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锋:抱朴守正,“划”出教育之美

2024-05-10 08:13牟姝玲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贾小高低分

牟姝玲

胡锋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党委书记,山东省基础教育评估专家。曾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两项,主编了高中地理学习丛书四部;连续十年担任市《高三地理总复习》副主编;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数十篇;相继被评为市教學能手、市级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薛城首批名师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何为‘育人,怎样‘育人,凭何‘育人。”在胡锋的心中,教育是朴素的,其落脚点始终在“人”,是培养一个幸福而完整的人。三十二载光阴,胡锋以“人”为中心,用热爱和实干“滋养”出一片肥沃的教育热土,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棵树苗都生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用心做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

1992年,胡锋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正式走上教师岗位。从一名新手老师到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再到成为学校的管理干部,胡锋的每一步都努力地踩得踏实。从教初期,胡锋知不足而恒进,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认真听取老教师的发言,并诚恳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旁听示范课时,他认真学习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授课,记录他们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怎样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在持续的学习和积累中,胡锋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育人能力逐渐增强。在曾经工作的枣庄市第八中学南校区,他连续多年带毕业班,被人笑称高三“钉子户”,他培养了十余名“清北生”,也曾被人称为“清华专业户”,收获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可。胡锋善于创建优秀的学生团队,他所带领的班级总是活力十足,充满干劲,且都团结友爱。教室黑板两侧的对联“今日苦读静悦湖,明日笑聚清华园”,让每一个学生都热血沸腾,你赶我超,共往梦想的彼岸。胡锋的学生在毕业时,都对他感恩不已,赞扬不已。“我不是最棒的,能教出最棒的学生,靠的就是团队的力量,也是孩子们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拧所凝聚的强大合力。”胡锋表示。

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热爱,2018年在进入奚仲中学后,胡锋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深度推进了“当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工程,帮助学校的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并实现了教学成绩与综合评价等各项指标在同区同类学校中位列第一。任职学校党委书记期间,胡锋以更加严谨的态度主持学校党务工作,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同落实,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他以实施学校党建“一校一品”系列工程为抓手,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校党建的组织力、凝聚力。学校党委也因此获得了“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诸多荣誉。

学校里,不管是教学工作还是管理工作,胡锋都走在第一线,用一颗真心对待教育,把工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当作幸福快乐感受着,从不为苦累委屈、不被人理解而烦恼。“累,说明你做事;忙,说明你强,说明你在创造价值。”胡锋笑着说道。即使收获了教育教学多个方面的荣誉和赞扬,但胡锋向记者表示,让他最有成就感的,依旧是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模样,看着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拼搏前行、发光发亮。

因材施教,绽放个性之花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郭橐驼善于种树,其种树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树木必须因木而异、因地制宜,同样树人也需要把握成长规律、注重因材施教。在育人之路上,面对性格各不相同、特长各有禀赋、综合素养各有千秋的学子,胡锋真诚地包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不足,用心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特点,让每一个“小树苗”都能向阳生长。

“低分高能”俱乐部,让后进生重塑人格尊严。在传统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喜欢带着偏见看待成绩不好的孩子,认为成绩差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成功。“这些所谓的‘学困生,如果一直被偏见所包围,其自信和自尊便会逐渐被剥夺,成为真正的学困生。”胡锋表示。他从不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低分高能”俱乐部的创造性建设便是最好的证明。没有学困生,只有不会教和引导的老师,在“低分高能”俱乐部,胡锋通过定期的交流谈心,让那些“低分”但“高能”的人意识到理念的偏差,激发成长的内驱力,同时他积极发掘学生的问题和优势,帮助学生找到未来成长的方向。在胡锋的用心呵护下,这些“低分高能”的学生逐渐被“点燃”,不仅不再是班级管理的“负担”,还主动承担起了班级更多的管理工作,学习也变得更加主动热情。

“如果学生一直追求‘分数,那么学习注定成为‘痛苦的代名词。我们要善于发现引导学生,让每一个‘特殊人才都找到自己的方向。”胡锋说道。回忆过往的教学经历,胡锋印象最深刻的学生便是2010届的小高。小高酷爱写作,除语文之外,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并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干脆放弃。在语文课上,小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能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回答问题,但一到其他老师上课,他就经常走神,心绪不宁,科任老师们都感到不解,对其颇有意见,小高的家人也十分忧心,一度想要阻止小高再继续写作。在学校教师和家里人的双重阻挠之下,小高内心十分痛苦,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热爱的写作。胡锋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阻止了小高的想法,并支持和鼓励小高继续写作,同时他也不忘积极做通家长和科任老师的工作,让他们理解和支持小高,并尝试以其他方式帮助小高提高各科成绩。没有了阻碍,小高重拾热爱,他也逐渐意识到其他科目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学习,慢慢进步。一年后,小高的第一部小说《断魂》在网上发表,《枣庄时报》记者还专程到学校对小高进行采访。多年过去,小高已成为了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于胡锋而言,师生情是煦煦春风沐桃李,育人的真谛体现在呵护学生多元多样的志趣,使学习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业有成、人生出彩的机会。

合理规划,照亮未来之路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多年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胡锋深知教育像农业,是慢的艺术,应该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同时要帮助孩子找到未来前进的方向。“中学阶段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或职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要,但大部分老师只教书不育人,更谈不上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要么培养成‘读书机器的书呆子,要么培养成‘知识篓子的木偶人。”胡锋说道。

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胡锋通过平日的细心观察,从学生的性格和特长入手,引领学生找到未来成长的方向。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的当晚,胡锋收到了一条感谢短信,高中毕业两年的小贾同学在文字中表达了对他的感恩之情,“两年前我还在学校苦读,不曾想现在能参加这种大型活动,感谢您的引领和指导,让我有这样开阔视野的机会。”看着这条短信,胡锋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教育给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记忆回溯,高中时期的小贾,家庭贫困、性格温和纯善,虽成绩优异,但在胡锋看来其未来方向不明确、人生规划不清晰,甚至有点随遇而安的惰性。为帮助小贾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胡锋来到小贾的家中进行家访,在他们一家人的沟通交流中,胡锋逐渐明白了他们内心的需求和渴望,再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平日对小贾的观察,胡锋向他们推荐了国家公务员,并帮小贾从“国考”和“选调生”两个方向进行分析和制订目标。听完胡锋的讲述,小贾的眼前一亮,心中的迷雾也逐渐散去。

这一次家访,推开的是家门,敞开的是心扉,从此小贾明确了未来奋斗的目标,学习更加刻苦,同时还积极担任班级学生干部带领着班集体创造了很多的荣誉。带着目标和奋斗的激情,小贾一路披荆斩棘,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成功录取。大学期间,小贾也不忘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丰富自己的成长履历,为梦想奠基。

“方向比努力重要,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做学生人生规划的导师。我们不仅要爱学生,还要懂学生,做一个智慧老师,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驶向成功的彼岸。”胡锋由衷地感慨。

猜你喜欢
小贾小高低分
撞钟
低分剧成了大众的“情绪容器”
尺子——“小高”
孩子考了低分以后
运用心理效应,矫正学生行为
只撞三次钟
低氧低分压环境下泡塑吸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常量金
浮浅·陈旧·蛮不讲理——2014年江苏高考低分作文卷理性分析
考察路线
师徒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