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旅游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之路
——以《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为例

2024-05-08 10:01王宇霖
视听 2024年3期
关键词:沙特阿拉伯丝路文旅

◎王宇霖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十周年,也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此前提背景下开播的《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以经典IP身份,承载“新丝绸之路”大主题回归重启,开播仅上线28小时就取得了1.4亿次播放量的好成绩。《花儿与少年》是已经播出四季的老牌综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数据仍然十分亮眼,成为2023年爆款综艺产品。

一、文化旅游综艺节目的发展机遇

(一)“文旅融合”进入新时代

自2018 年4 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批准通过后,文化和旅游部正式融为一体,“文旅融合”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国家主导的文旅融合是中国回应当前世界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的国家自觉。在国家制度的保障之下,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旅游综艺节目(简称“文旅综艺节目”)迎来了大好发展前景。此类节目旨在以嘉宾的视角向受众传达旅游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特色地貌风景和另类风味美食等,在场景化情境中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起节目观众对于文化的认可、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向往。《花儿与少年》《锵锵行天下》《向山海出发》等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扶持

“一带一路”经济带是全球视野下真正伟大而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各国对中方表现出热情支持,希望可以和中方资源互补,实现共同进步。此次《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节目的录制就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与沿线各国达成合作的成果,节目中的三个目的地——沙特阿拉伯、克罗地亚、冰岛都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第一站沙特阿拉伯,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与我国建交,当代仍然积极响应我国号召,愿与中国达成深度合作,摆脱自身对石油收入的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与我国的亲密合作之下,我国文旅综艺节目打开世界版图,将这个蓝色星球上各具特色的异地风光借由电视媒体呈现在观众眼前,沿线各国也借此打开国民眼球,促进当地旅游、投资和商贸的发展。中老铁路助力老挝冲出其他国家的包围圈走向世界,科伦坡港口城为政府实现50亿元增收,这都是“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经济增收的冰山一角。“一带一路”给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一直发出和平之声。此前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伊朗两个中东国家断交七年后握手言和。两个积怨已久的中东国家破冰,扭转紧张的中东局势,向世界发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呼喊。

(三)“美好生活”受众偏好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代中国受众除了满足自身吃喝玩乐的需要,还渴望在日常活动中获得对世界的认知和文化的汲取,满足生而为人本能的好奇之心。《花儿与少年·丝路季》等文旅综艺节目的推陈出新,不再是掉书袋式的世界史记讲解,而是融合丰富文化内涵,以情感化视角解读,找到娱乐性与科普性的天平中心,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和探索新事物的偏好。

二、《花儿与少年·丝路季》的多元创新

(一)叙事创新

1.宏观:烟火气式解读拆解庞大主题

与西方霸主推行多年的不平等丛林法则不同,“一带一路”倡议的是在全球开辟一条共同发展繁荣的新道路。正是中国的互联互通填补了各国邻里之间的沟壑,才让和平发展消弭争端分歧成为主流,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庞大主题。

回顾之前的节目叙事,一旦涉及国家战略,不管是对内叙事还是对外传播,都会采用宏大叙事的手法,这样官方的、高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叙事方法往往会显得枯燥乏味,缺少人民群众之间的烟火之气。在展现庞大主题时,让观众产生共情很重要。《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就不是简单地在节目中用宏大叙事来宣扬中国倡议的伟大,而是以参与嘉宾们的个人“小”视角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以小见大,从“小而美”看“一带一路”十年来的春华秋实。

在花儿与少年旅行团一行人抵达沙特阿拉伯后,首先参观了位于沙特阿拉伯的一家有名的中国物流公司,在中国邮寄快递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邻省快递甚至可以做到一天速达。但在之前的沙特阿拉伯,物流管理无规制,速度提不上来,当地人民等快递几个月甚至半年都属正常,丢件、漏件、邮件损坏等疏漏频发。中国将自己多年的物流经验及技术带入沙特阿拉伯,实现全自动化分拣、装车,加快了当地数字经济转型,让沙特阿拉伯人民体会到了中国效率。通过这样的节目叙事设计,观众将自己代入旅行团中,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之上,身旁林立着中国制造的中国器械,耳边有人介绍到沙特阿拉伯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2.微观:高铁研学点赞China No.1

沙特阿拉伯在“一带一路”合作下建成国家内第一条沙漠高速城际铁路——麦麦高铁,这也是世界首条穿越沙漠地带、时速最高的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在《花儿与少年·丝路季》第五期节目中,花儿与少年旅行团一行人乘坐此高铁前往沙特阿拉伯之旅的新城市吉达。节目组选择研学游的沉浸式体验方式来对嘉宾讲解高铁建成史,主打“边走边玩边学”的思路,打卡在教科书中的大国智慧、中国力量。

研学游是承继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风的新型教育类旅游活动,旨在以集体旅游生活为载体,依托旅游地的文化内涵、风俗特色等内容来施以教育。《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借助研学游的形式,在节目中设定了“中国基建满分答卷”和“采集中国印象”两部分课题。第一个课题中,由承建麦麦高铁的中铁十八局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主任綦晓雷担任老师,向花少团成员们以互动的形式介绍铁路的塑造之路。这条全长450.28 公里的沙漠高铁将首尾两地车程从原先的5~6 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到建设过程中的种种不易,更为了调动嘉宾和屏幕外受众的积极性,綦晓雷拿出建设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讲述“破山之策”。整个课题都在轻松和谐中展现了中国贡献。

“一带一路”最重要的不是经济互通,也不是文化互通,而在于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它能将两个异国的热烈心脏紧紧联系在一起。高铁研学游的第二个课题“采集中国印象”提供了一次与当地人民展开真诚对话的机会,嘉宾们分为三组在这趟中国制造的列车上与来自不同年龄段的乘客们进行交流。各位乘客无一不对来自中国的面孔诉说最真挚的感谢,更有来自利比亚的友人呼吁中国与利比亚建交,帮助利比亚完善国家建设。“我们有着最深厚的友谊”“China No.1”“欢迎来到沙特阿拉伯”,尽管语言不通,但他们的热情让花少团乃至节目观众都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身上背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二)形式创新

1.表现形式:“长视频+短直播”,黏合受众

文旅综艺节目的表现形式不外乎就是先录制后放映。互动以在视频平台中的弹幕交流为主,而且弹幕交流对象仅限于观看节目的受众之间,与节目中的人、事、物毫无关联。这种简单的互动方式往往使节目与受众无法紧密联系在一起,致使整个节目寿命短小,无法延长节目影响链。《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借由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采用“平台长视频放映+微博短直播”的创新形式,连接嘉宾与观众,达到黏合受众的目的。

依托第四期中花少嘉宾“沙漠观星”的节目内容,新华网和《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联合发起了“与光同行”的极光直播活动。2023年10月7日凌晨,超330万人次涌入直播间。这场极光盛会重现了嘉宾在节目中体会到的异域光景,实现了受众的亲身参与。光的出现,意味着明亮和希望,直播活动就是要在追光的路上与光同行。除了可以看到同一片星空的极光,花少团成员们还惊喜现身直播间,翻读网友们在弹幕中写下的极光心愿。这样的互动让网友产生一种与嘉宾在同一片星空下欣赏美景、交流彼此的亲密感。在这一刻,受众参与到了节目的现实情境中,沉浸式互动的新玩法实现了跨时空和跨屏幕的互动。

2.传播形式:鼓励二次创作,提升受众参与度

在综艺节目高速发展的十余年中,抖音、微博、小红书、B站等平台出现很多优质的粉丝二次创作(简称“二创”)作品,这些“二创”的短视频、表情包、金言金句将很多名场面通过新媒体平台散播出去,达到为节目广为宣传的目的。《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也带有综艺属性,在各位嘉宾日常的相处、游玩之中出现很多名场面。名场面的制作需要节目组用心打造,传播的广度要看在受众间的覆盖程度。粉丝们通过对名场面或其他情景进行自主“二创”,助力节目传播营销,为其出圈铺路。

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上主要是短视频“二创”,例如“胡先煦和辛芷蕾的母子CP”“秦岚百灵鸟名场面”“赵昭仪模仿电音朵拉”“辛(辛芷蕾)甘秦(秦岚)愿CP”都是粉丝剪辑的热点,更有模仿秦岚嗓音的专区比赛,将节目讨论度推向新的高潮。

微博平台是“二创”活动最为丰富的平台。第一站沙特阿拉伯旅程结束时,节目就在微博斩获主榜热搜361 个,主话题阅读增长超51 亿次,主话题讨论增长超155万次。表情包、名场面疯狂出圈,其中“迪丽热巴微信名”出圈视频单条播放量达867万次。在各位粉丝的努力之下,“电音朵拉”“丝路游学”“北斗七星”“人设彻底崩塌”等节目热梗在热搜榜上居高不下。更有甚者,将各种“二创”表情包“舞”到正主眼前,在嘉宾微博评论区展开互动,戏剧效果拉满。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节目组积极引导粉丝进行“二创”,与包括苏州大学、西华大学在内的超10所高校合作发起“告别脆皮拯救计划”,旨在让脆皮大学生们积极走出校门,打卡美好生活,与花少团成员们健康享受世界。此活动有远超1万名用户参与打卡。后期还发起花少剪刀手征集令,号召粉丝创作优质“二创”作品,产出超55条优质原创,衍生出如“用西游记的方式打开花少”“满分作业花少rap”等出圈作品。无论是文旅题材以文化和内涵为主要宣传点的策略,还是综艺营销更侧重以艺人表现为核心卖点的营销方式,都与微博“信息分享的便捷与即时性”“粉丝营销模式成熟”“病毒式营销效果强”“碎片化传播”“明星KOL影响力大”等特点十分匹配,再加上不断更新的热搜模式、算法和策略调整,微博始终是“综艺营销”重要的平台之一。①“二创”让节目以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走入观众视野,通过激发观众“为爱发电”的创作热情来增强用户黏性,拓展节目推广渠道,增加节目热度。

(三)内容创新

1.主旋律创新:从抓马到幸福的转变

《花儿与少年》是一部历经4季的老牌IP综艺,历届嘉宾自带抓马属性,再加上芒果台一贯善于搞事情的剪辑,导致节目主旋律总是与矛盾、戏剧挂钩。虽然抓马剧情在当下可以引发热议,带来节目的短暂火热,但随着受众偏好的变化,一味地争吵不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近些年来,《向往的生活》《妻子的浪漫旅行》等慢综艺开辟出一条火热之路。回归生活本心、富含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慢综艺切合当下受众的需求,让其在快节奏生活中得到一丝休闲的慰藉。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一改之前抓马的主旋律,重点营造轻松愉悦氛围。首先是在嘉宾人选方面构思精巧。之前的几季中嘉宾年龄跨度太大,特别是最抓马的第二季,大姐大与七弟之间相差28 岁。所谓三岁一代沟,约10 个代沟的年龄差很容易产生世代间的传播隔阂,造成交流与行动的混乱。第五季(即《花儿与少年·丝路季》)成员们年龄差距缩小为22 岁,且大姐大邀请的是有主意、有耐心的秦海璐,她在团队中担当“定海神针”。其次是专注对情绪价值的展现。在第一站沙特阿拉伯行程中首次担当导游的王安宇陷入极端的内耗,在计划出现失误时倍感焦虑和愧疚。同行的小伙伴没有指责他,反而是纷纷送上关怀。作为小弟的胡先煦分担制定计划的压力,四姐迪丽热巴及时和他进行沟通开导,大姐秦海璐送上鼓励,拉起这个半大小伙的信心。整个团队真正做到了全员同频共振,在异国他乡互相包容。当王安宇重拾笑容与大家席地而躺夜观星空时,观众切身感受到了情绪价值的魅力。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虽然看似还是熟悉的姐弟团组合,但早已从偏激的争执转换为幸福的主旋律。在旅行中给彼此拍照记录下每一个幸福美好的瞬间,落日飞车上与时间赛跑,异地风情下心灵的抱团取暖,才是文旅综艺节目应当传达的真正意义。

2.核心底蕴创新:深挖传统文化内涵

《花儿与少年》之前的几季大多是体验式参与,纯粹地观赏异地美景、品鉴异域美食,在给受众视觉体验之外难以引起其他共鸣。若受众的精神世界被模式化的狂欢娱乐充斥,其就越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对文化的焦虑感。此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过发布相关文件,鼓励电视节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相结合,鼓励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②《花儿与少年·丝路季》顺应国家政策,采用与旅游不同的游学方式制作节目,除去最基本的体验,学习和温馨的文化交流也是节目的主打环节,旨在融入文化底蕴,丰富节目的核心内容。

节目为了突出交流与学习,特意设定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内容板块。“必修课”是走进中国“一带一路”重点合作的项目和企业,领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异地再现;“选修课”是通过各种游玩活动,学习当地历史文学,体会特色人文风貌。这两大板块相互交叉,既不缺少节目看点,又将立意拔至新的高度。在首期节目中,花少团成员们来到沙特阿拉伯王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学习沙特阿拉伯的日常用语、礼仪着装等实用知识。虽然中沙两国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但两国民众学习彼此的语言,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为增进相互了解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文化交流上,嘉宾们前往沙特阿拉伯当地人民家中做客,体验具有沙特特色风味的甜品与传统手绘,还将中国信阳的绿茶、新疆的酸疙瘩、东北的二人转道具、熊猫周边等作为礼物送给国际友人。这些礼品不仅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而且蕴含着中华数千年的文化底蕴,通过温馨的交流送给他们来自中国的美好寓意。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从简单的结伴远行创新升级为“游学”模式,以综艺节目的方式讲述丝路上鲜活的色彩,在立意、内容、风格上都有了新格局的提升,成功做到了传统文化与节目的有效结合,唱响了文化交流和融合之歌。

三、文旅综艺节目的借鉴与启示

(一)深耕内容打造,赋予节目现实意义

文化是一个区域最富有魅力的灵魂,也是旅游消费的精神深层次的重要需求。③深度的旅游体验成为人们的切实需要,与之相符的文旅综艺节目也应深耕内容,满足受众偏好,赋予节目以现实意义。顾名思义,以丝路季为题眼的《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就是要走上当代的“新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馆发文称,《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将‘一带一路’庞大主题,拆解成一个个让观众易感知、易理解、易共鸣的生活细节,以此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也称赞节目“通过生动人文视角展现丝路精神”。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将内容瞄准跨文化交流,让中国面庞在“一带一路”沿线讴歌丝路精神,这让节目拥有了触摸现实、凝聚共识的现实意义。《乡村合伙人》《云上的小店》等文旅助农综艺节目也是在国家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赋能内容,开创“文旅助农,创新传播”的新局面。跟随国家战略布局,赋予节目新时代思想是当下电视节目制作的应有之义。

虽然鲜腐竹、鲜豆皮的口感美味,但易腐烂变坏并招蝇虫,有些商家会用甲醛浸泡以保持新鲜,颜色鲜亮。生蔬菜品要细查,在涮食前,应仔细检查蔬菜的色泽和新鲜程度,并确保已清洗干净再放入锅内。

(二)创新编排宣发,延续节目热度高潮

社会发展趋向多元化,任何媒体都无法保障自身报道的内容能够被所有受众群体接受。因此,为有效提升收看率,编排人员有必要加强对节目编排顺序的关注,也就是在编排电视节目时,要严格遵从“循序渐进、跌宕起伏、井然有序”的原则,以激发受众群体的观看欲望。④特别是在各频道运作模式普遍同质化的当下,编排宣发的创新成功可以让一个优质的节目更高效地走入大众视野,提升收视率。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就在开播编排和宣发风格上下了不少功夫。节目组将开播一周定名为“花少周”,在此概念之下依次推出综述预告、先导片、会员超前营业、正片、会员加更、未播花絮等内容,将节目逐步递进到热度高潮。同时,配合节目进程陆续发布与剧情相关的精彩物料,给网友们带来持续不断的新鲜感。联名组织“与光同行”的跨屏互动也在后续的宣发中缩短了观众与花少团成员之间的距离,提升了网友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由此可见,利用媒体融合资源创新编排宣发,拉长节目热度链,不失为未来文旅综艺节目的有益道路。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与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相辅相成。通过文旅综艺节目的创新表达,能以现实景观将我国“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进行烟火气式的解读,在国内激起人民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在国外进行电视节目出口,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近年来,综艺领域疲软问题愈发严重,《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开播后收视率一路高涨,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文旅综艺节目融合的成功代表。这表明,通过叙事、形式、内容三个层次的创新突破,可以打造一档既深耕内涵又兼顾编排宣发的现象级节目。丰富文化内涵、黏合受众关系、拉长节目热度链成为文旅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可行之策。

猜你喜欢
沙特阿拉伯丝路文旅
沙特阿拉伯MO面包房&咖啡吧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剑指美国页岩油产业?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文旅照明的兴起
丝路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