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赋比兴”

2024-04-29 00:44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比兴陈述语气

說到艺术手法或者写作手法,古诗文和现代汉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但古诗词中还存在一个特殊的“组合”,那就是“赋比兴”。“赋比兴”这一“组合”源于《周礼》,是根据《诗经》总结出的“六义”之三,另三个为“风雅颂”,是指诗篇的种类。“赋比兴”在古诗词的发展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赋”指的是平铺直叙,也就是直接陈述事物,是将诗人的思想感情与事物直接联系起来的表达手法。在较长的诗歌中,大量的铺陈形成了“铺排”,即一系列结构、语气相同的陈述某一事物的句子,这时的“赋”就类似于“排比”,因而“铺排”也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赋”是古代诗歌中最基础的表现手法,常与“比兴”结合使用。

“比”有两种说法。其一,“比”指的是“比喻”;其二,“比”指的是“类比”。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利用某一相似事物描述对象事物,使描述更加直观形象;而类比是一种论证方法,是通过比较、类推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来证明论点以及突出事物的特点。

“兴”指的是联想,即某一客观事物引起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激发了诗人对其他事物的联想。“兴”和“比”这两种手法都会出现对象事物和其他事物,因此很多同学对这两者的区分存在疑问;“兴”是某一事物引发了作者的思绪,使其联想到另一事物,诗人是被动的,诗歌的抒情性很强;“比”是诗人通过其他事物来描述对象的事物,诗人是主动的,诗歌的情感色彩并不浓重。

猜你喜欢
比兴陈述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虚假陈述重大性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陈述刘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比兴、咏物辨说
赋比兴之当代运用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