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4-04-29 12:46刘晓庆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文章

刘晓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探索持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篇文章或单一知识点的传授,而是明确了“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策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单元教学”的效果。大单元教学策略不仅传授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基于这一点,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基础,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策略,并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遵循学生发展特点,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不断深入,教师也从未停止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教法。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时,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多种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语文学习获取更多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提问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来实施大单元教学。在应用提问式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为学生设置问题,如:“请大家讲述一下关于雷锋的事迹。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谈谈你心中对雷锋叔叔的印象。”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语文学科在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为了提升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水平,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特点及具体学习需求,探究创新多元教学策略,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表现机会,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全面提升语文学习水平,推动大单元教学工作稳步开展。

二、构建单元教学主题,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纵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可以看出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同时,每篇文章都是对单元主题的补充与延伸。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时,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主题,才能充分准备与单元主题相符的课外阅读材料,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而推动整个教学活动逐步开展。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关爱”。该单元包括《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三篇文章,分别是儿童诗、记叙文和叙事散文。这些不同风格的文章展示了不同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时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画面。在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后,教师应首先熟悉单元导语中的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目标。然后针对每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深入研究课后习题,明确单元学习的知识目标和重点词句,准确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在情感。同时,明确单元学习的能力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身边每个人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并践行真善美。最后,教师通过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分享身边的关爱经历,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来强化对大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三、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营造生动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致使学生认为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无法将所学知识高效应用于生活实践,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时,应在明确大单元主题的前提下,加强单元主题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及中心思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生活情境开展语文大单元教学,还能拉近语文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轻松。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包括《找春天》《草》《宿新市徐公店》《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等作品,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与习作练习“我的植物朋友”和“春天去哪儿玩”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写景抒发内心情感。在写作练习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春天的植物和景色的变化,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春天的景色变化,让学生用文字表达春天的自然景色,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将单元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建立密切联系,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进而深度掌握文章内容。另外,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了解文章内容特点,促进学生理解掌握

大单元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环节切忌仅对某一单篇文章进行精细分析,而应站在整个单元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的角度上做好全局把控,在掌握单元内每篇文章具体特点和中心思想的同时,还应寻找单元内不同文章之间的联系与呼应关系。在掌握了这些的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讲解清楚各篇文章之间的不同,帮助学生了解并判别不同类型的文章是如何求同存異的。

例如,教师采用大单元教学策略开展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时,本单元以“一花一鸟总关情”为单元主题,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散文。其中,郭沫若的《白鹭》发挥了开篇引导的作用,作者通过对白鹭生态特点富有诗意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白鹭的欣赏与赞美以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而许地山所写的《落花生》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文章立意深刻,从常见的花生展开描写,通过花生的用途延伸到做人的道理,极具哲理意味。琦君的《桂花雨》中,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回忆了童年与桂花生活的时光,借“摇桂花”的乐趣表达了对童年生活和家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冯骥才的《珍珠鸟》中,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珍珠鸟的可爱之处,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抒发其内心情感,有的散文是回忆性的,有的散文是说明性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应着重讲解四篇文章的具体写作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在写作中如何借助事物抒发情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五、加强单元联系,切实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开展大单元教学,并不是说每一个单元独立存在、互不相关,而是各个单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因此,教师在对每个单元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应加强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将所有已学知识建立联系,为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架构。同时,教师教授新知识内容时,应帮助学生实现对旧知识的巩固学习,进而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及教学实效。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展开想象续写故事,以此为基础,教师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开展“奇妙的想象”写作时,就可将其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故事续写。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一段与写作练习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发挥想象,进行故事续写。而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教学中,教师就可让学生将本单元主题与之前学习的想象习作联系结合,引导学生写写关于家乡二十年后变化的想象作文,使各单元之间的知识产生联系,从而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大单元教学理念,利用大单元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高效的语文学习环境,最大化发挥大单元教学价值。

(作者单位:甘肃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来静)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文章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