔“三位一体”的考试招生模式,不仅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为融合中外教育模式选择适合的生源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同时,可以通过制定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奖励政策推动民办高校发展。如由地方政府牵头设立专项奖励。目前,仅有河南和江苏等省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性奖励支持,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关于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奖励性政策仍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建议各地方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研判,针对一些为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而培养人才的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二)给予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提升合作办

学层次目前,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进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新阶段,政府应给予民办高校更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鼓励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走出以专科、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发展形式单一的局面。各级政府部门从行政角度加以推进,鼓励一些条件优越、实力雄厚的民办高校积极申报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中外合作办学,拓宽非学历教育合作办学项目,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国际教育需求,支持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多类型、多形式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和科技前沿的长三角地区,相关政策重点支持在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合作办学,围绕着国家急需的一些新兴专业、前沿专业、空白专业和配合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围绕着长三角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和专业的合作办学得到鼓励和支持。助力将长三角打造成世界一流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民办高校国际化教育经验的累积,也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三)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地区联

盟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教育的国际间合作。任何交流合作必须是双向互动的才具有生命力。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引进来,同时也要走出去。虽然处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有点差距,但在许多独具特色的教学研究领域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在国际上的影响还很薄弱,更易在“一带一路”沿线找到适合合作的国外高校。长三角地区民办高校应顺应国家发展大局,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办学,依托三省一市在各自的专业和人才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可区别性分向重点加强科技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比如上海在金融、无人驾驶汽车、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浙江在数字经济及跨境电商领域,江苏在智能制造业领域,安徽在电子、汽车、农业等领域,民办高校可探索合作新形式,拓宽办学主体,丰富教育资源。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开展留学生教育,为当地企业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并以此为突破口,走出办学实力与高水平国际教育间较大差距的困境。

(四)加强办学质量建设,提高社会影响力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要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办学质量建设,提升办学整体实力,提高社会影响力,助推其走出发展困境[6]。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提升,优秀的师资力量带动着学科建设与科研攻坚,因此建议加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出国研修,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双师型的占比和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这两大指标。同时,必须转变办学理念,中外合作办学不仅仅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教学改革,实现与国际教育接轨[7]。因此建议增加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资源投入。在学科设置上,应凸显自身的专业特色和特长,避免和公立学校在学科设置的同质化,形成错位发展的局面。加强特色学科的竞争能力,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师和教材,加强合作办学的科研合作,拓展合作办学的校企合作渠道,与国外知名企业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增强民办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33-35.

[2]薛卫洋.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18.

[3]闵丽娇.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及启示探索[J].国际公关,2020(8):210-211.

[4]胡建华.浅析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决策探索(下),2020(2):78-79.

[5]陈蓓,陈善敏,孙彦彬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0):229-230.

[6]吴顺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数码世界,2019(6):159-160.

[7]滕曼曼.长三角地区高校优势学科分布与协同发展研究[J].江苏第二師范学院学报,2021,37(4):14-20.The Current Situation, Difficulties and Breakthrough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LIN Chao

(Office of Foreign Affairs, Sanji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2, China)

Abstract: The number and level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re low,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large gap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 great impact of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the coexistenc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opening-up.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further increase policy support, improve the status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ly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trengthen regional alliance cooperation,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mprove social influence and other measures, to help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Keywords: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current situation; difficulties; breakthrough

(责任编辑:汤文仙)

猜你喜欢
长三角地区中外合作办学突破
论长三角地区的再城镇化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上海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中国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长三角地区雾霾长效治理:建立面向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