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的治理措施探究

2024-05-07 02:09陈若楠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废弃物水体

陈若楠

(葫芦岛市生态环境局建昌分局大气中队,辽宁葫芦岛 125300)

1 引言

固体废弃物危害较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持续增强固体废弃物处置效能,越来越多的管理团队立足环境工程,主动优化技术布局,针对固体废弃物产生来源探索具有可行性的治理举措,不断提升固体废弃物治理效果,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固体废弃物概述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经济生产、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的物质,例如固体颗粒、垃圾、炉渣等。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原因较为多样,如在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水土流失、森林资源破坏等,均能带来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转变,固体废弃物来源日益多元,通过总体性把握固体废弃物的基本类别与主要特征,可为后续相关治理举措的制定与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看,固体废弃物可以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不同类型。工业固体废物按照其基本特性又可以划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其中,危险废弃物有着较强的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对生态环境、人身安全产生极大威胁。

3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性分析

3.1 污染水体

固体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将会引发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水资源利用效能。固体废弃物在河流、湖泊等水体环境产生堆积后,由于其自身难以快速降解,在长时间的堆积过程中,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通过食物链威胁生态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固体废弃物带来的水体污染,使得水体缺氧严重、营养物质富集,引发鱼类死亡等[2]。同时固体废弃物往往体量较大,如果其长时间占据河道、湖泊,将会大大降低河流排水泄洪能力,提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向水体环境中填埋或者倾卸固体废弃物,还会破坏水生生物原有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环境脆弱。

3.2 污染土壤

固体废弃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会破坏土壤原有的物理状态和化学属性,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改变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蔬菜种植活动正常开展,不仅会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还会直接威胁公众身体健康,从长远来看,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3]。固体废弃物在堆放过程中,在雨水淋溶与渗透作用下,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不断在土壤中迁移,导致土壤结构发生明显改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甚至无法耕种。如德国某冶金厂在生产过程中,将固体废弃物堆积在周边区域,导致该区域内的土壤被有色冶炼废渣污染,经过相关研究部门检测,该区域植物体内铅含量为正常状态下同种植物体内铅含量的20~35 倍,铜含量为30~40 倍[4]。

3.3 污染大气

固体废弃物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小颗粒物质,这些小颗粒物质直径较小,自重较轻。在外部风力作用影响下,大量小颗粒物质漂浮到空气之中,诱发雾霾、大雾等极端天气,导致空气环境质量下降。固体废弃物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会产生恶臭等,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如英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对固体废弃物没有进行综合治理,大量废弃物露天堆放,其所含的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引发雾霾、酸雨等天气,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4 环境工程中固体废弃物主要处置方式

环境工程建设框架下,固体废弃物处置过程中,管理人员不断总结技术规律,确立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尝试技术要素整合,完善工作机制,稳步提升现阶段固体废弃物处置能力。

4.1 填埋处理

现阶段,部分区域在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中,同步配置沼气回收设备,利用固体废弃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实现固体废弃物循环式利用与绿色化开发[5]。但填埋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可降解固体废弃物方面其优势明显,对于不可降解的固体废弃物采用该方式容易引发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同时,部分地区在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中,没有形成完整的处理流程与技术标准,导致填埋处理不规范,总体效率较低,支出成本较高,产生二次污染。

4.2 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处理技术主要针对粪便等固体废弃物,实现粪便循环化、绿色化、高效化利用。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模式发展转型,很多地区加大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力度,尝试无害化方式对粪便进行有效处理。现阶段国内65%左右的粪便采取高温堆肥处理,在保证粪便绿色化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其循环式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养料。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高温堆肥处理技术流程繁琐,技术难度较高,技术人员在粪便处置前要利用专业设备进行分类收集,而收集难度较高使得高温堆肥成本升高,提升了总体处理难度。

4.3 焚烧处理

焚烧处理主要是利用高温对废弃物中的病菌进行灭杀,从而降低废弃物的危害性。同时焚烧处理大大降低了固体废弃物的体积,废弃物经过焚烧后,其体积与质量下降,为后续填埋等处理创造了便利条件。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部分国家利用这部分热量发电,实现能量形式有效转换与科学运用。由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会消耗大量能量,同时部分固体废弃物热值较低,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有毒性气体,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空气污染,因此,现阶段国内的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普及率不高,使用率较低,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固体废弃物处理。

4.4 重金属提取

部分固体废弃物中含有一定体量的重金属,重金属如果不进行净化、回收等处理,对土壤、水体以及生物资源将会产生严重威胁。为应对这种情况,技术团队采用重金属提取技术,借助必要技术手段进行重金属科学高效提取,借助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固体废弃物净化,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重金属循环利用。但重金属提取技术难度较高,技术流程较为繁琐,操作难度较大,限制了其在固体废弃物处置中的利用。

5 环境工程建设框架下固体废弃物治理举措

环境工程建设框架下,对于固体废弃物的治理,管理人员要调整布局,以科学性原则为引导,将技术要素、人力要素与制度要素全方位整合,合理化应用治理方法,以更好地提升固体废弃物处置效能。

5.1 环境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技术应用

5.1.1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的应用

厌氧处理本质上属于生物处理技术,其成本较低,并且降解效率较高,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可对固体废弃物实现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产物不会影响空气质量,还可以产生大量沼气,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例如,根据相关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经厌氧消化技术处理1 t 固体废弃物可以产生130 m3的沼气,其作为清洁型能源,促进了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

5.1.2 高温熔融处理技术的应用

对于固体废弃物含有的重金属或者有害物质,技术人员可采取高温熔融处理技术,该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危害性较小,对固体废弃物有较强的循环再生作用。但高温熔融处理技术体系目前还不够完善,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支持,使用成本较高,对该技术应用产生了消极影响。为应对这种情况,技术团队需要根据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要求,灵活调整技术结构,优化技术流程,使高温熔融处理技术更加成熟完善。

5.1.3 热裂解处理技术的应用

热裂解处理技术主要针对固体废弃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通过高热量裂解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该处理技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因此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出现大气污染的概率较低。基于这种技术优势,技术人员要调整技术思路,立足于固体废弃物组成,调整热裂解处理技术流程,优化技术参数,完善技术体系,充分发挥热裂解技术的作用,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能力。

5.2 环境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注意事项

为最大程度地增强固体废弃物治理效能,更好地发挥环境工程的技术优势,技术人员在整个技术周期内,要调整技术方案,突出环境工程注意事项,确保治理活动有序开展。具体来说,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环境工程建设中需要坚持科学性原则,针对固体废弃物采取更为灵活、更为多元的处理方式,实现技术要素快速融入固体废弃物处理之中,持续增强环境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效果[5]。例如对于污染程度较轻的固体废弃物,可以采用物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常规性处理方案;对于污染程度较重的固体废弃物,则做好技术方案的串联化应用,通过技术互补,形成完整的技术应用链条,持续提升环境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考虑到环境工程使用场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在选择过程中还需要从设备管理、后期维护等角度出发,在保证固体废弃物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支出,避免额外费用的产生。

6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管理团队宜设定技术布局,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固体废弃物治理体系中,实现污染治理效能的稳步提升,以持续推进经济转型,提升公众生活品质。本文以环境工程为基本框架,分析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处置方式及技术应用,针对相关问题,建议结合固体废弃物处置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组建体系化、完备化的固体废弃物治理机制。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废弃物水体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装备环境工程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电子废弃物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