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的探索及实践

2024-05-03 03:53罗永昌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龙岩市特派员科技

罗永昌

(连城县文亨镇人民政府,福建连城 366200)

0 引言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总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经验,继续完善、巩固和坚持,还要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农村的田野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新指示为制度深入推进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对此科技特派员应不忘初心,在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1 龙岩市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

福建省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试点省份,也是全国范围内最早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省份。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受环境待遇、革命老区、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限制,龙岩市长期以来人才吸引力弱、人才匮乏等短板问题非常突出,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弱项。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20周年发表重要指示。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再次强调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

龙岩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结合区域实际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成千上万的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成为推动农民增产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科技特派员利用惠农信公众号、新型职业农民集中上课等载体开展技术培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截至目前,龙岩市全市共有注册科技特派员两千人左右,覆盖科研院所、高校、农业企业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种养殖户等单位。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龙岩市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核心工作,统筹全市科技系统力量,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完成了扶贫协作、科技扶贫等任务。

据统计,仅在2021年,龙岩市11家星创天地获省级认定,其中,27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参与建设星创天地,聘请创业导师85人次,孵化初创企业(团队、创客)153个,建立线上网络平台16个,培训人员3 723人次。此外,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开发项目97项,引进或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等881项,服务农户17 734户,开展科技培训583场、培训人次达20 719人次。科技特派员成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业的领头羊,科技特派员制度在龙岩市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2 龙岩市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的亮点实践

2.1 服务农村农业产业

2017年到2022年,龙岩市辖区共有省级和市级选派的2 134名科技特派员在开展服务活动,其中1 573名科技特派员主要服务于农业第一产业,科技特派员在服务农业种养殖各行业中涌现出了许多典型案例。例如,苏日柏服务于漳平市食用菌产业;张文斌服务于百香果选育、推广、示范园创建产业;温德才团队服务于武平紫灵芝产业;以陈志晖为代表的30多位科技特派员服务于武平捷文村林下灵芝和黄金果经济产业;最美科技特派员廖桂明服务于武平梁野绿茶产业等等,共计30多个优秀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旨在利用专业优势,助力农业产业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开展创新研究,形成核心优势,推动农民增收富裕、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发展、丰富高质量农业种质资源、发展壮大名特优农产品经济等等,为龙岩市农业产业经济蓬勃发展取得累累硕果。

2.2 推动地方企业创新

为有效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龙岩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派组建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团队,前往各地区农业企业开展科研、技术创新与管理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

例如,科技特派员何胜生本人及其组建的7人团队,助力我市连城县历史悠久的连城地瓜干产品的加工企业发展;该团队4年间,协助开发倒蒸地瓜干、拔丝地瓜两项新产品,建成生产线2条,带动地瓜种植户500户,新增就业100人;推广2个甘薯新品种的种植示范基地各1个,共计4 000 hm2,经济效益达3 600万元;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新型地瓜干产品配套技术集成与产业化》2项;建设“龙岩市科技特派员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1个;建设扶贫车间1个,解决15户贫困户就业,助推企业获得“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再如,科技特派员黄翠琴带领的生命科学研究团队,在龙岩市闽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生猪养殖“新型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研究,以及重要动物疫病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及分析等研究工作,最终完成研究成果落地转化服务;自2018年来,团队承担校企合作项目6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3项,推广新技术3项,生物安全防控新模式1个,开展技术讲座10余场,培训养殖户1 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及养殖企业生猪饲养水平。

科技特派员潘志明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开展武平松花寨生态园茶庄“种植、加工、旅游、文创”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服务等等。近年来,全市围绕茶产业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60多人次,开展茶业成果示范推广50余项,带动1 9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持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这些列举的团队,充分发挥了领队作用和团队多学科多领域的集体智慧,有力推动了企业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

3 新形势下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短板

3.1 特派员有效人数不足

目前,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注册的专家人数超过5 000人,但在系统中活跃的人数较少,还不足注册人数的1/2。从实践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系统中的活跃人数少。部分科技特派员在开展活动后没有及时将活动信息上传到系统中,也有部分科技特派员在注册后没有开展指导服务活动,更无法更新活动信息。二是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领域分布不均衡,从龙岩市各地推荐出来的科技特派员来看,大部分科技特派员集中在农业农村领域,在工业领域、服务业领域的科技特派员较少,乡村振兴所需的工业特派员、服务业特派员、信息网络特派员等数量不足,还没有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三是少部分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没取得明显成效,甚至取得成效极低,所以没上传服务信息。

3.2 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龙岩市级层面还没有建立支持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起示范引领作用的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等平台同样缺乏资金支持。虽然很多帮扶项目能提出有效的发展方案,但由于缺少资金支持而得不到落地,或只能选择对资金依赖小但发展成果也有限的次级项目,制约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农效果的提升。此外,县一级科技特派员服务经费更是难以保障,个别县甚至根本没有资金支持,导致很多项目、规划无力开展和落实。

3.3 服务对接不到位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落实关键是基层和一线,目前科技特派员制度主要由政府主导,小部分实现“菜单式”的精准服务。但大多数科技特派员和合作单位并没有实现充分的双向选择,科技特派员的专业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对接得不够精准,有的需求对接是达成了,但在服务过程中,科技特派员的具体实施方案或具体路径、方式方法、投资规模等,没法与服务对象达成一致,双方对希望达到的预期目标效果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使得服务活动不了了之。如何做好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对象的协调沟通工作,使双方共同发挥合力,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4 考评激励不完善

科技特派员的考评采取的是“服务对象评价+自我报告+服务地科技主管部门评议+上级科技部门审核”的方式,但缺少详细考核细则和标准,或考核细则和标准可操作性或适用性不强。例如,多指标标准要求很高,没法体现科技特派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度不大,但确实是企业“急难愁盼”的许多繁琐问题。再如,年度工作报告的评分,对第二、三产业的服务有些指标不适用,特别是对第三产业,基本上的指标都不适用。也没有对每一个科技特派员进行跟踪监测,在评价时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对科技特派员在服务中取得的社会影响、荣誉无法与企业共享或得到认定机构的个人嘉奖等,也没有在职称晋升中予以充分认可。派出单位有关支持或鼓励机制、管理制度缺失,服务工作没被派出单位列入绩效、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导致科技特派员激励不足。

4 新形势下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成效的策略

4.1 加强特派员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增加注册科技特派员的数量,提升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意愿和质量,从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养殖能手、农企龙头中邀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等创业积极性高、服务意愿强的人员成为注册科技特派员,为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产业提供更有力、更广泛的人才支撑。二是进一步优化科技特派员团队人员组成地域结构,有效实现团队中既有省级单位人员,也有服务对象当地的人员,形成灵活的远程和实地服务结合,做到及时到达现场服务解决紧急问题,提升服务时效;形成能力高低配合,起到以强带弱的培养带动作用。三是强化法人形式的科技特派员社会化服务责任意识,切实有效开展社会化服务,带动服务对象共同发展。四是协调科技特派员队伍的专业构成,既要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专家、技术员,又要有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的专家、技术员,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

4.2 强化资金支持力度

政府应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资金支持体系,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农业农村重大科研项目足够的资金扶持。市级、县级政府应制定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服务投资方法,出台优惠政策,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痛点。在市场配置方面,可利用企业、银行的投资贷款,吸引银行、企业、商会、农业社会团体等参与到科技兴农工作中,创新资金、项目、资源引入方法,充分发挥科技助农作用。例如,加快落实科技创新风险基金、贷款贴息补助措施,并完善配套管理办法,为科技特派员个人及其服务的主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

4.3 加强协调与对接

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与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协调指导,通过政府的调控和指导,提高科技特派员与被服务对象的衔接水平。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作用,推进“定向选择”和“双向选择”的结合,最大限度满足供需双方的要求。此外,要根据科技特派员的三种服务类别,即技术服务型、产业发展型、创业带动型,进行精准对接,使科技特派员选派向全社会开放,加大从企业内选派专家科技特派员的力度,优先选派专业素质强、服务意识强的科技人员,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在选任科技特派员后,要推动科技特派员和需求单位的沟通,要多调研走访,及时发现消除科技特派员和服务单位的顾虑和思想意见分歧。实地考察跟踪服务成效及引导。活跃农村市场经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科技资源配置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结合多重要素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就业水平、收入水平,解决好人地矛盾,使科技特派员制度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4.4 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

应构建基于物质型和发展型的双重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提高科技特派员支农兴农的内在动力,增强科技特派员与农户、企业的合作黏性。一方面,要改进科技特派员服务考核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一是增加客观化的评价指标,减少评价考核的主观性,如新增企业“急难愁盼”个性问题数、自创性适用性技改数量等;二是细分二级指标,如将“推广的新技术、引进的先进设备”等项目细分为有专利和没有专利的2个二级指标;三是实行服务行业分类考核,制定适用于服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加强对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省、市、县、乡镇有关部门要把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2022年4月份出台的有关“科技特派员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单位评优、干部选拔的激励机制”贯彻落实到位。探讨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共享“通过科技特派员服务所获得的”社会影响和荣誉的有效方式,增强科技特派员的荣誉感。此外,也要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政治引领和监督管理,提高科技特派员的主动性、积极性;选任单位(工信科技部门)要增加组织科技特派员队伍培训交流机会,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促进服务经验交流,最大化激发其服务乡村振兴的活力。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国策,科技特派员在助推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立足于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发挥团队作用,不断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法,着力于“创新驱动”“科技兴农”,多角度、多模式、多方位地优化问题解决方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实现。

猜你喜欢
龙岩市特派员科技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放不下的老区情——记龙岩市老促会原会长谢克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