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读后感

2024-04-29 00:44吉彦俞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桑地感点林鱼

吉彦俞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感受和思考,它不仅仅是对于文本内容的简单复述,更是对其中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人化的理解和评价。写读后感,有助于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搭建读与写的桥梁,提高写作能力。

写读后感是有章可循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引”“议”“联”“结”。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感点”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无法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内涵。“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通过引用生动的原文,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引发读者的感受和思考。

【示例】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叫《从外星球来的孩子》。这本书讲的是一只叫作“胖头”的猫学习本领并帮助别人的故事。“胖头”先天条件不好,但它凭着认真和专注,学会了弹钢琴,并且在帮助自闭症儿童的过程中渐渐找到了自信与成长的力量。

【解析】这段文字简单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故事的主人公——胖头,并且表达了“认真、专注”“在帮助自闭症儿童的过程中渐渐找到了自信与成长的力量”这一感点,为下文的议论做了铺垫。

二、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我们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可能会有很多感受,如果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儿地写上去,哪方面都涉及一点,但哪方面都讲得不够深刻、透彻,这样的读后感必然是平淡的。所以,我们在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我们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来写,也可以抓住文中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閃光的话语来写,关键是要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既可以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加以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示例】历经84天没有捕到鱼的挫折、煎熬,桑地亚哥依然满怀信心地奔向大鱼出没的墨西哥湾。直到中午时分,突然遇到一条大马林鱼咬着诱饵、拖着小船奔向大海深处。明知以孤身一人、衰弱之力难以斗过大马林鱼,但桑地亚哥没有退缩,硬是靠着坚定的自信、顽强的毅力和持续的拼搏,制服了大马林鱼。精疲力竭的老人没想到大马林鱼引来了众多鲨鱼,虽然他在与鲨鱼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顽强不息、敢于抗争、挑战失败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被打垮。

【解析】这段文字紧扣“引”中的感点,对《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面临的艰险处境和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展开了议论,阐释了感点,也为后文进一步展开论述奠定了基础。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写读后感最忌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若就事论事,则感不能深入,文章过于肤浅;若泛泛而谈,会使文章缺乏针对性,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的部分。

【示例】现实生活中,面对艰难困苦,有些人生怕自己吃苦受累,选择退缩,打了“退堂鼓”,导致自己不能进步,甚至一事无成。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太多、难度太大就放弃,而要充满自信,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勇敢战胜困难。

那次爬山比赛,爬到半山腰时,我突然肚子疼,不得不放慢了脚步。又坚持爬了一阵,我实在太疼了,只能扶着肚子、弯着腰艰难地走。眼看同学们一个一个超过了我,我想打退堂鼓了……此时,桑地亚哥的那句话回荡在我耳边:“人不是生来就会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此刻,疼痛瞬间被冲淡了,我咬牙坚持着,速度渐渐快了起来。最后,我跟上了同学们的步伐,没有掉队!可见,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才能有所收获。

【解析】这段文字既联系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面对困难打“退堂鼓”的反面事例,又联系自己爬山时坚持不懈、终有收获的正面事例,较好地阐述了感点。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使文章浑然一体。

【示例】《老人与海》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信自己,迎接挑战,坚持不懈,那么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桑地亚哥一样,拥有顽强不息、敢于抗争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迎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解析】这段文字就是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中心,并向大家发出呼吁,激励了读者。

综上所述,写好读后感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原文,深入思考故事的内涵和意义,同时还要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写出的读后感才更加有深度。

猜你喜欢
桑地感点林鱼
《老人与海》读后感
紧扣“感点”,亮出“观点”
大马林鱼
桑地亚哥的复杂性格
《城南旧事》深度阅读之引导学生找“感点”
直面失败,迎接成功
桃源洞寻幽
过气神明
孤独的勇士
桑地亚哥与海明威的“硬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