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成因与纾解之道

2024-05-10 04:18方晓田
关键词:慢就业毕业生大学

何 珺 方晓田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重庆 400031)

“Z 世代”一般指出生于1995—2009 年间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便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因受信息技术、智能手机等的深刻影响,又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1]。与前几代人相比,Z 世代因其出生时代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呈现出独特的价值取向、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当前,以Z 世代为代表的大学毕业生纷纷走出校园,步入职场,成为就业群体的主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和国家与社会大力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却有不少Z 世代大学毕业生倾向选择延缓就业——“慢就业”。“慢就业”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突出现象。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分析其成因,进而探寻有效的纾解之策,这对于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Z 世代大学生群体特征与“慢就业”表现

Z 世代大学生由于出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环境的特殊性,表现出较为特别的群体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随着他们逐渐步入就业市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下,越来越多的Z 世代大学毕业生选择了“慢就业”,表现出“积极慢就业”与“消极慢就业”两种主要形式。

(一)Z 世代大学生群体特征

Z 世代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与快速增长的家庭收入使他们从出生便享受着较富裕的物质生活、优渥的家庭环境以及优良的教育环境。在各方的护爱下,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但相应地也缺少现实社会的历练,吃苦耐劳精神和对抗挫折压力的能力较弱。由于Z 世代中独生子女占多数,“421”型家庭结构比较突出[3]。他们多是“小王子”或“小公主”,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易滋生自私自利等价值观。而父母等长辈对教育的重视、对他们学业情况以及就业问题的密切关注与高度期待,也导致Z 世代大学生对学业和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对家庭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自我认知、规划和行动等能力相对不足。

Z 世代大学生是一出生便与信息时代无缝对接的“互联网世代”,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上是伴随互联网生活和现实世界的叠加而塑成的。但在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人人畅所欲言,一些网络亚文化充斥和占领了网络空间,吸引了Z 世代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而这些亚文化在新奇的表面下,经常传递着消极负面的价值观。近年来,“佛系”“躺平”“内卷”等网红热词被这种亚文化赋予了新的意义,不少Z 世代大学生自称“佛系青年”,宣言“躺平”“反内卷”,对专业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教学保持沉默、社会活动避之不及,“佛系”地度过大学生活直至毕业。尤其是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自媒体不断兴起的流量时代,网红文化不断发酵和蔓延,有些人可以凭借网络流量一夜暴富或成名。这些光鲜亮丽、精致享乐的网红群体的生活吸引着Z 世代大学生的目光,但却传播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导致很多Z 世代大学生不再认同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的重要性,反而对网红群体的生活充满向往。此外,网络亚文化也影响着Z 世代大学生与他人的交往和社会关系,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反复,“宅文化”不断兴起。受此影响,很多Z 世代大学生为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相比“走出来”与人和社会打交道,宅在屋里追剧、杜绝交际是他们更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当主流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被亚文化挤占,Z 世代大学生对政治生活也表现出一种“政治冷漠”[3],相较于前几代人而言,他们的政治参与度与责任担当意识也明显削弱。

(二)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表现

关于“慢就业”,目前学界和政府均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一般是相对于大学生“一毕业就就业”的传统观念而言,用来描述Z 世代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立即就业,而是以继续备考工作岗位、深造学习、旅行、支教或创业考察等形式延缓就业的一种“暂时性未就业”状态。“慢就业”之“慢”,既指时间意义上的延迟、行动速度上的缓慢,更指思想观念上的松慢、情绪状态上的怠慢。一方面,个性张扬的Z 世代大学毕业生享受着优越的成长环境,在家庭物质条件的支持下,他们敢于突破就业常规,遵从内心理想,选择“佛系”或“躺平”,推迟就业行动;另一方面,受“互联网世代”网络亚文化影响,不正确的价值观充斥着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思想,导致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就业行动时受阻,裹足不前,进一步拖延了就业进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Z 世代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有业不就”或“无业可就”,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慢就业”行列。从动因和表现来看,“慢就业”可分为“积极慢就业”与“消极慢就业”。

所谓“积极慢就业”,指Z 世代大学生在毕业时由于“无业可就”,或“有业可就”但因不符合理想工作目标而不急于就业,于是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遵从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选择继续备考工作岗位、学习、深造、支教或者创业考察等积极方式体验社会生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力[4]。一方面,Z 世代大学毕业生“积极慢就业”出于他们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需要。他们自我意识较强,面对多样化的就业方式与创业机遇,他们希望通过一番自主探索与考察,甚至等待,在增进对职业了解的同时,增加人生阅历和自身素质,从而在精挑细选的基础上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慢就业”出于他们提升自我,追求理想的需要。他们表面上“停滞”,暂时没有就业,但深层次的就业意愿是很强烈的,如考编、考公未能一次“上岸”的毕业生,往往会以“慢就业”的方式继续积累学识和经验,提升能力,努力靠近理想岗位标准。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考虑自身素质与目标职业之间的差距,选择毕业后深造,提升自身的学历层次,期待以后找到理想工作。“积极慢就业”有利于Z 世代大学毕业生增强独立意识和相应素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自主化生存、多元化成长的社会现实,其最终目的依然是“快就业”“就好业”。

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以游学、陪伴父母等为借口,对就业持拖延与逃避态度,此类现象则称为“消极慢就业”[4]。具体来说,“消极慢就业”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深受形势所迫的“逃避族”。这一群体在心理准备和生涯规划上“掉队”,在技能养成与求职行动中“落后”,面对社会岗位的快速更迭和有限的就业岗位,他们深感迷茫焦虑,不得不推迟就业时间以暂时逃避竞争。另一类是依赖家庭支持的“啃老族”。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家庭经济环境较好,即使不工作也可以依赖家庭支持维持生活,父母的支持、自身的惰性以及享乐的心态使他们无心就业,成为“啃老”的“消极慢就业”一族[5]。无论是哪一类“消极慢就业”,任由其持续发展下去,则会转变为“懒就业”“不就业”状态,无疑会影响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进程和独立成长,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也极为不利。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积极慢就业”在动因与表现等方面与“消极慢就业”不同,但实质上还是属于“毕业未就业”,客观上同样会延缓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进程。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如果这一群体认识自我和追求理想的工作目标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通常一到两年)未能达成,则易滋生出焦虑、不满、逃避等负面情绪,“积极慢就业”很有可能向“消极慢就业”转化。从现实和未来角度而言,如果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持续蔓延,不仅会让大学生错失就业机会,影响未来发展,更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就业市场运转受阻的后果,最终压制整个社会的活力与进步。因此,有必要科学分析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背后的成因,为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寻求纾解之道。

二、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主要成因

近年来,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衍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宏观经济社会层面的因素,也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还有Z 世代大学生个体层面的原因。

(一)宏观经济、就业形势与“慢就业”

当前,世界范围经济形势严峻,我国经济也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市场性岗位需求不足,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客观上造成了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慢就业”。

1.经济下行总体性压力陡增

宏观上看,当前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全球性新冠疫情影响仍在延续。在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运行总体上呈下行态势,也拖累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进程。其次,在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扰动下,全球供应链受阻,国际能源、食品和资产价格高企,也推升了全球通胀水平。高通胀的状况是全球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对各国及世界的经济恢复与增长带来严峻挑战[3]。最后,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日益复杂,2022 年2 月爆发的俄乌冲突使全球经济发展前景更加晦暗不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经济增速整体趋缓。在总体性压力下,全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处境异常艰难,外贸订单受国外形势影响大幅减少,国内消费也受到明显冲击,整体需求增速放缓,很多用人单位被迫缩减招聘计划,减少岗位投放。高校毕业生所处的就业市场也遭受影响,就业景气程度显著下降,就业压力同步增大,随之而来的就业难题便压在了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肩膀上。因此,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规划都受到影响,被迫选择“慢就业”。

2.人才市场需求侧的快速调整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内嵌于社会经济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就业市场中的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都受到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也带动了人才需求侧的调整。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自动化生产持续发展,新兴技术、新兴产业、新兴模式不断涌现,过剩的产能与部分传统行业被淘汰,相关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对应的招聘需求也急剧减少,市场中的岗位数量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更多信息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新的经济常态呼唤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然而,人才的供给侧并未随之作出快速调整,高等教育依旧遵循原有的培养模式。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完善不同步、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匹配时,“用工难”与“就业难”便同时存在,引发了一系列的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给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较大冲击。

3.社会就业形势持续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全国高校连续多年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高,2021 年达到57.8%[6]。相应地,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据教育部统计,2022 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到了1 079 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7];2023 年毕业生总规模达到1 158 万人[8]。从学历层次看,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也使部分用人单位将招聘的重点转移至硕士研究生,给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9]。此外,从很多单位的招聘要求与各地相关政策来看,“985”“211”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优势更加明显,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发展通道正不断收窄[10]。经济整体下行的严峻形势直接冲击着整个就业市场。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信息显示,2022 年,二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CIER)为0.53,降至2020 年以来最低,且低于全国同期1.35 的水平[11]。而持续3 年的疫情也直接影响了旅游、酒店、餐饮、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的发展,缩减了岗位数量;各高校为了师生安全也限制了线下活动,企业招聘的方式被迫由线下转为线上,带来了诸多不便;国外疫情的肆虐使得留学生纷纷回国求职,也加剧了就业竞争。

总之,就业竞争的加剧,市场活力与行业景气程度的下降,以及叠加疫情之后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与总体下行趋势,给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最终形成了“慢就业”现象。

(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慢就业

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加剧了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形成。

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经济的结构性转型升级带动了人才市场需求侧的调整,然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难以迅速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加剧了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首先,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新经济、新业态呼唤更多兼具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然而,很多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转变,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不强,导致了人才供给质量不高。而在科技高速发展、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当下,部分高校仍未转变办学思路,与行业市场和企业缺乏有效对接[14],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持续脱节。其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各高校持续扩大规模、增设专业,但在增扩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和自身办学条件的科学衡量,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趋同严重,就业竞争力大大削弱;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口径较为固定,而人才培养又有一定的周期性[15],很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到真正的“同频共振”。由此导致的就业专业相关度低、专业对口情况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Z世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与竞争性,也造成了“慢就业”。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滞后

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其教育理念滞后,未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为选修课程,或将课程集中安排在第一学期,学分与课时量均与其他课程存在差距。二是教学方式传统。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以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专家讲座、报告会为主,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较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教学方式的实操性依然不强,无法真正解决学生需求的问题;再加上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课程采取敷衍甚至逃避的态度。三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大部分职业生涯规划课由辅导员或学生就业部门人员兼任教师,专职教师占比少,学生难以接受到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训练[12]。四是缺乏连续性与系统性。部分高校仅注重对新生的宣传教育以及毕业生的求职指导,忽略其他年级学生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造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断档”现象[1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滞后,导致Z 世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相对不足,在尚未明确把握职业目标与方向的情况下迎来了就业难题,一时间陷入迷茫,出现了决策上和行动上的“慢就业”。

3.就业指导与服务供给不足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市场开拓有限、精准服务不足等诸多问题。第一,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指导与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全员发力、全程跟进”。然而,很多高校仅依靠就业指导部门,未能形成学科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乃至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协同就业指导体系,工作效果不如人意。第二,市场开拓有限。一是渠道有限。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服务方式仍以传统的宣讲会为主,单一的校园招聘渠道难以满足Z 世代大学毕业生多元化的就业需求。二是地域有限。一些地方性高校的市场开拓局限于本地用人单位,不仅忽略了毕业生的多元化就业意愿,而且本地就业岗位的数量与质量也十分有限。第三,精准服务不足。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仍采取集体授课等传统方式,对全年级学生授以统一内容,忽略了个体差异性,就业指导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学生就业部门所提供的就业信息还存在即时性差、匹配度低、良莠不齐等问题,难以满足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期待。高校的信息对接不够精准,造成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慢就业”现象。

(三)大学生个体素质与“慢就业”

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面对持续性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未能及时转变观念,不愿乘风破浪、主动出击,而是焦虑迷茫、消极等待,主观上也导致了“慢就业”。

1.就业观念偏差

其一,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就业观念影响。Z 世代大学生成长在相对优渥的家庭环境中,又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庭的中心,长大后面临就业问题,缺乏吃苦耐劳的奋斗意识,难免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忽略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与此同时,一些宣扬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网络亚文化在他们中间持续流行,进一步加重了Z 世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浮躁化、功利化色彩。他们在就业地域上追求一线城市,不愿去人才紧缺的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在就业单位上追求大单位,对于物质待遇较差的基层单位则不作考虑。急功近利的就业观念,最终导致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意愿与社会需求不断错位,不得不放慢了就业的脚步。

其二,受脱离实际、追求完美的就业期望影响。Z 世代大学毕业生一般家庭经济地位尚可,父母的职业属性、积极期待以及自身良好的教育经历,直接抬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这一代大学毕业生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较高的就业期待,不但追求高薪资、高待遇,更对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抱有“完美”期待。然而,与高预期相对的,是当前经济总体下行、就业岗位有限且竞争性加大的社会现实。困境之下,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仍不断努力尝试,坚持寻觅自己的理想岗位。而相对宽裕的家庭经济条件更使部分学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与允许,秉持“宁缺毋滥”的就业理念暂时选择“慢就业”。

其三,受从众求稳、固守体制的就业倾向影响。受疫情与经济下行的双重冲击,Z 世代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也逐渐求稳,不再愿意成为“敢闯敢拼”的年轻一代。公务员、教师等体制内岗位由于其稳定性高而受到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热捧。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和从众心理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他们选择体制内就业的倾向。追求体面稳定的工作本无可厚非,然而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固守体制的观念,致使他们错过了大量就业机会。因为他们一心备考各类编制考试,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得不选择“慢就业”。

2.综合能力不足

一是自主求职能力与职业适应能力的缺乏。一方面,Z 世代大学生在社会与家庭的呵护下长大,面对就业挑战,不仅缺乏主动搜集信息、开发职业资源的能力,而且缺乏自我规划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心理上的依赖性不仅使他们在入职前缺乏必要的专门训练,对基本的求职技巧与职业常识,如简历制作、面试礼仪、公文写作等一知半解,进一步阻碍了他们从校园向职场的跨越,而且在入职后也缺乏自控力与执行力,在遇到工作问题时缺乏职场韧性与抗压能力,难以胜任工作。

二是职场通用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羸弱。职场通用技能包括职场中不可或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受网络亚文化影响,热衷于网络社交的Z 世代大学毕业生对于真实情境社交的热情与参与度相较于前几代人明显减弱,对于社会交往的常识与规范不甚了解,对于真实职场人际关系没有清晰的认识,就职后存在着沟通交流不畅、团队协作效果不佳等问题。而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当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十分注重的因素,部分Z 世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仍然延续着高中时期的学习观念,忽视了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升,难以达到目标岗位的需求。

面对综合能力不够、竞争优势不足的现状,一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只能停下脚步,继续提升自己以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而美好的职业期待与自身能力不足的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也进一步刺激了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做出“慢就业”的抉择。

3.角色认同迷失

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过程,正是一个由大学生过渡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过程[16]。从大学生到职业人,Z 世代大学毕业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角色环境,必须遵循新的行为规范,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在此过程中,一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在角色认同上有所迷失,未能及时迈出求职就业的步伐、顺利完成转变,产生了消极的“慢就业”倾向。

一方面,相当一部分Z 世代大学生长期处在父母庇护之下,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他们从求学阶段选择学校、专业便听从家长意见,因此当毕业后独自面临就业问题时,就表现出心理素质尚不成熟、心理调控能力十分有限等问题,而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职业人的合格标准,试图以“慢就业”的方式来暂时逃避。另一方面,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滞后、就业指导与服务不足、实践教育相对匮乏,不仅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认知与职业发展意识,更使他们缺少职业体验与社会经历,未能充分了解职场规范与制度,对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感到不适应,无法清晰定位自己的新角色。部分Z 世代大学毕业生更是因此恐惧职场、逃避社会,选择“啃老”,加入了“慢就业”大军。

三、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纾解之道

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形成,既因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因素,也有这一代人独特的个体原因,因此纾解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全社会加大支持力度,创造积极的就业环境

纾解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慢就业”困境,需要全社会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和用人单位等各方主动承担责任,协同发力,为Z 世代大学毕业生破除宏观就业障碍,创造积极的宏观环境。

1.创造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

首先,破除就业歧视,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当前人才市场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就业歧视现象,如户籍歧视、性别歧视以及“唯第一学历论”的学历歧视等,不仅损害了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也挫伤了他们的求职积极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破除就业歧视,落实公平就业政策;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以立法形式保障大学毕业生合法权益,打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其次,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健康的就业生态。当前不同行业之间、城乡之间、体制内外仍然存在着收入待遇、发展机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地域结构性矛盾。一线大中城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岗位广受追捧,而西部地区、小城市以及基层工作岗位则不受青睐。因此,应着力消除一系列制度性障碍,构建有利于Z 世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17]。最后,强化价值观培育,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近年来,部分网络亚文化传递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与“佛系”“躺平”的消极态度,影响着Z 世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塑造。政府、社会与媒体应当协力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奋斗观与就业观,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氛围与社会风尚。

2.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保障

政府作为就业政策的制定者,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拓展Z 世代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首先,扩大公共部门、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招聘力度,为毕业生释放更多岗位。其次,引导民营企业扩大招聘规模,鼓励中小微型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如在财税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优惠与扶持,增强民营企业的就业吸引力。再次,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通过招录基层选调生、选派“三支一扶”毕业生等基层专项就业计划,为Z 世代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基层就业机会、更好的基层工作待遇与更优的基层成长环境。最后,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毕业见习活动,搭建好过渡平台,在丰富毕业生工作经验的同时,提升就业竞争力,帮助Z 世代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适应市场,从容应对就业挑战,切实解决“慢就业”问题。

3.用人单位切实担负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是就业市场中的需求方,纾解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慢就业”问题,需要用人单位切实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首先,转变传统观念,消除就业歧视。正如前文所述,当前就业市场中存在着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及学历歧视等不合法、不合理的就业歧视现象。因此,消除就业歧视,用人单位作为招聘的主体,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Z 世代大学毕业生群体,用人单位应认识到他们虽然工作经验相对不足,但拥有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创造力强等独特优势,应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与成长环境。其次,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工作条件。用人单位应严格遵从劳动法等规定,保障Z 世代大学毕业生作为员工应享有的各类合法权益;同时,应积极改善毕业生的工作条件,如优化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拓展晋升发展空间等,消除其后顾之忧,提振他们的工作激情,帮助Z 世代大学毕业生走出“慢就业”的消极状态。

(二)高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慢就业”问题的严峻性与紧迫性,积极承担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通过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优化专业设置、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和开展精准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全力破解“慢就业”难题,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应承担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责任,加快构建课内课外结合、各年级全过程“不断档”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全面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纳入公共必修课,合理安排开课时间,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同时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构建真实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切实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此外,师资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的专业化组建与专门化培训,积极外聘行业企业高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打造出一支专业理论扎实、社会经验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团队。二是开展竞赛活动,全力提升教学效果。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课堂时间有限,高校要真正深化教学效果,还应抓好“第二课堂”。高校可以结合课程设置,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模拟求职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等,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利用好节假日,结合专业特色与地方实际,组织志愿者服务、参观企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融入社会、体验职场。三是做到全过程跟进,切实解决“慢就业”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堂课、一个学期的教育,而是贯穿大学各年级乃至学生一生的教育——入学阶段的职业启蒙、就读期间的生涯规划与计划执行毕业时的职前训练、就业后的跟踪管理与总结工作等,都应包括在这个体系之中。尤其是对于决策慢、行动慢的“消极慢就业”的Z 世代大学毕业生群体而言,全过程的监督与跟进是工作的关键。

2.优化专业设置,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人才的供给方,高校应将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风向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教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解决人才供需脱节问题,为Z 世代大学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优质就业铺平道路。

首先,高校应积极更新观念,着力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要切实改变“高分低能”现象。高校不仅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二要强化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高校应积极与区域企业和各行业深度对接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课程,共创实践基地,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适应性,培养高素质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三要适应就业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多元特色型人才。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导致人才供给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市场呼唤多样化的人才供给,绝非“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因此,高校应结合Z 世代大学生独特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差异,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因材施教,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元需求。

其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设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高校应在专业设置方面下功夫,并对各专业招生规模、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师资配置等做出同步调整。一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面对宏观形势变动、产业结构优化等新变化,高校不仅要科学研判,及时跟上步调,更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结合当下与未来的人才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提升专业的适切度与生命力。二要根据自身条件突出办学特色。发挥人才需求侧的信号作用,并不等同于一切从需求出发。高校是办学主体,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优势和特色以及教学设施等资源禀赋,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方案,在全面科学剖析自身条件优势的基础上提高对于需求变化的敏感度,办出优势、办出特色,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三要与区域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区域性强校、地方性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应优先考虑区域和地方的产业经济结构与自身发展实际,强化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为区域、地方的重点产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3.全方位开拓高质量就业市场和岗位

市场开拓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高校只有全方位开拓高质量的就业市场与岗位,才能为Z 世代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职业选择与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纾解就业之“慢”。

一要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首先,应着力加强校企双向合作。高校既要主动“走出去”,组建专门团队到用人单位进行走访调查,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又要积极“引进来”,组织好线上线下各类宣讲会、双选会,同时邀请企业家、行业专家进校园,帮助学生掌握有效信息。其次,应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一所高校的校友数量庞大,分布在不同的城市、领域、行业,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信息与资源。高校应组织开展校友交流会、校友“一对一”帮扶等活动,同时深化与校友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二要全方位丰富就业形式。Z 世代大学毕业生不拘一格,追求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高校也要转变观念,全方位丰富毕业生就业形式。如设立科研助理岗位,吸纳对科研工作感兴趣的毕业生留校参与科研工作;畅通人才流通渠道,鼓励引导有志于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等。此外,随着产业优化升级,高校应鼓励毕业生投身到在线教育、网络直播销售等新兴业态中灵活就业,并帮助引导有能力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实现多元化就业。

三要全方位扩展就业区域。Z 世代大学生的理想就业区域往往是多样的,遍布各地,比如部分毕业生倾向于回到户籍所在地就业,部分毕业生向往行业发展的热点地区。高校在开拓市场时应当做到按需拓展、全面覆盖,切实回应毕业生就业需求,帮助缓解由于就业地过度集中而导致的地域结构性矛盾。

4.全过程开展精准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首先,要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长期性与全局性,做好总体安排。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不能只追求首次就业率,而应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并做好后续的跟踪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全过程覆盖;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与服务不仅是就业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等共同参与,并与家长保持协作,凝聚就业合力。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最直接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者,与学生接触多、工作经验丰富,应发挥好良师益友的作用,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决策,为其答疑解惑。专业课教师作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是开展专业特色就业指导的重要力量。教师的指导不应仅限于毕业论文的撰写与就业求职时的督促,更要贯穿全过程,与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相配合、互补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帮辅。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关注到家长对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决策产生的重大影响,如家长一味期望子女考公、考编,最终会限制毕业生的自主选择。高校方面尤其是辅导员,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沟通学生情况,助力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精准优质服务,提升工作实效。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对应着不同的就业需求,不同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成长经历、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怀有各自的就业梦想与困惑,因此唯有变“一刀切”式为精准化就业服务方式,方能有效提升人岗匹配度,解决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难题。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正为精准就业服务提供着坚实的支撑。高校应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精准统计并有效匹配,适时地、定向地推送大学毕业生真正需要的就业信息资源;搭建线上就业信息共享平台,与政府、其他高校、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就业信息的多元开放共享与供需有效对接;同时,精准分析就业数据,追踪学生的就业质量与满意度,从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提升服务实效。

(三)个体积极转变认知观念,努力提升就业能力

纾解“慢就业”这一难题,必须发挥Z 世代大学毕业生个体主观因素作用。应引导大学生自身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并从内心强化自我角色认同,从根本上消解“不愿及时就业”的消极心态与“不能及时就业”的无奈困境,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1.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第一,树立奉献的就业观,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Z 世代大学毕业生应当提升自己的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就业、择业时,摒弃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狭隘观念,树立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就业观,更多地考虑国家社会的需要而非自身的安逸享乐,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大局的统一。第二,树立合理的就业观,结合实际,明确就业预期。很多Z 世代大学毕业生脱离实际的就业观,最终导致无业可就。因此,Z 世代大学毕业生应审时度势,确定合理预期。一方面,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就业竞争力,对自身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估;另一方面,认清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不过分苛求,综合考虑自身条件与市场需求,对就业抱有合理期待,同时应认识到就业是提升阅历、积累经验的必要渠道,积极主动参加工作也是为理想职业蓄力的过程。第三,树立多元的就业观,不固守也不盲从。Z 世代大学毕业生要认识到,众人热捧的体制内“铁饭碗”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应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避免“大家考公我也考公”的从众行为;同时,适当拓宽择业范围,不局限于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各类市场招聘活动,在更加多元的选择中确立适合自己的去向。

2.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首先,夯实基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Z 世代大学生应立足所学专业,结合专业特点与自身能力确定职业目标,在校期间勤勉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坚持“一专多能”式发展,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提升跨学科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提升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实习工作。除校内专业课程学习之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实习是学以致用的关键环节,Z 世代大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中积累经验,对课堂所学“查漏补缺”,全面提升就业能力。最后,适应职场,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职场韧性。当今职场要求毕业生基础扎实、技能过硬,更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Z 世代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培训、模拟招聘活动等,提升求职技能,养成良好职场心态。作为备受长辈呵护的新一代青年,Z 世代大学毕业生还应纠正依赖心理,有意识地走出舒适圈,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做起,培养独立能力,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做一个有韧性的职场人,勇敢而坚定地面对就业中的各种挑战。

3.强化自我角色认同

自我角色认同的实现是扮演好社会角色,顺利完成角色转变的先决条件,是从根源上解决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关键。

首先,应学会自我心理调控。Z 世代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要尽快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增强独立意识,掌握心理调控的科学方法,能动地调适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以积极的情绪状态适应新角色;面对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应当明确社交目的,有意识地调整人际交往需求,以恰当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活动,更加深入地接触社会,从而融入职场新环境,扮演职业人新角色。

其次,应意识到角色转换的长期性,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提升自己。角色的转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近毕业才匆忙准备,往往会感到迷失与慌乱。Z 世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做好充分准备,增强对职业角色的认同,从容不迫地应对角色转变。一方面,在校期间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夯实知识基础,从而增进对专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专业认知与职业角色认同;另一方面,除了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要积极参与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角色观,通过参与就业指导培训与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范,明确职业角色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巩固自我角色认同。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Z 世代大学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是一道全新的社会民生难题,凸显了新时代青年的特殊群体特征与独特就业诉求,反映了经济社会新形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影响,也暴露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应以理性姿态对Z 世代大学毕业生“慢就业”问题进行全面审视与分析,着力寻求突破口,落实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自身等多主体的责任,坚持多措并举,从根源上纾解“慢就业”现象及问题,以促进Z 世代大学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慢就业毕业生大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警惕“慢就业”变身“懒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