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林:以人为本,做良心教育

2024-05-10 08:13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双流实验学校成都市

谈到曾先林,认识他的人不约而同用“教书育人楷模”“办学治校行家”“一线教育专家”等高频词来表达对他的认可和赞誉。他何以能获得教育同仁、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如此评价?走进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校园的一草一木,师生的一言一行,让答案不言自明。

2009年4月,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在双巷小学和永福小学两所农村小学的基础上合并而成,曾先林通过双流区(时为双流县)教育局公开考核担任学校校长。行走在校园里,曾先林深感责任重大,回溯教育的根本,他首先思考:这所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出這样的学生?建校不久,他带领全体教师和部分家长代表讨论确立了学校“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做大写的中国人”这一育人目标,确立了“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发展,从而带动学校发展”的办学治校发展思路,并以此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曾先林坦言,健康是“1”,其余都是“1”后边的“0”。作为学校负责人,他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摆在第一位。通过办好良心食堂、严格控制作业量、让学生每天在体育课外锻炼至少1小时、开设心理团辅等四个方面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就是立德。”曾先林表示。他坚持开设晨读午诵中华文化经典课程、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开展中华伟人传记阅读活动等让学生浸润在中华传统之中,熏陶在中华文明之下,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融入血液,深入骨髓。此外,他坚持以劳树德,全面育人,并于2019年改造修建了占地约7000平方米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构建了“四全”大劳动教育体系,通过真实完整的劳动课程内容和劳动实践,让学生会劳动、懂劳动、爱劳动,在劳动中树德、增智、强体、向美。

“除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种好庄稼。”这句话,他一说就是15年。在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他持续开展“三个德育专题”活动,细化行为规范,通过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专项活动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曾先林常说,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两个方面:教师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教师的能力素质。他一直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尊重教师、激励教师、示范引领来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以研、培、学、改等方式提高教师能力素质。

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制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等都是本着“服务于教师,由教师们自己制订”的原则,通过全体教师、教代会反复讨论最终确定。建校十五年来,学校一直实行不坐班、不考勤、不扣钱的“三不”管理,让老师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让老师们自觉自愿待在学校,让学校和谐稳定、协调运转。

在学校管理中,他倡导示范引领,实行走动管理。他表示,“用脚当校长”的好处就是对学校的一切清清楚楚,心中有数。要求教师做到的,班子首先做到;要求班子做到的,他率先垂范。

担任校长18年,曾先林共培养了13名校级干部,将一所合并村小发展成为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成都市基础教育名校集团龙头学校,铸就了棠湖中学实验学校高品质学府的闪亮品牌,为区域教育事业贡献了“棠实”力量。

中共党员,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党委书记,中小学高级教师,先后获评第三届四川省五好家庭、“蓉城先锋”党员示范标兵、成都市学科带头人(管理类)、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成都市优秀教师。全国初中课改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心理学会教师心理发展与教师培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劳动与实践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猜你喜欢
双流实验学校成都市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双流板坯侧面鼓肚与边角挂钢原因与对策
双流机场一次低能见度天气过程分析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绵竹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