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控措施

2024-05-09 04:00付博王家哲李英梅张锋
西北园艺·果树 2024年2期
关键词:发病规律防控措施猕猴桃

付博 王家哲 李英梅 张锋

【基金项目】:西安市科技局农业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2NYGG0007)、陕西省科学院一所一品项目(2022K-02)。

付博,王家哲,李英梅,张锋,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邮编710043(西安)。

收稿日期:2024-02-22

* 通讯作者:张锋(E-mail:545141529@qq.com)

摘   要   近年来,猕猴桃根结线虫病在陕西产区危害加重,该病主要危害猕猴桃新生根系,在侧根和须根部位形成大量根结,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造成植株矮小、黄化,加重根腐病、溃疡病等病害的发生。通过对陕西猕猴桃根结线虫病危害程度调查、病原种类鉴定及发病规律分析,提出针对性综合防控技术,以期推进病害科学精准防控技术。

关键词   猕猴桃;根结线虫;发病规律;防控措施

2022年,陕西猕猴桃种植面积99.91万亩,产量138.85万t,主要分布于眉县、周至、城固,以及西安市鄠邑区、灞桥区、长安区等地。近年来,猕猴桃根结线虫病普遍发生,陕西产区发病率25%~100%,种苗繁育圃带病率60%以上。据调查,现阶段猕猴桃植株受害程度相对较低,病情指数大多在40%以下,个别果园超过50%。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课题组在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鉴定、发病规律研究及绿色防控技术探索方面的相关成果,对指导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科学精准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危害症状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会导致苗期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萎蔫,坐果少,症状与生理性缺素症相近,生产上很难及时准确诊断。此外,在受害侧根和须根顶端可形成近球状或圆锥状大小不等的串珠形瘤状物,称之为根结。根结形成部位极易腐烂,不仅影响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而且会造成细菌、真菌、病毒等其他植物病原物的复合侵染,加重根腐病、溃疡病、黄化病的发生,严重时造成树体死亡。

2   病原种类

结合线虫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陕西猕猴桃产区根结线虫病的主要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一般为孤雌生殖,生活史分为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其中2龄幼虫是唯一的侵染虫态,可在土壤中存活,主要侵染新生的毛细根。目前对于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主要以2龄幼虫毒杀效果为评价指标。

3   发病规律

南方根结线虫自身繁殖能力强,卵和2龄幼虫可在寄主根、杂草或土壤内越冬,在陕西宝鸡、西安、渭南等地1年发生4~5代,在陕西商洛、安康、汉中等地1年发生5~6代。该病在低丘山地、平原、河滩及多种类型土壤中均可发生,其中通气性较好、土质疏松的沙土地以及连作、偏施氮肥等无机化肥的园区发病较重。90%以上的线虫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中,随土层垂直距离加大,线虫数量显著减少。当土壤环境pH值为5~8时,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率与2龄幼虫存活率较高;当土壤pH值小于5或大于8时,其卵孵化率与2龄幼虫存活率均降低。此外,土壤相对湿度10%~17%、温度25~30 ℃为线虫最适存活条件,传播速度最快。不同砧木抗根结线虫病能力差异显著,对萼猕猴桃、葛枣、眉县1号高抗根结线虫病,大籽猕猴桃、米良1号较抗根结线虫病,海沃德、秦美为易感品种。猕猴桃根结线虫病主要依靠带病种苗调运,带病土壤、灌溉水及雨水、农机具传播。

4   防控措施

4.1   农业防控   加强对种苗的检验检疫,杜绝带病苗木调入,一旦发现立即烧毁。选用对萼猕猴桃等抗病优系作砧木。及时清除田间的刺儿菜、龙葵、苦菊等杂草寄主,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猕猴桃园行间种植万寿菊(5 000~6 000 株/亩)或紫花地丁(6 000~10 000株/亩),株高60~70 cm时平刈,秋季随施肥粉碎翻耕。确保每年秋施有机肥2 000~4 000 kg/亩,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性。注意农机消毒,小型农具可采用90 ℃以上热水处理30~60 s,大型农机可暴晒2~3 d或采用火焰法处理。

4.2   物理防控   对于轻度发病的种苗,可采用剪根法,仅留主根,或进行温汤处理,44~48 ℃温水浸泡5~10 min。种苗定植前,用0.2%维生素B12及500~1 000 mg/kg生根粉浸泡10~15 min,促进伤口愈合并有利于新根生长。

4.3   生物防控   果园适当覆草,在降温保墒的同时增加有机肥源,增加捕食根结线虫的有益生物。选择生物制剂防控根结线虫,比如0.5%氨基寡糖素水剂600~800 mL/亩、厚孢轮枝菌微粒剂(25亿孢子/g)175~250 g/亩、坚强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芽孢/g)400~800 g/畝、淡紫拟青霉颗粒剂(5亿活孢子/g) 3 000~3 500 g/亩。

4.4   药剂防控   苗木移栽前,选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6%寡糖噻唑膦水乳剂、10%噻唑膦颗粒剂等浸根1 h。对易发病果园,4月上旬选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80~100 mL/亩,或40 %氟烯线砜500~600 mL/亩随滴灌施药,或10%噻唑膦颗粒剂2.5~3 kg/亩,加细沙10~15 kg撒施,浅耕10~15 cm。

猜你喜欢
发病规律防控措施猕猴桃
摘猕猴桃
提取猕猴桃的DNA
摘猕猴桃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养个猕猴桃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海拔900m地区魔芋软腐病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