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

2024-05-07 03:33骆晓昀
瞭望东方周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家村志强艺术

骆晓昀

2021年9月,浙江宁波宁海县葛家村孩童在村巷中奔跑嬉戏

2024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從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2018年9月,“千万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在“千万工程”的成功案例中,“艺术乡建”独树一帜,它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独特方式,赋能乡村振兴。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资深建筑设计师戚建飞表示,从2003年开始,大量设计师、建筑师参与到“千万工程”中。在乡村振兴这个大棋局中,“艺术乡建”虽然只是一个小切入点,却“艺术”地串联起乡村生机勃勃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通过打造美环境、能致富、促治理的‘ 艺术振兴乡村 模式,促进了宁海县域乡村组团共富。全县222 个村庄发展为景区村,占村庄总数2/ 3。”

“人大椅”“彩馒头”

葛家村位于宁海县,是宁波市区80公里外的一个偏僻小山村。

2019年4月4日,45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丛志强带着“艺术设计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课题辗转来到这里。眼前的景象让他喜忧参半:村舍零乱,房屋陈旧,人口稀少,不过当地政府有实力有动力,村民也有条件和愿望实践“艺术乡建”。

丛志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葛家村有‘大文化的背景,千亩桂花田种植超过70年,花开时节芬香四溢,这是当地的独特资源。此外,当地政府主动接洽我们团队来调研,为项目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进村第一天,丛志强精心准备了PPT,满腔热情给村民上课,结果却适得其反,村民们直截了当地说:这分明又是“来赚钱的骗子”!

丛志强只能另辟蹊径,拉着五六名将信将疑的村民,到溪边捡来石头,到山上扛来竹子,在村里文化礼堂门前的大树下,砌起一把椅子。这把花费不到30元的椅子可躺可坐,后来被称为“人大椅”,成为教授和农民间最早迸发出的艺术火花。

短短五个月后,仙绒美术馆、老屋酒吧、童趣乐园……一个个景观在桂花景中“笑”,葛家村也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自称“什么也不会”的葛家村村民袁小仙,其实会做面食还会缝纫。“试试用蔬菜、果汁混到面粉里,做个有图案的馒头?”袁小仙听话照做。当彩色图案的馒头冒着热气出锅的时候,袁小仙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起点。

“2023年,我又开发了富贵糕和雪花酥。前者是地方小吃,佳节必备的讨口彩的糕点;后者在网上很受欢迎。桂花时节,把花作为天然原料添加到雪花酥中。”袁小仙说。

从布衣馆到饭庄,从卖手工玩具到研学,从为调研团队做饭卖糕点,如今袁小仙家通过“艺术乡建”已创立了近十种复合业态。

“这就是家庭文化的力量。当家庭文化转化成文化庭院,再融入增利业态,就形成了文化创收整体。目前,袁小仙的文化庭院业态,年收入已超过20万元。”丛志强说。

宁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通过打造美环境、能致富、促治理的‘艺术振兴乡村模式,促进了宁海县域乡村组团共富。全县222个村庄发展为景区村,占村庄总数2/3。近两年,全县乡村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同比增长15%以上。”

目前,宁海已与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美院、东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特邀30个艺术团队近200名师生在地设计,全域布局打造44个艺术特色村、6条艺术谷。

一村一策

宁波市鄞州区城杨村是座长寿村,老人是村里的“宝”。

2020年,丛志强为城杨村设计了一座充满西瓜元素的老年公园,如今从村口出发徒步亭溪岭古道的游客都会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公园不远处有座农家养老院,当时是夏天,三位阿婆每天都会捧着白色的搪瓷盆来慰问,盆中垒满了片片红色的西瓜瓤。

“年龄最大的老人超过90岁,当得知她们是为了感谢团队在当地改造乡村自发而来时,我们真的感动了。这座‘西瓜公园由此诞生。”丛志强说。

2023年7月的西湖,骄阳似火。陈喜悦穿着淡绿色宋制汉服,背着装满粉色荷花骨朵的竹编筐,与友人走在湖边,向过往路人赠送“喜事莲莲”。这一幅仿若穿越的画面,迅速冲上网络热搜。

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何鸿说:“传统文化没有泯灭,乡村香火也没有熄灭。‘荷花和货郎担火在传统文化根基和大传播手段。”

陈喜悦也说:不是我火了,火的是传统文化。

乡村文化、家庭文化、村民故事成为传承乡村艺术基因、推进艺术乡建层层递进的抓手。“比如,桂花林就是葛家村的乡村文化背景,袁小仙的家庭文化发展成了乡村产业,而在城杨村,老人的善良就是村民故事的挖掘。”丛志强说。

2023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浙江省和美乡村建设导引和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提出将全面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到2027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成率达到90%以上,10%以上行政村应建成和美乡村精品村。

“艺术乡建能否形成产业?首先决定于政府引导,政府要把大方向给框定了。谁来参与艺术乡建?我想是了解传统文化和善于运行的推动者,他们将是发扬文化记忆的原动力。”何鸿认为,“谁拉动了这个产业,那所有相关的推动者都是主体。”

党的二十大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这召唤着广大美术工作者走向乡村,以艺术之力助推乡村旧貌换新颜。

“艺术乡建的根本目的是绘就乡村时代之美,开展的活动、采取的方式要和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尤其在防止‘千村一面上下功夫,这就需要导入科学研究,以综合解决的方式处理具体的问题,形成‘一村一策,彰显每个乡村的独特之处,在‘审美韵味、文化品位上做文章。”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

事实上,“艺术乡建”的核心是有品质地解决农村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富裕。而浙江成為实现“艺术乡建”蓝图的第一个省份,与其经济基础和民间审美水平存在正相关:“仓廪实而知礼节”,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需要有群众基础。

2019年8月,丛志强教授(右一)带领团队初入葛家村

遍地开花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艺术乡建”具有明确的人文趋向,它与风俗、历史、乡村结构及自然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承担着艺术赋能、产业振兴的功能,在民生与乡愁之间搭起了一座桥。

在戚建飞看来,文化点亮乡村、艺术点亮乡村,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目前很多乡村已具备条件,“艺术乡建”开始遍地开花。

中国农村杂志社在2023推出的“和美乡村百佳范例”榜单涵盖了全国23个省、直辖市的优秀村庄。北京台湖镇唐大庄村就是其中之一,凭借距离环球影城度假区只有7分钟车程的位置优势,唐大庄村迅速发展起精品民宿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民宿旅游村。民宿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房车露营、精品夜市等周边产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唐大庄整合老北京民俗文化和村庄自有民俗文化内容,打造‘京味儿民俗文化展厅。筹划建设观赏鱼文化馆,让村庄的观赏鱼文化重新活起来,形成鲜明的文化印记。打造金鱼游富、通州八景、木海观鱼、亲子友好等主题场景、文化公园、景观小品,让时尚与传统相映成趣,以文化人。我们团队策划设计整村改造工程,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践行中国人民大学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丛志强说。

2023年5月,由大学生绘制的墙体画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石马村村口火了。毕业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三年级学生程禹僮带着团队,来到石马村村口开展墙体绘画活动,4幅围绕当地茶文化特色主题的墙绘迅速出圈。

“我想把专业技能投入到乡村建设之中,让乡村变得更加诗情画意,让村里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程禹僮说。

戚建飞认为,艺术家、建筑师、景观设计师、诗人和作家是“艺术乡建”的先行者和引领者。而对于乡村振兴,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才是根本。

猜你喜欢
家村志强艺术
学习“集合”,学什么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纸的艺术
袁家村的致富密码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Analysis of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ies Using ERA-Interim Data for the Period 1979-2013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