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起舞

2024-05-10 15:32王雨涵韩鸣歌
美文 2024年10期
关键词:陶寺兽面腰鼓

王雨涵 韩鸣歌

鼓,不仅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更是中华礼乐文化精神的象征之意,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地域的文化与风俗景观。鼓,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其纹样、制式之中潜藏着时代审美的迭变。铿锵之音,引发共鸣之情。鼓,是乐器的源始,也为我们拉开古代生活中“宴觞”的幕布。

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出土的鼍鼓,是当下可见的关于鼓的起源形态。它是用整段树干挖制成筒形,蒙以鼓皮,外壁绘彩色几何形图案,鼓腔散见鳄鱼骨板,应原为鳄鱼皮蒙鼓,即古文献中所言的“鼍鼓”,是陶寺遗址代表性乐器。鼍鼓距今有4300年历史,是几千年来鼓乐发展的基石,因此也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鼓”。

《诗经·大雅·灵台》:“鼉鼓逢逢。”贴切地拟出此鼓的声音像鳄鱼的叫声,沉闷悠远,仿佛依旧回荡在那个时代里,威严与力量感的回声。在人类早期社会,生者表达对逝去祖先和神灵的敬意时,往往需要声音来规范行动的整齐划一,于是出现了发音器,即最初的乐器。随着参与人员的增加,逐渐出现歌舞等集体活动,乐器也开始增多。最先出现的应该是可以敲击的食器、容器,如瓮、缶等作为临时使用的乐器。

鼍鼓作为一种乐器,传说可以让远古时代的首领感到身心愉悦达到避难通神的效果,显示着新石器时代渴求与未知沟通的天人思想,充满着新石器时代的想象张力。《封神》第一部里纣王殷寿所打的鼍鼓,正是以陶寺遗址出土的鼍鼓为原型。

《曹刿论战》中耳熟能详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彰显了鼓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准备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等等,等对方三击鼓,士气泄了再进攻。在更早之前,黄帝打蚩尤,先准备一面大鼓,“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黄帝杀了一种叫“夔”的怪兽,用它的皮做成一面鼓,声音传出五百里开外,先声夺人,打败了蚩尤。商代兽面纹青铜鼓,显示了其作为战鼓的实际功用。而在作为战鼓之前,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出土鼍鼓是祈求沟通的礼器,那远古的鼓被用在祭祀当中。到了周,祭祀和礼乐联系在一起,鼓成为了乐器。周有八音,鼓是群音之首。“鼓琴瑟”,在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由此,“鼓励”一词也具有了画面感!

商代兽面纹青铜鼓,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可以从其中管窥到商代时期的鼓是什么样子,超越了我们今人的想象。通高75.5厘米,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均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具有装饰纹样云雷纹和乳钉纹。这件铜鼓质地厚实古朴,造型奇伟庄重,花纹流畅粗放,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也是国内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铜鼓。

商代兽面纹青铜鼓既彰显着青铜器工艺的绚丽,也体现着鼓的形制的发展。《诗经·商颂·殷武》中讲述了商代兽面纹青铜鼓的肃穆与威严的前世故事。殷商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商代兽面纹青铜鼓具有极大的视觉震撼力,也是制作者幻想力的张扬。

在“古代八音”中,鼓为群音之首,琴瑟合鸣之前,鼓为引导。虎座鸟架鼓,悬而击鼓,虎啸凤鸣。它不仅是闻鼓起舞的乐鼓,是进攻巴人的战鼓,也是沟通人神求福的灵鼓,更是“雕、绘、漆”三种艺术技术的结合体。展现着楚文化的浪漫雄奇,祭祀宴赏,对于音乐的需求。

此俑从形态上来看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表演到忘情之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形象。俳优类似于现在的相声演员,是专门逗人开心的。击鼓说唱俑展现着浓重的民间气息与地方风貌,以舞的节奏和韵律,在空间中产生节奏感,表现韵律感。古拙之中又有灵动之感。

两千年前深埋进历史尘埃之处的击鼓说唱俑,重新被发现,不仅是开怀大笑,更是市井的灵魂之光,“笑一笑,没有什么大不了”。

唐鲁山窑黑釉蓝斑腰鼓,长58. 9厘米,鼓面直径22. 2厘米。腰鼓广口,纤腰,鼓身凸起弦纹7道。通体以花釉为饰,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显现出片片蓝白色斑块,优美典雅。如云霞缥缈,似水墨浑融。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木腔乐器,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不仅被吸收进唐乐,且又烧制成陶瓷腰鼓,别具特色。

唐鲁山窑黑釉蓝斑腰鼓是唐代社会习俗和风尚的一个缩影。一般的鼓都是木腔,而鲁山窑黑釉蓝斑腰鼓用烧制的瓷体为鼓腔别具特色,其中腰鼓的形制发展,也展现着文明交流互鉴的力量,在博采众长中美美与共。

鼓,是礼乐文化的具象化显示,“藏礼于器”。战争、祭祀、庆典中忙碌的身影,晨钟暮鼓,也是时间的度量,礼器之用与音乐之音,是鼓之中凝聚的文明流脉。音乐、文明、想象在这不同器型、材质的一面面鼓之中建构,顺着时间的大江大河流淌、沉积,窥见古代社会的礼乐文化、工藝水平,也能看出其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文化的象征,蕴含着敬畏与审美的追求。在当下,逢着重大的节日,依旧不可或缺。聆听穿过历史的声音。

猜你喜欢
陶寺兽面腰鼓
陶寺:寻源“最初中国”
《乐问》之“夏尺何当”试答——兼谈陶寺“圭尺”长度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商周青铜器兽面纹“蕝”部小议
图案于社会之中——再析上古时代的“兽面”母题
浅析殷周时期复合兽面纹饰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啊,腰鼓山
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