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下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2024-05-06 16:23许蕾
中国储运 2024年3期
关键词:突发性物资灾害

文/许蕾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这些突发性事件需要应急物流快速反应,凸显出应急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所以本文选取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应急物流文献进行梳理研究。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有爆发,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是原因的多样性、时间的突然性、空间的群体性、传播的普遍性和危害的严重性。由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应急物流作为提供应急物资保障的重要环节,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对应急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

1.应急物流规划相关研究

Kemball-Cook等首先提出,在运输救援物资时,为提高运输效率,需要加强应急物流管理[1]。王娟等人围绕应急物流系统,从应急物资管理、应急设施选址、应急物流路径规划以及应急物流集成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发现应急物流存在应急物流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不完善、应急物流的多目标结合不紧密、未充分考虑应急物资需求的动态性和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2]。王旭平等人通过对应急物流的特点和类型进行分析,结合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及设计原则提出了应急物流系统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以及快速反应机制,对整个物流系统中各参与方进行协调[3]。顾峰通过对国内应急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构建应急物流体系提出优化策略,完善应急物流系统信息化平台,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保障应急物资的供给[4]。陈镜羽通过研究分析疫情下应急物资末端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新型应急生活物资末端物流配送模式,以满足不同需求规模和场所的人民的应急生活物资需求,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5]。

2.应急物资分配和路径优化相关研究

应急物资主要包括救生类、生活类和医疗器械及药品,可以通过CVA分类法按照物品关键性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配送和储存策略[6]。由于灾害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在灾害发生后难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应急物资的需求量,胡忠君等人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库存管理方法提出改进的GM(1,1)动态预测模型[7]。Chang将具有不确定性的应急物流问题建模分为两个随机规划模型,利用基于GIS的灾情预测子系统和救援资源子系统以确定城市洪水灾害的救援资源分配系统,提高应急救灾效率,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8]。戢晓峰等人对国内外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根据研究内容将应急物流模型分为三类:路径优化模型、设施选址模型和定位-路径组合模型[9]。Vitoriano B等人从时间、成本、可靠性、优先权和公平性等方面考虑提出了一个针对救援分配问题的多标准化模型,解决了救灾物资分配的问题[10]。Rezaei-Malek M 等在研究应急物流时,考虑在灾前阶段将应急物资预先放在适当的位置和数量,有助于救灾物流网络有效地将商品分配到需求点,但是,难以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且物资有一定的保质期,因此,设计了考虑位置分配、订购策略和救济商品分配的不确定性DRL网络[11]。倪卫红等人采用聚类-重心法以受灾程度为优先原则和时间最短原则以确定应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以保障快速响应受灾地区的应急物资需求[12]。Wex F等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考虑不同救援单位的救援能力不同,建立了分配总时间最短的应急物资分配模型,采用基于蒙特卡洛的启发式方法合理分配每个救援单位和物资调度[13]。Sheu JB等人构建了动态需求管理模型,以实现在灾害发生时的关键救援期不确定的救灾信息来源不确定和无序条件下实时接近救援需求,提高救灾需求管理的性能[14]。在救援过程中居民的心理创伤也不容忽视,所以,Zhu L等人根据灾民的受伤程度来研究应急救援的公平性和优先性的问题,提出用相对剥削成本来考虑救援配送的公平性[15]。宋英华等人构建灾民对物资损毁的容忍程度函数来量化物资损毁率对灾民心理的影响[16]。

3.结论

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外学者都对应急物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从应急物流系统的搭建、应急物流选址、物资分配和路径优化等方面研究,由考虑时间最短、成本最小到发展成考虑了灾害发生时不同区域灾害程度不同以及动态需求下的救援单位调配问题,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得越来越全面,在之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猜你喜欢
突发性物资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被偷的救援物资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