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词约会的青春

2024-05-07 15:18彭晃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雨巷唐诗宋词下山

彭晃

诗词,是青春岁月里不可或缺的美妙乐章。大抵很多人的青春,都是有诗词相伴的吧。

我最初接触诗词,是初中时的语文课本,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令我叹服。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乡下,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们对我的教育,是质朴的方言土语构成的言传与身教,所以当我接触到那些或激昂或婉约的韵律文字时,为之叫绝,并深深喜欢上了诗词,而我人生中几个重要朋友,亦是因诗结缘。

艳芳是我初中三年级才认识的同学,因为都喜欢语文课,因为课堂上对古诗词熟练的背诵,我俩总是同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彼此逐渐有了惺惺相惜的感叹并成为最好的姐妹。因为她,我开始品尝到珍貴的同学之谊。

学校距离我家五里地,若想节省时间,则需要沿着山路翻越一道小山梁,只需要二十分钟的时间。艳芳的家就在下山后去学校的转弯处,从她家到学校只需再走十几分钟。每天早上,她会准时在家门口的柿树下等我到来后,再一起去上学。下午放学后,我俩再一起从学校搭伴到她家门口。艳芳长我一岁,每次分手时,她都会嘱咐“下山时慢着点”,我则喊“明天见”。我中午带饭在学校吃,遇着雨雪天气,她怕我吃冷饭对胃不好,便邀我去她家吃午饭。那时候的我还有些青涩腼腆,她便死拉活拽,竟至有一次俩人一起摔倒,弄得满身的泥水,而后又哈哈大笑。

艳芳的父亲是老中专毕业生,在外地工作,母亲曾经做过教师,她受父母的熏陶,自小吟诗诵词,很有些文艺气质。当年那样的家庭背景,曾经多么令我羨慕!她曾把精心抄录的诗词本子赠送给我,我至今记得当我坐在山间青石上,初次读到戴望舒的《雨巷》中的词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我的眼前浮现出如诗如画谜一样的江南风景。

大学舍友晓菩,喜欢唐诗宋词,吟诵“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感情饱满抑扬顿挫。我与她“一见倾心”,很快成为最知心的朋友,坐同桌,睡上下铺,吃一个菜盆里的菜。我们一起订《星星》诗刊,共同喜欢着北岛、食指和席慕容。

学校毗邻一座小山包,山上植被很好,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校园。我与晓菩经常在周末爬山,锻炼游乐。每次出行,包里都会装上本唐诗宋词。行途中,我俩喜欢“对诗”,我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她便接“千树万树梨花开”,她说“身无彩凤双飞翼”,我马上接“心有灵犀一点通”。若接得顺畅,便相视会心笑,若有谁对答不上来,便马上被指控为“小笨熊”,而后一起开心地大笑。

有个喜欢我的男生,为了讨好我,便投我所好,每周两封洋洋洒洒的情书后面,都附上一首诗,变换着各种笔体抄写,其中徐志摩的浪漫抒情诗最多。他练了字,也最终俘获了我的感情。

我缺少才情,至今不会写诗,但激扬的青春岁月里,对于诗词我曾经那样地痴爱过。我确信,人间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可以升华为诗意的语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掀开时光的帷帘,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与诗词约会的青春岁月,好像一幅幅唯美的山水画卷,渐次展现在我的面前,令我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醒来。

(编辑 高倩/图 槿喑)

猜你喜欢
雨巷唐诗宋词下山
《江山如有待:唐诗宋词日历 2023》
戴望舒《雨巷》(节选)
双下山
唐诗宋词中的二月二
下山记
小猴下山
英语世界里的唐诗宋词
小猴下山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唐诗宋词选择读》注释献疑(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