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命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

2024-05-08 19:57商志晓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4年7期
关键词: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

商志晓

【摘要】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既有发自内心的殷切意愿,更有决绝不屈的果敢勇毅。自我革命之愿,在我们党主动提出问题、广泛凝聚共识、自觉设定任务、增强斗争精神等方面得以充分展现。自我革命之勇,源自党的性质宗旨,因于党的使命担当,表征为党的果敢行动,将自我革命之愿转化为积极有为的实践。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努力已经取得显著成就,自我革命之效在遏制腐败顽疾、优化政治生态、推进管党治党、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等方面充分彰显。自我革命之愿、自我革命之勇与自我革命之效,辩证联结,有机统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自觉追求  果敢精神  显著成就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07.007

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这就是“人民监督”,推进了我们党“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自觉实践,让历经磨难的中国共产党于历史风云变迁中赢得在全国的执政地位,进而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今天,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作出新的探索和回答,以“自我革命”应对一系列新矛盾新挑战,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破解大党独有難题。这是理论上的承续与创新,是实践中的探索与推进。历经一百多年历史淬炼的中国共产党,正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坚毅姿态,直面新的考验,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既有发自内心的殷切意愿,更有决绝不屈的果敢勇毅;自我革命的实践已经取得彪炳史册的成就,并将持续产生强大的效能力量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之愿

“革命”一词由来已久。我国古代《周易》有言:“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夏朝末年,商汤王打败夏桀王,建立起新的商朝统治;周武王率诸侯国讨伐商纣王成功,建立了新的西周王朝。这两次王朝更迭被合称为“汤武革命”。这里所说的“革命”,意指政权更替、改朝换代。在西方社会,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例,“革命”被赋予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意蕴,革命代表着社会的新生、文明和进步,标志着一个全新社会的开创。马克思主义在社会革命的意义上,强调“革命”的深刻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革命是新旧社会形态更替的关键环节,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马克思十分形象地概括革命的作用是“历史的火车头”[1]。列宁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2],“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都是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3]。“革命”的此种含义,因其引起国家政权的改变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通常也被表述为社会革命或政治革命。

近代以来,“革命”一词被广泛使用。一方面,西方社会因一系列革命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近代中国也在革命化进程中孕育着新型社会的到来。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要素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社会运行的复杂化,“革命”一词的内涵也已不限于其原初意义,而具有更为广泛的指向。“革命”在指称政权更迭、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常被用来说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社会某一领域发生的深刻改变,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文化革命等。这样一来,“革命”概念就增加了一种新的解释——“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4]。因此,邓小平同志把启动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视为一场革命。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时任德国总理科尔时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5]。此后他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6]

承续“革命”的新内涵和新阐释,我们党提出“勇于自我革命”重要论断。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7],首次提出“自我革命”任务。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8]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发“自我革命”问题,不仅拓展丰富了“革命”内涵,更进一步彰显了“革命”的意义,将“革命”的对象由外在转向自身,使革命的主体与客体都统一于中国共产党。这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宏阔胸襟。敢于对自己进行革命性锻造,勇于向自己开展刮骨式诊疗,唯有最强大、最无畏的政党才有此种雄略与胆识。

勇于自我革命,最首要的,是必须有自我革命之愿。自我革命之愿,是指自我革命的意识、责任,是推进自我革命的自觉性、主动性。这是能够进行自我革命的前提。现代政党制度诞生以来,尽管世界上各个国家出现过数不胜数的政治团体和政党组织,但真正具有自我革命意识和自我革命精神的政党,几无先例。资产阶级政党试图通过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等方式进行自我监督,但受制于阶级的局限与服务于财团寡头的执政本性,终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约束和政党监督;苏联共产党也曾对大党监督问题进行过探索,但在长时间执政过程中却愈加导致特权官僚集团的腐化,不仅未能解决并克服党内存在的种种弊端,最终也未能摆脱亡党亡国的悲惨结局。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9]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要求,始终致力于把自身建设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能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永葆生机活力和战斗力的领导核心。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任何革命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列宁强调:“自我批评对于任何一个富有活力、朝气蓬勃的政党来说都是绝对必要的。”[10]毛澤东同志曾以形象的比喻说道:“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11]这些谆谆告诫时刻警醒我们党克服缺点、修正错误,不断增强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思想自觉和实践能力,勇于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行为作毫不妥协的坚决斗争。

我们党的自我革命之愿,在多个层面充分体现。一是主动提出自我革命问题。问题的提出包含着对问题所达到的认识程度,包含着对解决问题的自我要求和必要考量。主动提出自我革命问题并不容易,绝非一般性的政党能够考虑到并敢于去触及的。因为“自我革命”表述本身,意味着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甚至错误,意味着有勇气也有胆量向自己开刀、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一个政党能否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意识到了是否愿意承认和说出来,即便说出来了是否有意愿有决心去解决,即便有意愿有决心去解决但是否有办法有能力去解决,都涉及自身形象以及基于自身形象而具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我们党主动将自我革命问题提出来,表现出自我革命的自觉主动与鲜明态度,这是一种气魄,也是一种境界。

二是广泛凝聚自我革命共识。自我革命的推进不是自发实现的,需要全党凝聚共识,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追求;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营造应有的氛围为之助力。凝聚全党的自我革命共识,是为了让每一个干部、每一位党员都深刻认识到自我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理解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够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以便身体力行投入到自我革命进程中,为自我革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作出应有的努力。凝聚共识的过程,同时是每一个干部、每一位党员自我检查、自我对照、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过程。只要人人认识都到位了、意识都增强了,自我革命的氛围也就浓厚了、意志也就坚定了,自我革命的主动性也就更加充足了,自觉性就能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三是自觉设定自我革命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自我革命与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面对新时代的党情、国情、世情,特别是党内存在的腐败与风气不正等问题,我们党把自我革命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确定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时的。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如何”,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12]“六个如何”总结凝练出自我革命的基本任务,既高度概括了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又明确指出了勇于自我革命的基本方向和实践路径。

四是充分展现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之愿,是一种精神状态;自我革命意识、责任与主动性,是一种昂扬奋进的精气神。无论干什么事,假若缺乏了精气神,那是注定干不好的。我们党在明确自我革命方向和任务的同时,在党的建设各方面、各领域不断健全完善自我革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全党上下自觉推进自我革命的潜力和动能,展现出从严治党的决心意志和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气韵。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是催化剂,是加油站,是动力源,是自我革命的精神支撑。“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3]有了自我革命的精神,也就有了统一意志和坚定信念,也就有了面对艰难而不屈、遇到挫折而不馁的果敢与勇毅。依靠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支撑,自我革命实践必能扎实推进、步步为营。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之勇

客观地讲,自我革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徒有愿望就能够做到并做好的。这是因为,以往所说的革命,都是革命者对革命的对象所采取的革命性行动和革命性措施,革命者是一方,革命对象是另一方,革命者与革命对象是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正是在此“革命”本意上,恩格斯谈及政治革命时说到,“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14]毛泽东同志强调:“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15]在这样的革命斗争中,革命者“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所追求的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即便是在“社会实践领域实现变革”的意义上所说的革命,如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生产方式革命等,也是以人为主体所采取的、推动某一领域跃迁式提升的活动和过程,革命者是作为主体的人,革命对象则是某一实践领域或某一生活领域。这种革命者与革命对象相分离甚至对立的革命行动,都是主体施力于客体对象。

自我革命则与之完全不同。自我革命是革命者对革命者自身的革命。这不仅完全改变了以往关于“革命”的认知理解,而且在革命活动和革命过程中消除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使其合二为一。主体既是施予者,同时还要把自己视为客体;客体不再是外在于主体的他者,而是与主体融为一体的对象。这不是视阈上的关系调整,也不是思维中主体与客体的消融,而是实践领域中的具体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在过程,是通过革命性行动并取得实际成效的现实实践。这样的对“自身”的革命,不是在适宜条件下仅凭愿望和激情就可以进行的,它需要革命者既要明晰革命的对象是自己、要革除的是什么,还要对此种针对自我的革命有清晰的认知、有必要的心理准备,更要对此种自我革命积聚起充足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并落实到行动中,以使自我革命能够顺利开启并不断推进。这意味着,自我革命不仅要有自我革命之愿,更需要具备强有力的自我革命之勇。

自我革命之勇,包括自我革命所需要的勇气、勇毅、勇敢,是自我革命之愿的延展与提升,是自我革命之愿的外在呈现和行为特征。有自我革命之愿,遂有可能进展到自我革命之勇;依托自我革命之愿,自我革命之勇才有坚实的根基。从革命的表现形态看,对别人进行革命不易,对自己进行革命更难。自我革命之勇不仅是推进自我革命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更是根本动力和坚实支撑。我们党的自我革命之勇,源自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因于我们党的使命担当,表征为我们党的果敢行动。

首先,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要求我们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党的性质。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表明,我们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政治立场;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党除了所代表的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6]“不私,而天下自公。”正是因为不谋私利,我们党才能摆脱利益的权衡与束缚,超越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局限,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从不讳疾忌医。“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正因为无私,才能本着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经常检视自身、常思己过,才能摆脱一切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围猎腐蚀,并向党内被这些集团、团体、阶层所裹挟的人开刀。”[17]

其次,党的使命担当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视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初心使命是激励我们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党敢于直面问题、破解自身难题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要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18]坚守党的初心使命,要求党在担负起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任务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因为“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后,要保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再强大的政权都可能走到穷途末路。”[19]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始终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为此,我们党一方面要从人民利益出发,着力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另一方面则要深刻把握我们这个大党面对的独有难题,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以历史担当重视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我们党要保持初心使命,要担当起初心使命的时代责任,必须通过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最后,党的果敢行动诠释着我们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党的自我革命关键在行动,党的自我革命之勇在行动中的说明最有力量。历史上不乏说得好而不去做的政党,也不乏说得好而做不到的政党。对知与行的态度和关系处理,有本就不愿统一的,有徒有意愿却力不能及统一的,也有有意愿、有努力却达不到统一的理想效果的。提出“知行合一”的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马克思主义倡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更强调实践的根本性与决定性。自我革命重在行动。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的果敢行动表明,我们说到做到,知行合一,把自我革命落到了实处并将其不断引向深入。自我革命行不行、过硬不过硬,就看能不能对自己下手,能不能手起刀落割除毒瘤。“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20]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这三个“敢于”,是自我革命见之于行动、真正过硬的实在体现。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是自我革命之勇的有力诠释,是自我革命之勇的真实写照。党的自我革命之勇,牵引着自我革命由自觉主动的愿望转化为积极有为的行动,成为推进自我革命深化发展的动能力量。赖有自我革命之勇,我们党的自我革命才有了实质性推进。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之效

自我革命之愿,自我革命之勇,最終要通过自我革命之效来印证、来说明。自我革命之效是自我革命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通过自我革命对党的自身建设、使命责任所起到的效能,是通过自我革命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不只是勇敢表达出来、承诺下来,而是将这一意愿落实于践诺行为之中,将这一追求融会于全面从严治党整体实践过程之中,力求在实际的而非虚妄的、有效的而非无益的成效中呈现出来。正是得益于自我革命之效,我们党才能够承续百年发展和百年辉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新境界、跃上新台阶、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之所以把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革称为“第二次革命”,是因为改革具有深刻性和广泛性,改革具有紧迫的意义和重大的使命。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在我们面对要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之际,“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1]“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2]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中认识到,要摆脱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要加快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体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这场新的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3]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虽然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性质,但必须具有革命的精神、革命的气度、革命的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自我革命,与将改革视为革命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方面,我们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取得辉煌成就,深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党的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充足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党在长期历史发展特别是长期执政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歪风邪气,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不负责任、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类似“七个有之”[24]等情况的存在,严重破坏党的威信和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民执政掌权、走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面对新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自我革命,大刀阔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措施,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持之以恒开展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取得重大成就,自我革命之效持續彰显。

一是腐败顽疾得以遏制。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对腐败、遏制腐败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新时代,我们党大刀阔斧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反腐败斗争持续发力并不断向纵深推进。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工作报告中,通报了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全年共立案62.6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万人;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7.7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5万人;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6.2万个,批评教育和处理8.3万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6万个,批评教育和处理7.1万人;问责党组织2317个、党员领导干部和监察对象4.3万人。[25]反腐败斗争一刻也没有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加大反腐力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防止政商勾连、资本向政治领域渗透等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腐败顽疾得以遏制,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最显著的成果。“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26]

二是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政治生态是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整体环境,是政治生活状态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党推进自我革命的目标之一,是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态尽管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仍然存在,尤其是个别领导干部搞家长制、独断专行,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党在推进自我革命过程中,坚持“破”“立”并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不断强化党内监督,抓住对党内政治生态有重要影响的问题狠下功夫,着力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我们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管好自身,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管好主管分管领域风气;要坚持亲清政商关系,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带头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有效地带动了全社会良好风气的积聚形成。

三是管党治党成效显著。我们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加强政治巡视,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全党坚定理想信念、严密组织体系、严明纪律规矩。我们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和永恒课题,要求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在工作落实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落实到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坚持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及时发现和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等问题。面临长期存在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长期存在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管党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规范体系,使管党治党的积极成果愈加丰厚。

四是事业发展不断推进。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是为了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是为了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自身坚强有力,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必能不断发展、高歌猛进。正是依靠全面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的全面推进和强有力支撑,新时代我们党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在面对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依然保持良好态势、呈现美好前景,无疑是自我革命之效的真实写照。我们必须继续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本文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托项目“‘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23MYB004)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1页。

[2][3]《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25页。

[4]《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第2275页。

[5][6][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2、113、370页。

[7]《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强调 把握改革大局自觉服从服务改革大局 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人民日报》,2015年5月6日,第1版。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55页。

[9]《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日报》,2019年1月12日,第1版。

[10]《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4页。

[1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6页。

[12]《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人民日报》,2023年1月10日,第1版。

[13]《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4页。

[1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41页。

[16]《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人民日報》,2020年5月23日,第1版。

[17][20][26]《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559、104、559页。

[18]《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党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人民日报》,2019年6月26日,第1版。

[19]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求是》,2022年第18期。

[2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0页。

[23]《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2页。

[24]“七个有之”的具体内容是:1.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2. 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3. 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4. 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5. 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6. 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7. 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

[25]《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纵深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24年2月26日,第2版。

责 编∕李思琪  美 编∕周群英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
“自我革命”是一种政治勇气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从国务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