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

2024-04-29 00:44连亭
金山 2024年4期
关键词:瓦屋丫丫二老

连亭

这要从南方的一条美丽的河说起。河边有一处简易的瓦房,土坯的墙体,长着青苔的瓦片,看上去不起眼,但整洁干净。

瓦房里住着一对老夫妇,老头比妻子大十岁,腿脚不太便利,皆因几年前盖房子时被砖块砸伤。老伴身子硬朗些,但一只手是残疾的,她从小患有羊痫风,一次发作时倒在火里烧没了三根手指。

1991年秋天,两位老人家收养了一个女婴。女婴悄无声息地到来,不但身世不为人知,就连来历也让人猜不透。

那个傍晚,夕阳如火,晚霞如花,人们看到从村口走过的老婆婆,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婴儿裹在一张陈旧的黄麻布里,看不出男女,哭声细弱得惹人怜,估计是饿坏了。

回到瓦屋,老婆婆从包里取出奶瓶,用温水拌好奶粉,喂这个可怜的孩子,哭声才停止了。

老夫妇二人轮流看護孩子,一个到地里干活,另一个必定留在家里,给孩子喂奶粉,洗尿布,哄孩子睡觉,两人一里一外,生活倒也妥帖。有时地里活多,他们就带孩子到地里。他们给孩子备好结实的婴儿椅,老头子一刀一斧一锯亲手做的。孩子坐在椅子里,不哭不闹,困了就安静地睡。

他们没什么钱,却不曾委屈过孩子。有一次孩子发烧,吃的奶粉吐了出来,二老心急如焚,拿出所有积蓄带孩子去医院。那时,村民没几个肯花钱去医院看病的。

孩子一天天长大,会嫩声嫩气地喊阿公阿婆了。阿公每天都早早地起来给丫丫做粥吃,阿婆则搬两张凳子放在院子里,一张丫丫坐着,一张阿婆坐着,阿婆给丫丫梳好看的羊角辫。丫丫一直觉得他们是她在这世上最亲的人了,直到有人问丫丫:“你爸爸妈妈呢,你没有爸爸妈妈吗?”

丫丫的亲生父母是谁呢?她是哪里来的孩子呢?村里人在背后小声议论过,偶尔也旁敲侧击地问二老,但总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得不到答案的人们,就开始絮叨这样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的女人是从地里挖小孩的。扛锄头的女人,当当当地挖地,就这么把孩子从土里挖出来了。小女孩知道疼人,挖一下就能找到。男孩就会折腾女人了,需要挖很久,有的女人一辈子都挖不到,为此吃尽了苦头。因为这个缘故,女人们总有很多女孩,男孩则只有很少的一两个,甚至一个也没有。

有的女人是从水上打捞女孩的。女人们在河边搓洗衣服,搓呀洗呀,孩子就从水上漂过来。河水性阴,因此漂来的总是女孩,女人们唉声叹气,对越来越多的女孩感到无可奈何,于是她们就不喜欢到河边洗衣服了。

有的人说,丫丫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他们亲眼看见两位老人从地里抱回丫丫。有的人说,丫丫是从水上坐着木盆漂来的,是没爹没娘的孩子。

每逢过年,二老的女儿会回来。二老的女儿三十多岁,对丫丫既不亲热,也不排斥,偶尔还会用忧虑的眼神打量丫丫。某些时刻,丫丫能在女人的眼神中感受到类似于母爱的情感。只是这欢愉太短暂了,过完年女人就离开村庄,只剩二老留守瓦屋,操持着一亩三分地,拉扯着丫丫一天天地长大。

岁月流逝,老头儿淋雨后宿疾加重,在鞭炮声中住进地里去了,从此只有阿婆带着丫丫在地上劳作。

老头儿走的时候是秋天,丫丫在秋霜满天的早晨,看见女人出现在村庄里,哭得像霜一般。

老头儿住进地里后,女人又匆忙走了。出门时,女人紧紧抱住丫丫,又猝然跪倒在地,颤抖而悲痛地抱着老婆婆的双腿哭泣。

女人再次站起来时,眼泪没擦干就头也不回地走了。丫丫和老婆婆站在门边望着她的背影。她离去的方向,正是河流的方向。

丫丫逐渐长大,感知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想要问个究竟,又开不了口。丫丫是个懂事的孩子,不为难阿婆。

丫丫长大了,而阿婆却在老去,家中地里的活计,越来越要丫丫出更多的力。

年纪越来越大的阿婆,有时难免说些糊涂话,嘴巴会念叨丫丫是个赔钱货,竟要赶丫丫走。然而,丫丫知道阿婆是舍不得她的。

丫丫十来岁时,一个突然出现在村庄的男人把她带走了。那是冬天,丫丫正在林子里捡树枝生火,而阿婆正在地里忙活。没等阿婆回来,男人就把丫丫骗走了。

后来,男人没有兑现很快就让丫丫回村的承诺,丫丫和瓦屋的联系就此斩断。

有人猜测男人是丫丫的父亲。他接走丫丫,是因为他有三个女儿后,终于生下儿子。

丫丫有父亲了,有弟弟了,她在陌生的地方,从早到晚照顾弟弟,并日夜思念阿婆。

丫丫想念她和阿婆一起挖过的地,想啊想啊,泪水就落下来。风吹落一滴泪水,她就摇一摇弟弟的摇篮。

猜你喜欢
瓦屋丫丫二老
四川眉山:瓦屋春雪
郑性二老阁:尽得南雷烬余,规模仅次天一
山横瓦屋披云出
李鼎、张灿玾二老新春贺词手书
瓦屋山翱翔云端的诺亚方舟
快乐丫丫
《二老堂诗话》版本源流考论
香山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