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维度教学策略研究
——以高职设计专业Photoshop课程为例

2024-05-02 03:24胡妍秋
大众文艺 2024年7期
关键词:学习者维度院校

吕 帅 胡妍秋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一、高职设计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设计专业Photoshop课程定位

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是以技术能力与操作能力为核心进行专业课程的设定,通过企业的走访与行业的调研匹配课程标准,结合企业对专业的加持更系统的提升课程的针对性。Photoshop作为一门软件课程其操作性较复杂,需要运用大量实训练习以及实践案例进行操作并加以技术性指导。目前高职院校设计专业Photoshop授课体系基本上是以理论基础、专业实操、拓展应用三个部分进行教学。作为一门软件课程,操作与应用是课程核心,在课时的配比划分中专业实操与拓展应用要多于理论基础,甚至理论基础可以涵盖在其他两部分进行课程讲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1]。

通过Photoshop课程属性内容的分析表明操作性要强于理论性,大量的理论陈述无法达到教学目的与实践操作的效果,专业性与技术性的名词解释累加只会对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更为疑惑[2],在课程的内容上更多要强调知识要点,减少过多的文字叙述,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动手操作能力[3]。对课程内容的准确定位,更会间接提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针对性授课体系。

2.Photoshop课程对就业职业能力的体现

高职院校授课内容倾向于就业岗位的需求,教学宗旨是学以致用。所以在Photoshop课程的设置上需要衔接当下的职业定位以及就业能力的体现,并以职业能力作为载体构建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4]。Photoshop作为一个必修的软件课程,以职业技术能力作为依托,依据相关设计专业人才的具备条件进行系统的制定,从单一的技能向全面的发展转变。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时,凭借大量实践案例以及相应知识点的可视性、直观性、针对性的指导。让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学习Photoshop课程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命令、完善深度、增强设计效果等综合职业技能。

二、制约高职设计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

1.教材的定位性与针对性不足

课程是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学内容的输出,教材也作为课程的骨架对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支撑。在国家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的总体要求下,教材要具有导向性与针对性,以教材为纲,根据教材开展教学内容[5]。

高职院校设计专业Photoshop课程与本科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不同,高职学生更倾向于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实操练习以及项目实训的分析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才更有帮助,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Photoshop课程教材针对性并不强,教材数量以及选择渠道相对本科高校是略显滞后的。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是老师教授知识的传感器,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根据教学思路与教学计划进行属性匹配的选定。

2.教学思路与专业需求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在教育特点上强调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强调实践驱动的理念,注重以实际应用为教学导向。设计专业中每个类别都有各种专业知识的特性与特点。在Photoshop课程的授课内容上应有所区分,针对专业的方向特点进行课程教案的编辑,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进行标准化教学。课程授课时需要很多界面命令操作的导入,这些教学内容要贴合专业性与功能性,不同专业方向在操作时都会体现不同的界面与效果设定,这样才会更系统的诠释Photoshop软件的专业设计用途。

3.“标准化”的教学方式

根据从事设计和软件教学的方面进行分析,课程教学方式会决定学生在课堂接受知识的程度,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接受导向而设定,不要忽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Photoshop作为一款设计软件从一定程度上会将学生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如擅长电脑或软件的同学接受度就会很高,而对电子产品不感兴趣或者没有电脑的同学来说,接受度会很慢甚至很难接受。这对于常规化的Photoshop课程教学方式会间接影响学生走进一种操作误区,只会模仿、不会创作、只会操作、不懂创新的问题[6]。所以需要探索教学新的路径与维度,不同层级学生不同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个性化”教学模式挖掘课程本身的价值内核。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标准

20世纪50年代涌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论争,部分学者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诟病与反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倡导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师生的情感的交流、愉快的课堂情景、和谐的氛围以及学习者的自由。之后罗杰斯对以学习者为中心认识有了新视角,“学习者”并不仅仅指学生的角色,而是将教师和学生均视为“学习者”,通过课堂的氛围感与参与性来强调二者的交往互动[7]。

1.价值导向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全面培育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对于当下人才的设定高校需要在诸多层面上不断思考学校的办学目标、教育使命以及教学愿景。而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在强调学生更高等级的思考方式提升学习质量的深度,这种方式更加关注课程的育人价值,关注有效学习的导向,关注学习者素养的养成。

常规的教学只是教师单向传授,没有注重从学生的视角引导教学,没有让学生“学”的主体性得到价值彰显。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教师“教”的价值得到更大的拓展与发挥,师生增强课程的互动、课堂内容产生共鸣、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学生积极性被调动从而达到教学的价值成果导向,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8]。

2.反向课程设计教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中对传统教学体系与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整合,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实施的制定者,在课堂是学生更不是只会听讲的盲从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获得了相对的提升与发展。如图1所示,将课程设计分为六大板块,进行循环式的匹配。每一个板块都进行有效的串联,形成反向课程设计教学的闭环体系。

图1 反向课程框架图

在课程内容的设定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是结合社会热点、紧随时代发展趋势与行业动态,将企业这个维度纳入课程设计中,以企业的角度进行课程的升级。同时进行相应的考核,通过考核的结果来判定学与教的设定。这种循环模式始终不会脱离就业方向与职业规划的轨迹,真正做到学生-课堂-就业三点衔接,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3.建立“理想课堂”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建立基于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和教学目标进行设置,并通过师生关系、考核模式、教学策略的调整进行逐步优化。通过这种变革将课程体系的整体化以及综合化建设得到实现;对于学生“转换”学习、教师“换位”教学等方面做出跨界思维导向,从而进行结构细化,实现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与外延,增加了学生学习更多的可能性与选择性[9]。理想课堂的构建通过多维度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同时兼顾以导学为重点的反向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体系的设定,完善了高职院校的“理想课堂”体系的支撑构架[10]。

四、构建多维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Photoshop课程教学策略

1.建立学生参与度的引导模式

在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Photoshop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以及应用性极强学科,需要大量的课时进行操作与实训练习,在这种情形下“学习者”的参与度尤为重要,参与质量的高度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接受程度,甚至会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听课状态。

首先,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实施“代入感式”铺垫使学生对Photoshop课程产生联想与兴趣。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不同项目的类型为学生进行针对性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具体的知识重点,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短视频与图片对学生进行视觉与听觉的引领,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真实体验,也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思维导视。最后,教师通过调研学生兴趣的动态分布,可以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命题训练,按照学生的能力在数字教学平台系统上为其分配不同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主观的设计。

2.结合项目案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模式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属性定位而开展,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会由被动者转为主动者,并且学生可以根据项目进而深入了解工作岗位属性,推动学生在岗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正是高职院校设计专业Photoshop课程中需要的教学模式。所以通过课程内容属性开展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让学生对职业的工作模式进行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对标式体验。

首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双维度的排布,如图2所示,内维度为教学属性维度,通过内维度进行系统的整合,通过企业的参与制定课程目标并完成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后进行考核后评定教师能力进行整改,形成内维度的闭环。外维度为教学延展维度,主要通过实训项目的筛选,进行分类然后带入课堂进行线上与线下的教学,通过此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扩展融入实训的项目中进行不断升华。其次项目要具有指向性,项目案例内容与设计过程始终围绕课程的知识点,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导向设定更为精准。

图2 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表框架图

通过以上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Photoshop课程内容深度进行最大化的呈现,也让学生对Photoshop知识点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软件不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更是专业能力的呈现。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者”的定位等同于“工作者”的属性,是学生从学到用的一个认知上的飞跃,并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为他们的就业方向和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

3.“个性化”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个性化”的教学体系,这种个性化并不是指形式上的突出与特别,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匹配的方式进行串联,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目前高职院校设计专业Photoshop课程没有针对专业性较强的教材作为辅助,所以更应该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变。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阶段性的反思,需要借助辅助教学资源或者智能课堂教学诊断系统,通过学生课堂上数据实时调整教学策略,更新教学情境,不定期导入课堂任务,给予学生精准的反馈与个别化指导。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输出需要多维度的转化,以学生易吸收的形式进行教授。教师可将知识点进行分散式导入,打破传统的书本式教育。

五、结语

Photoshop作为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中一门必修的专业课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与功能性,面对就业等相关的问题软件课程更需要进行变革性的思考与整合。高职院校中的课程等同于职业技能,如何让技能体现到就业的维度上需要相关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模式的重点是将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从而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因此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上融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会充分提升课堂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达到高职院校真正的育人目的。

猜你喜欢
学习者维度院校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