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2024-05-06 16:23李燕丽丁艳
中国储运 2024年3期
关键词:冷库冷链助力

文/李燕丽 丁艳

广东致力打造全国数字化治理示范省,为解决广东省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企业管理观念和设施设备老旧,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因素支撑不足的问题,提出更新升级企业设施设备,聚焦冷链新模式,全面培育数字化人才,提升企业外部冷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加速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助力广东省冷链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出台的关于助力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落地实施,广东省冷链物流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人们对高质量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对冷链物流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目前,广东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累计推动2.2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居全国第一,累计推动超过65万家中小制造企业“上云上平台”,助力企业实现生产机器全自动,实现了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实时更新。据统计,虽然我省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全国最多,上榜全国百强的冷链物流企业有顺丰冷运、中外运、忧合集团等13家企业,但仍以中小型冷链物流企业为主且企业大都未涉足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企业存在信息壁垒,尚未形成全新的冷链物流数字经济体系,不足以全面迅速地反映市场的实际需求,思考如何推动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2.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是在信息化和物联网+条件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构建冷链数字平台,实现对货物从生产到销售的信息自动化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促进企业“上云上平台”,进而对企业内外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督和实时反馈,打通企业内外信息壁垒,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赋能进而驱动创新或重塑企业运营模式、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助力企业更精细化地协同管理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实现降本增效,构建全新的冷链物流供应链体系。

3.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面临的挑战

3.1 冷链物流企业管理观念和设施设备老旧,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广东省冷链企业集中度较低,未出现垄断性龙头企业。目前,广东省的冷链物流企业主要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或投资而成,企业规模有限、根基不深,大都为家族式的中小型冷链物流企业,裙带关系严重,经营范围有限且主要客户群体需求单一,导致企业不思进取。企业保有的冷链设施设备智能化低,冷藏车近90%制冷功能单一,超50%未装配实时定位系统,超70%未装配实时的温湿度监控设备;冷库功能单一,集深冷、干仓、冷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冷库极少,冷库人工操作为主,自动化智能化分拣、搬运、装卸等设施设备应用不足,冷链作业专业化水平不高制约整体效率提升。究其原因是冷链物流企业尚未实现全面的信息化采集,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导致企业未能运用数字化为企业赋能。同时,冷链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专业化低,大都未受过冷链专业知识的培训,冷链物品未能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得到应有的品质保障,导致冷链物品在流通、储藏、销售等过程中损耗严重。

3.2 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因素支撑不足。广东省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服务欠缺,未能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懂经济、懂冷链行业、懂数字化能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专业机构;措施不得力和激励不到位,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企业因此无法转型或数字化建设不全面,后者造成企业数字化建设与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结合不紧密和信息采集不全面,导致企业内部存在信息壁垒;监管力度欠缺和引导力度欠缺,未建立省冷链数据库,未牵头构建一个冷链数字平台,未能实时洞悉冷链行业的变化,导致未能引导企业及时地反映市场,未构成全链条冷链经济体系。

4.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策研究

4.1 更新升级设施设备,聚焦冷链新模式。更新升级传统设施设备,聚焦冷链新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一要加快智能仓储技术的运用,加速传统冷库向新型冷库的升级,实现冷库作业环节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助力企业数字化建设,让数字化能早为企业赋能,帮助企业规范冷库作业各环节,有效监控仓储全过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挖掘冷库底层新数据,帮助技术人员研发新的冷库制冷技术,实现冷库更节能环保。二要加速采用车载智能终端+无线传感器上云上平台的方式,给冷藏车配置RFID和GPS等智能软件,实现对冷链物品的温湿度数据、冷藏车具体位置监测等的全程实时监控反馈,帮助企业实时优化运输路线,提升冷链运行网络,全面降低货延货损率保障货品质量。三要升级自身支付体系,实现全面上云数字化支付,规范和简化结算流程并使资金往来透明化、可视化,减免不必要的纠纷。四要冷链物流企业主动求变参与构建冷链数字化平台,实现“冷云仓+速配送”等新模式,增加冷库吞吐量,提高冷藏车辆的利用率,并利用数字化赋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帮助客户拓宽销路,并提供溯源可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的系统,使客户可以实现“源头”到“销售”的全程溯源,从而增加客户黏性。

4.2 全面培育数字化人才。冷链物流企业应走进高校,形成校企协作模式,打通人才教育的信息壁垒,补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人才短缺的问题,促进冷链各环节的专业性操作,提速增效。企业作为需求端,应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制定标准,将产业技能前置到高校的培养当中,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实训场景,为定向培养人才、衔接就业发挥主导作用,进而降低人才培训成本,为企业提供符合时代发展、行业发展、技术发展的优秀骨干。同时,提升在岗员工技能与素养,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在稳步提高技术实力的基础上,围绕企业自身资源和数字化转型阶段,积极引进具备商业格局、企业运营知识等的复合型高水平管理人才,并落实激励、晋升政策,激发各个员工的创新能力,注重将产、学、研相结合,吸引、稳定高水平人才,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4.3 提升企业外部冷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首先,政府和行业应牵头共同构建广东省冷链数据库,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课题组,为企业建立理论体系,总结经验教训;鼓励我省以华为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加深与我省忧合集团、前海粤十等系统研发型企业的合作,为软件系统研发提供核心技术保障;鼓励忧合集团、前海粤十等企业协同合作,共同研发集AWS、WMS、OMS等系统为一体的冷链数字化平台,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助力企业实现业务与数字化建设间的紧密结合,从源头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壁垒,连接其运输网络,构建一套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让企业能利用冷链数字化平台,发挥其系统功能作用,对人、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效率,消除企业外部信息壁垒,增加潜在效益。其次,政府应加强落实奖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转型,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融资难等问题,助力企业顺利转型;出台相关有利优惠政策并开设绿色通道为企业转型助力,为企业减免用地、用电、过路等的费用。再者,政府和行业应联合企业共同强化冷链物流支撑体系、完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健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加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进程,增加国家冷链物流基地的数量。还有,政府应加速落实冷链物流运行体系的建设、夯实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助力企业冷链多式联运的发展。

5.结语

广东省是全国数字化的先行者,有着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成功案例。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企业管理观念和设施设备老旧,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因素支撑不足的问题,只要全面地落实更新升级企业设施设备,聚焦冷链新模式,全面培育数字化人才,提升企业外部冷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定能加速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助力广东省冷链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冷库冷链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善良不会被辜负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