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2024-04-29 16:40辛红霞
新课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老舍景物

文| 辛红霞

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以往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往往处于分离状态,对于阅读教学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但是写作教学往往只停留在每周两次的写作课上,因此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起来,形成读写融合教学模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进行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2 课《济南的冬天》。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精读课文,是老舍先生的经典散文。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的山、水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写景散文生动、细腻等写作手法,在随堂写作中有效应用,达到提升其读写能力的目标。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校门,对于初中阶段的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但是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对语文学科的情感都有所提升,对于简单的课文内容学生能够顺利理解。但是对于散文,学生并不是特别熟悉,对课文中语言美、艺术美等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散文的中心思想也很难准确把握。基于此,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制定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仿写,寻找文中描摹的山水景物。

2.欣赏山水景物的美好,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3.感悟作者对这座城特殊的爱。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图片、视频教学资料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阅读、写作融合学习的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探究式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搭建阅读与写作融合的学习桥梁,明确阅读学习、写作活动的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目标。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填空仿写的过程,掌握济南冬天众多的山水景物,在欣赏景物之美的同时学习文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导入:播放南北方冬天不同的景色,如南方有些地方冬天依然“绿油油”,而北方的冬天则是白茫茫的一片。

教师:同学们,你们感受过怎样的冬天呢?谁能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1:我见过哈尔滨的冬天,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感觉像是冰雪王国。

学生2:我感受过冬天的刺骨寒风,就像是刀片割在脸上。

……

教师:北方的冬天冰天雪地,那么看到冰天雪地,你还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3: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学生4: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教师:非常棒,在我们的印象中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天上飘着雪花,地上结着冰,那么北方的冬天有没有其他的景色呢?会不会也有“温暖”的冬天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看看同样是北方,济南的冬天为什么会给他带来不同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在探讨南北方冬天的不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引出北方冬天的特征,随后拓展与北方冬天相关的诗词,最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为后续《济南的冬天》的深度阅读奠定基础。)

二、阅读感知,理清脉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因此在读写融合教学中,学生充分读是必不可少的。

(一)初读,思路清晰

1.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借助课堂作业本等学习工具,(大屏幕中出示生词:济(jǐ)南 髻(jì) 贮(zhù)蓄 澄(chéng)清……)检验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同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搜集整理的与作者相关的背景资料。

2.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时间为3 分钟。

问题1:同样地处北方,济南的冬天与其他地区一样吗?

问题2:概括每个段落的意思,同时圈出文章中的重点字词。

3.通过初读的过程,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了初步了解,随后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刚刚同学们都读了一遍文章,那么你对济南冬天的气候有了解了吗?你觉得相比较北平等地方的冬天,济南有什么不一样吗?它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呢?

学生1:“风声”,老舍先生说济南与北平的冬天在风声方面是不同的,北平的冬天有风声,但是济南没有,他觉得这就是“奇迹”。

学生2:“阳光”,老舍先生还去过伦敦,他对伦敦冬天的印象是有雾,但是济南也没有。

学生3:老舍先生还说济南冬天的阳光很温和,不毒辣……

教师:非常棒,那么通过大家初次阅读课文,谁能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一下济南的冬天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

学生:无风、温暖、晴朗、温晴……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次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随后通过学生自主分析文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对全文的思路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再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以及热带地区的冬天相比较,提炼出济南冬天的特征。在学生初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阅读理解,初步明确写作方式

在上述阅读活动中,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初次了解了济南冬天的特征,随后再次出示PPT,将上面提及的不同地区冬天的特征呈现出来,同时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对比阅读,你们有什么启示呢?你们觉得要描写一个事物,可以怎样描写呢?

学生1:不是,上面写济南的冬天,还写了很多其他地方的冬天,像北平、伦敦……

教师:非常棒,你要写济南,就不能只写济南,你要写济南的人、济南的山水,还要对比写一些其他地方的冬天。那么你现在知道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吗?你能根据文本内容写出来吗?(出示需要学生描述的主题景物图片,然后鼓励学生简单写一写自己看到的景物。)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次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济南的冬天》的写作手法有所了解,然后再借助多媒体图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再次鉴赏济南冬天的景物。同时将写作环节与阅读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品读,然后将品读过程中积累的词语应用于写作过程中,达到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目标。)

三、再读品味,深入阅读

教师:好的文章,需要我们一遍遍阅读、理解、分析。刚才我们阅读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了济南冬天的“温晴”,那么你觉得济南的冬天景色美吗?从什么地方能够体现出来呢?接下来我们再读一读文章吧,看看哪些语句、段落能够体现出冬天的美景,可以用勾画圈点的方式将这些词语画出来。

教师再次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深入阅读的方式对济南冬天山山水水的美进行深入阅读。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哪些呢?老师特别喜欢这一句:“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如果把这一句中的“小摇篮”换成“小竹篮”,你们觉得好不好呢?为什么呢?

学生针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比如有的学生说:“摇篮感觉更有安全感,就像自己被保护一样,小竹篮就没有这样的感觉。”有的学生说:“小竹篮有买菜的感觉,而摇篮就感觉特别温暖……”

随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相同类型的问题呈现出来,比如,将“日本看护妇”换成“日本厨师”,将“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换成“小村庄的房顶上趴着点儿雪”,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关键的语句进行深入分析与交流,在精读过程中,将济南冬天的特点形象地进行分析,并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出来,感受济南冬天的美。

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感受了用“换词”的方式品读文章,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感受一下更有趣的阅读方法。比如“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这一句我们试着把“微微”“点儿”抽取掉,再读一读,品味一下去掉这两个词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将“微微”“点儿”去掉,然后读一读句子,分析“微微”与“点儿”说明雪下得少,是薄雪,再加上天气的温晴,给人以雪似化将化的感觉。如果去掉了就不能体现出这种“情态”,感受不到济南冬天的美。

随后,同样采用学生小组分析、合作阅读的方法,教师将关键语句中的关键词抽取出来,让学生先按照原文读一遍,然后再读一读去掉关键词之后的句子,最后分析去掉关键词的句子与原句之间的不同。

再次阅读之后,根据阅读收获,教师可为学生设置“小试牛刀”的写作活动:同学们,刚刚我们深入感受了济南冬天的美景,济南的山山水水尤为可爱,那么如果让你写济南的冬天里的美景,你会写哪些景物呢?你想要用哪些拟人化的方法写出来呢?试着写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阅读的过程,采用换词法、抽词法,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阅读,对济南的山水特征进行深入阅读,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能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最后再通过尝试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堂所学的写作知识。)

四、三读文章,感受作者情感

情感的表达是文章的精髓,初读、再读活动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对作者的写作手法也有了详细的了解。接下来,通过精读活动,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内涵,有效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老舍先生去过很多地方,也感受过很多地方的冬天,像北平的冬天、伦敦的冬天,那么他为什么不写其他地方的冬天呢?

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展开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活动,对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冬天的美景、济南冬天的特征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老舍先生喜欢济南冬天的原因,如老舍先生喜爱济南冬天充满温晴的山山水水。

在品读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初读、再读活动中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设计读写活动:

1.整篇文章中描写了很多济南冬天的事物,小组合作再次寻找自己小组想要鉴赏的景物,然后结合作者的描写方式,写一写你眼中的冬天。

2.冬天的济南这么温暖、可爱又美好,那么你觉得作者只是把济南当作一个城市来描写吗?你从哪些方面得到的答案呢?

3.用老舍先生的写作方式,写一写你心中的“挚爱之城”吧!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本次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将整篇课文的内容按照初次阅读、再次阅读、精读品读的方式逐渐深入理解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的深刻情感,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写作方法。每个环节都安排了相应的写作活动,虽然很简单但是也从根本上将读写融合的理念以及学习思路传递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将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达到读写融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目标。

本次阅读与写作设计忽略了设计作业环节,只安排了一个简单的“挚爱之城”的写作,在后续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读写结合作业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的体系更加完善,同时通过作业设计环节,也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阅读、积累、写作、应用的机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语文学科的教与学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济南的冬天老舍景物
北平的秋
四时景物皆成趣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写写冬天的景物
老舍的求婚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
浅析《济南的冬天》的口语化魅力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景物描写要准确
评两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