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橘子(节选)

2024-04-28 16:10俞平伯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不高不矮张冠李戴竿子

俞平伯

当已凄清尚未寒冽的深秋,树头橘子渐渐黄了。这一半黄的橘子,便是在那边贴标语“快来吃”。我们拿着细竹竿去打橘子,仰着头在绿荫里希里霍六一阵,扑秃扑秃的已有两三个下来了。红的,黄的,红黄的,青的,一半青一半黄的,大的,小的,微圆的,甚扁的,带叶儿的,带把儿的,什么都不带的,一跌就破的,跌而不破的,全都有,全都有,好的时候分来吃,不好的时候抢来吃,再不然夺来吃。抢,抢自地下,夺,夺自手中,故吃橘而夺,夺斯下矣。有时自己没去打,看见别人手里忽然有了橘子,走过去不问情由地说声“我吃!”分他个半只,甚而至于几瓤也是好的,这是讨来吃。

打橘有道,轻则不掉,重则要破。有时候明明打下来了,却不知落在何方,或者仍在树的枝叶间,如此之类弄得我们伸伸头猫猫腰,上边寻下边找,虽觉麻烦,亦可笑乐。若只举竿一击,便永远恰好落在手心里,岂不也有点无聊吗。

然而用竿子打,究竟太不准确。往往看去很分明的一只通红的橘子在一不高不矮的所在,但竿子打去偏偏不是,再打依然不是,橘叶倒狼藉满地,必狂捣一阵而后掉下来。掉下来的又必是破破烂烂的家伙,与我们的通通红的小橘子的期待已差得太多。不知谁想的好法子,在竿梢绕一长长的铅丝圈,只要看得准,捏得稳,兜住它往下一拉,要吃哪个橘子便准有哪个橘子可吃,从心之所欲,按图而索骥,不至于殃及池鱼,张冠李戴了。但是拉来吃,每每会连枝带叶地下来,对于橘子树未免有点说不过去哩。

小阅告诉你:文章既有诗意的描绘,又有口语的表达,使文章既有文学韵味又接地气,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当读到“红的,黄的,红黄的,青的,一半青一半黃的”这错落的色彩时,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缤纷的橘子“扑秃扑秃”从树上落下来。“打橘子”是喧闹的,套橘子却是恬静的,“从心之所欲”“按图而索骥”“殃及池鱼”“张冠李戴”这些词语给文静的套橘子平添了几分雅趣。

猜你喜欢
不高不矮张冠李戴竿子
家有“不”妈
我目睹的经历
短竿用途知多少
班丹拉姆女神印藏文化探源及其在蒙汉文名称中“张冠李戴”之解误
好玩的古人
解题小品——张冠李戴
容易“张冠李戴”的顾也鲁与顾而已
我不想做“无脸男”
拿着长竿进城门
这些,会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