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琴教授治疗慢性咽炎经验

2024-05-07 22:40黄扬周指导老师林淑琴
福建中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败酱草桔梗咽炎

黄扬周,周 枫,王 玫 指导老师:林淑琴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 三明 365001;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病,其病程长、发病广、病情缠绵,较难治愈。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病因复杂,多为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然而抗感染治疗效果往往欠佳[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林淑琴教授是福建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第二批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耳鼻喉科临床、科研、教学40 载,对慢性咽炎的诊疗和见解独到,临床经验颇丰,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将慢性咽炎归属于“喉痹”范畴,有“虚火喉痹”“阴虚喉痹”之别称。《内经》言:“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临证指南医案》解释:“一阴者,手少阴君火,心之脉气也。一阳者,手少阳相火,三焦之脉气也。夫二经之脉并络于喉。”君火即心火,相火即三焦之火,两者是慢性咽炎的主要病因。林师遵循“咽喉诸病,皆属于火”理论,认为慢性咽炎的病因多为火邪,实火侵袭、虚火上炎是慢性咽炎的病机。虚火无法转为实火,实火则可转为虚火。“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火太盛则伤精导致阴虚,实火郁久不解则耗损精气导致精气亏虚,便化为虚火。

《内经》又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咽喉是呼吸、饮食之门户,经络贯通其中,外感、内伤皆易犯咽喉。外感六淫时气之邪,可化火;七情饮食之伤,可生火;诸燥狂越,皆属于火,故慢性咽炎常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心烦。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故慢性咽炎常表现为胸口有火气上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致肿疡,故慢性咽炎常伴发口腔溃疡。林师认为慢性咽炎以心火、三焦之火为标,脾虚、肾虚为本,病机总属本虚标实。

2 治则治法

2.1 降火利咽 治疗慢性咽炎重在泻心火、清三焦之火和滋阴降火。张景岳言:“凡火郁之病,为阳为热之属也,其脏应心主、小肠、三焦。”林师认为治疗慢性咽炎应采用辨证论治,总则是降火利咽,但是要兼顾滋阴和疏肝。因为中医降火相对容易,但易复发,究其原因就在于火为阳邪,降火太过,阴阳失衡,故需滋阴以达阴阳平衡。同时需要疏肝理气,以达“火郁发之”,避免闭门留寇。林师常常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或举例说明,或讲解中医知识,良言通郁。

2.2 健脾补肾 治疗慢性咽炎的根本在于健脾补肾。脾气虚弱,则气血生化乏力,水谷精微转输不利,咽喉失于濡养;肾阴亏虚,咽喉津液不足,故需健脾补肾。林师认为初诊尽量少用健脾补肾之品,待火邪已清后再使用,避免出现虚不受补或死灰复燃的现象;当健脾、补肾或健脾补肾合治无法取舍的时候,不能只注重咽部的症状,也要兼顾相关的兼证,有时仅凭一个典型的兼证,就能够分辨出治法。

3 用药特色

3.1 常用经方 《伤寒论》言:“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甘草汤、桔梗汤均只有一味中药,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桔梗-甘草”药对是治疗慢喉痹的常用药对[2]。林师在慢性咽炎的处方中常加桔梗、甘草,正如《肘后备急方》所言:“桔梗,甘草各一两,谓之喉痹专用神效方”。此乃,经方1 剂起沉疴。

3.2 善用闽药 林师善用福建本土道地药材制藤茶、败酱草、养心草来治疗慢性咽炎。制藤茶,俗称霉茶叶、古藤茶,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利肺的功效[3]。败酱草,俗称苦斋、苦菜,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功效[4]。养心草,俗称费菜、土人参,具有养心滋阴、平肝宁心的功效[5]。林师认为制藤茶、败酱草、养心草治疗慢性咽炎历史悠久、疗效显著,记载于《中华本草》中。制藤茶、败酱草各用12 g,常用于咽干隐痛、口舌生疮、小便黄患者,多与泻心汤或养阴清肺汤合用;养心草用9 g,常在二诊时使用,多与健脾消食的白术、麦芽、神曲合用。

3.3 慎用附桂 福州为中国四大“火炉”之一,长期持续的高温天气,结合福州地处沿江沿海的特点,导致福州居民“湿热”症状偏多。湿热体质忌辛热之品,林师认为中医治病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福州治疗慢性咽炎慎用附子、肉桂,少用麻黄、桂枝、干姜。

此外,林师常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总结为“三多三少三忌”:多吃蔬菜,多喝水,多运动;少饮酒,少喝冷饮,少生气;忌辛辣,忌熬夜,忌油腻。

病例介绍

王某,男,65 岁,2023 年3 月3 日初诊,主诉:反复咽干,咽部异物感7 年。现病史:缘于7 年前吃炸鸡后出现咽干、咽部异物感,伴咽痛,曾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蓝芩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每次进食辛辣食物后症状加剧。辰下症:咽部梗梗不利,咽干隐痛,口苦,心烦易怒,口舌生疮,易疲劳,纳差,寐差,小便黄,大便硬,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电子喉镜示:慢性咽炎、口腔溃疡。西医诊断:慢性咽炎。中医诊断:慢喉痹(心火上炎证)。治法:清心降火,解毒利咽。处方:泻心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芩9 g,大黄(后下)3 g,大青叶9 g,玄参9 g,射干9 g,牡丹皮12 g,白花蛇舌草9 g,制藤茶12 g,败酱草12 g,桔梗9 g,生甘草6 g。共7 剂,日1 剂,分2 次温服。开喉剑喷雾剂1 支,喷咽喉和口腔溃疡处,每日3 次,每次2 喷。并进行饮食指导,即“三多三少三忌”。

2023 年3 月10 日二诊:上诉症状明显缓解,仍易疲劳,纳差,寐差。上方减大黄、大青叶、玄参,加养心草9 g,白术15 g,茯神15 g,麦芽15 g,神曲15 g,熟地黄12 g,生地黄12 g,续服7 剂。

2023 年3 月17 日三诊:以上诸证明显消退,予胖大海9 g,野菊花6 g,生甘草3 g,煮水代茶饮。随访3 个月,未见复发。

按:患者最初患急性咽炎,火邪作祟,加上素体“易上火”体质,火气上冲,发于咽喉,故反复咽部梗梗不利,隐痛;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则心烦易怒,口舌生疮;三焦火邪流窜,胆汁输送不利,则口苦,小便黄;火易伤津,则咽干;火易耗气,损伤脾气,则易疲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相互影响,脾胃亏损则纳差;心火上炎,心肾不交,阴阳不和,则寐差。方中黄芩、大黄清心降火;大青叶、玄参、射干解毒利咽;牡丹皮、白花蛇舌草、制藤茶、败酱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桔梗、甘草载药上行,调和诸药。二诊时患者诸症缓解,减大黄、大青叶、玄参,避免寒凉太过,损伤脾胃,耗损阳气。加养心草、白术、茯神健脾宁心;麦芽、神曲健脾开胃;熟地黄、生地黄补肾填精。三诊时患者诸症消退,便用药食两用的胖大海滋阴利咽,野菊花清热泻火,生甘草甘甜润喉,代茶频服,瘥后防复。

4 小 结

现代医学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方案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抗感染治疗,但疗效欠佳。林师在治疗慢性咽炎时,遵循“咽喉诸病,皆属于火”理论,以火邪辨治为核心,抓住本虚标实的病机,以降火利咽、健脾补肾为治疗原则,用药博古通今,别具一格,根据“一方水土出一方药”的特色,充分应用道地药材,并结合心理辅导和饮食指导,其认为打开患者心结,取得患者的信任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而咽喉作为饮食门户,合理控制饮食对慢性咽炎的恢复也有一定作用,上述治疗思路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精髓。作为福建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林师希望把更多临床经验、临诊心悟记载下来,传承中医精粹,故笔者将林师治疗慢性咽炎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临床治疗经验整理成文,以供同道学习、运用。

猜你喜欢
败酱草桔梗咽炎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