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 我找回了那个“少年梦”

2024-05-09 15:30
中国收藏 2024年4期
关键词:球星直播间藏品

口述/谢文琦 整理/本刊记者 赵玉国

谢文琦

资深球星卡玩家

一位80后,专注玩卡20多年。从懵懂少年到收藏爱好者,收藏卡见证了他的成长。

20 0 0年时,我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对很多事物开始萌发了兴趣。那段时间正是球星卡在中国逐渐兴起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它,就被其动感的画面、精美的设计所吸引。当时虽然一个卡包只有20元,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天价”,只有欣赏的份儿,拥有它只是个梦想。

少年时有个梦

少年时代望尘莫及的球星卡再次闯入我的视野是2011年,那时我刚刚走入职场。有一次,偶然在一家街边小店看到一个卡包,圆一个年少时的梦的机会就在眼前。我随手将其买下,拆开一看,姚明、科比、安东尼等我喜欢的N B A明星赫然在列。虽然都不是非常稀有昂贵的卡片,但就是这一拆,彻底打动了我。

既入此门,再难割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有闲暇我就会去各种店铺淘宝,也加入了一些网络社群,尽量去寻找我想要的藏品。幸运的是,我经常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正式购卡的第一年我记了一本账,当年在收藏卡上花费了近30 0 0元。而这只是开始,账本上的数字逐年递增,最疯狂的一年,我居然花了十几万元用来淘收藏卡。就这样,收藏卡成为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兴趣点,为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卡,一张张小小的纸片,其实其中的门道非常深。它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社交媒介的角色,让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它还成为我工作之余的一种精神寄托,其魔力不能说不大。它最吸引我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N B A 是我在成长过程中最喜欢的职业体育联赛,有很多我喜欢的明星,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属于我个人的青春记忆;其次,在慢慢找寻、积累的过程中,我懂得了什么是收藏属性,哪些品类值得收藏、适合我收藏。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收藏爱好者,再到懂得收藏的意义,它伴随着我的成长与成熟。

荣宝斋350周年收藏卡中的手绘卡,均由知名画家亲手绘画。

年轻人在进场

因为对卡的着迷,我从原来的行业里走了出来,现在从事着与收藏卡相关的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我每天以两个身份在视频直播平台上看拆卡直播:一是玩家身份,继续找我喜欢的藏品;二是市场观察者,以便掌握最新的产品趋势和消费趋势。

从2020年开始,收藏卡市场在国内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某网络交易平台做过统计,2020年,有万余人在其平台进行交易,当时预计全国大约有20万人活跃在收藏卡圈子里。而现在,在某视频直播平台直播拆卡的直播间就有一万多个,能看出其参与人群近年来逐年增长的态势。

直播间多了,购藏渠道也多了,但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盗版,在目前活跃的直播间里,大约有两三成会拆盗版卡。这类卡片没有版权费,制作粗糙、价格低廉,误导了很多新人认为收藏卡的价格就是这样,对于整个行业发展很不利。其次,个别直播间会把拆盲盒的游戏趣味故意搞变味,以“可以获取暴利”来吸引年轻人追捧,这对年轻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来说危害很大。这也暴露了一些平台对此监管力度和速度不够,经常是在直播后一两周才做出反应,没有及时遏制其发展。

据观察,近两年出现在各类卡展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来观展的有一半是25岁以下人群。这与我当年介入该领域时的情况完全不同,当时我的感觉是圈子里的新鲜血液很少,可能与那个年代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经济实力有关,再一点就是与当下收藏卡的品类更为丰富有关。现在的卡片不仅在设计、印刷上更为精致,其品类选择性的增多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

虽然人群在逐年扩大,但这个圈子有个特点,即集群性较强,外界很难知道或理解他们在做的事儿。如果我跟周围非卡圈的同龄人提起“球星卡”三个字,常会有人问:“你说的是星球卡?那是什么?”所以,不玩卡的人对此几乎一无所知。这就反映了一个问题,玩卡,一定不能关起门来独享,要跟外界交流。

而年轻人进场多了,一种几乎被遗忘多年的玩法——“交换”又被重新拾起,这对于卡圈来说是一件好事。玩卡只有交换才好玩,而一味地用真金白银去购买,其趣味性和社交性则大大减弱。在交换时,大家不会很在意是否为等价交换,只要是自己需要的卡片,即便“吃亏”也无所谓。

帕尼尼(Panini)公司出品的nationaltreasures高端系列,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的签名卡,镶嵌比赛用过的球衣,并做了队名的镂空设计。

2016年EPOCH公司出品的意大利足球巨星罗伯特·巴乔签字卡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收藏卡中演员任素汐的签字卡。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动画《大闹天宫》收藏卡

让文化走出去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与我们当年的收藏口味发生了变化。20 09年以前,正处在上一个版权周期,那个阶段发行的球星卡非常受我这个年龄段的收藏者追捧。而现在新进场的玩家更喜欢2010年帕尼尼公司介入该领域后发行的卡。

我们这一代人,更喜欢老球星,对于新秀卡持有谨慎态度。一些老玩家会认为帕尼尼早期发行的卡片从设计到工艺都不算理想,这其中可能也有先入为主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当年我们省吃俭用收集来一包心爱的卡片,会觉得非常奢侈,自然对其珍视程度更高。而且现在卡的种类更广泛了,以前集中于N B A,现在棒球、橄榄球、足球都有,还包括动漫、影视等题材,玩家的选择性大大拓宽。我们对新卡也会接受,但心中总有一种“厚古薄今”的情怀。

而现在的消费理念以及人们的经济实力在变化,我就在卡展上见过初中生手里拿着十几万元的卡,他认为那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但对于我来说,更希望拿出来的是真正能“压箱底”的卡片,它们不需要很贵,但拿出来能代表我在这个圈子里的资历。其实玩收藏都有这个规律,玩到一定年限和年纪,你拿出来的东西是跟新人不一样的。很可能有人能拿出一張价值100万元的卡,但那在我眼里只代表他有钱,而我希望拿出来分享的是自己用心追求过的藏品。

收藏卡在年轻人中的流行,我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借此契机得到宣传。近两年,国产卡慢慢兴起,很多传统文化品牌借助这个载体进行传播,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这也是未来收藏卡市场在中国持续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

卡片有很高的曝光性,年轻人也有展示自己藏品的需要。各大博物馆、文化机构,近些年也开始借助收藏卡推出自己的文化I P,这是非常好的让文化走出去的产品。目前,国产收藏卡正处在培育、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更多从业者用心开发、精心制作,让更多人知道它。我们有很多享誉国际的知名文化品牌,像大熊猫、大闹天宫、中国画等等,如何让这些中国文化符号通过一张小小的卡片走向世界,是当下从业者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球星直播间藏品
“羲和号”开直播间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我们的直播间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罗妍妍藏品欣赏
嫁个伪“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