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2024-05-10 09:27易晓俊
中国德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讲道理思政课

摘 要 党史学习教育发挥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以史撑理、以史论理、以史喻理的说理路径,用丰富的史实、透彻的学理、生动的形式,把书本上的道理讲清楚、说充分,达到以理服人、以理启人、以理感人的效果,推动党史学习入脑入心,进一步增强讲道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讲道理

作者简介 易晓俊,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学习党史,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全党上下受到全面深刻的精神洗礼。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更是从法规制度的高度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党史可以说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有必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史撑理、以史论理、以史喻理的说理路径,用丰富的史实、透彻的学理、生动的形式,把道理讲清楚、说充分,达到以理服人、以理启人、以理感人的效果,让学生更有获得感、豁然感和体验感,进一步“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2]。

一、以史撑理把道理讲深,才能以理服人

理论知识不是“概念的自我规定”[3],只有依托客观的事实支撑和人的思想共鸣才能将其深厚意蕴充分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所理解,达到触动灵魂、化育思想之功效。党史中内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人民创造历史的生动实践、共产党人赓续奋斗的精神力量,不仅能回应学生“为什么”的追问,而且能提供他们“怎么办”的启示。因此,要明确党史学习教育对“讲道理”的支撑作用,加强以史撑理,避免空对空说教。

一是用好事实支撑,讲深“三个为什么”的基本道理。事实是真理的依据,也是论证真理最有力的武器。面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4]的追问,必须从历史中找寻答案,从源头处探寻根据。思政课教师可以用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创造,引导广大学生通过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深刻认识到,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導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从起步探索、全方位推进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就是要善于用这些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彪炳史册的发展成就等素材,去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坚定其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信心。

二是创设历史情境,讲深“四个正确认识”的内在道理。“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历史叙事不仅能还原事件的基本面貌,而且能增强讲道理的“在场感”。“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5]青年人这一特点要求我们不能把“大道理”孤零零地“拎出来”让学生“囫囵吞枣”,而是要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让学生置身具体的历史情境,在“见人见事”的辨析中“明理解惑”,从历史的镜鉴中领悟其中的道理。要还原历史过程,用事实说话,讲清楚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要置于世界背景,运用对比分析,讲透彻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要联动历史人物,用榜样感召,讲深刻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借助历史启示,用自主思辨,讲明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仅要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四个正确认识”,而且要切实回答好“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相连。

三是激发情感共鸣,讲深“四个认同”的朴素道理。党史是历史的客观记述,能否把其中蕴含的“大道理”讲清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情感激发、思想引领进而信念熔铸的效果。学好用好党的历史,要求“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6]。增强“四个认同”,仅靠干巴巴的知识性灌输是不够的,要让学生真听、真懂、真信、真认同,还要把握“认知-情感-行为”的递进关系,把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落实到学生行动中。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理论阐释过程中,要结合思想理论的形成故事、非凡十年的奋斗故事等,找准学生思想上的共情点、情感上的共鸣点、行为上的共振点,用融情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和透彻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四个认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每一个人自觉的价值共识,让学生在知、情、意、信、行贯通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和所以必然,达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有机统一。

二、以史论理把道理讲透,才能以理启人

“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7]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不仅要用透彻的学理讲清楚道理,还要用现实的素材启发学生理性思考,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能够产生“豁然感”。党史作为一种代入感极强的论理素材,这些“理”蕴藏在历史必然、历史经验、历史大势之中,需要做深入挖掘,更要求我们以“论”的方式把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客观真理讲深讲透,启发学生感悟伟大真理、领悟人生哲理、体悟革命道理。

一是透过历史必然,感悟伟大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当前“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8]。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论断,就必须透过历史表象深挖“历史必然性”,实现历史资源穿越时空的教育功能。感悟真理的伟大力量,一方面要深刻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用建党以来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创新,讲清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历史过程的曲折性,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讲清楚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推进伟大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保持前进定力,勇于担当作为。

二是总结历史经验,领悟人生哲理。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正确的教育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9]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最好教材,要运用好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让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与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充分结合社会生活现实问题,围绕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讲清楚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关系,讲透彻理想信念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讲明白脚踏实地是实现人生进步最快的“捷径”,让学生从历史经验中获得启迪。更重要的是,要让历史中蕴含的道理闪耀时代的光芒,指引学生人生前进的方向,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祖国和社会做贡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三是把握历史大势,体悟革命道理。历史的经验深刻表明:顺势而为,方能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诞生就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10]正是顺应历史大势,勇于进取,中国共产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始终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密码。步入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把党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党的奋斗历程讲透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讲清楚人在历史大势中的积极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大力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三、以史喻理把道理讲活,才能以理感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深讲透讲活是一个进阶过程,讲活建立在把道理讲深、讲透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用生动的故事、灵活的方式、深厚的情感,深入浅出、融情入理地把枯燥的理论讲鲜活,让有意义的道理变得有意思。党史是一座蕴藏丰富事实、案例、素材的“富矿”,为把道理讲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历史养料。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发掘这些资源要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既讲出道理醇厚的“思政味”,又增强道理触动心灵的感染力。

一是用生动的故事讲道理。故事最能吸引人、打动人。上过思政课的老师都有体会:用故事讲道理,学生的抬头率更高,教学的效果更好。習近平总书记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11]因此,讲爱国不能光喊口号,要讲邓稼先舍己为国的故事、黄旭华隐姓埋名的故事,用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激活学生的爱国基因;谈理想不能只说空话,要用“真理的味道”“八角楼的灯光”“红旗渠的山碑”,为学生指引奋斗的航向;说奋斗不能一味灌输,要讲清楚精神谱系背后的奋斗故事,讲好“砍头不要紧”的前仆后继、“拼命拿下大油田”的奋不顾身、“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精益求精,让学生深刻认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切精神皆有来源,万般道理总有遵循。深刻的道理要通过有血有肉、可学可做的鲜活故事来感染人、打动人、说服人。

二是用灵活的方式讲道理。思政课之所以让一些学生兴味索然,很大程度上是方法不对路、道理讲得不生动导致的。讲活道理,首先,要找到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契合点。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惑,有针对性地把宏大的党史理论做生活化、具体化解读,有意识地把枯燥的教材语言做通俗化、大众化转换,在点滴浸润中把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其次,要发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奋点。既要善于在教学形式上把握兴奋点,又要注重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兴奋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积极运用互动研讨、情景展示、自主思辨等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乐学善思中形塑价值观,进而化育思想、化成行为。最后,要用好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切入点。“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12],用极富感染力的融媒体党史学习资源,把道理的生命力讲出来,把党的历史讲鲜活。

三是用深厚的情感讲道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融情入理、情理交融是讲活思政课的关键。“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13]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果缺乏情感投入,就会沦为空洞的理论自嗨,难以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因此,教育者只有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从强烈的情感体验上升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才能让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得。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回忆起上初中时,一位政治课老师讲授焦裕禄的事迹数度哽咽,给同学们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他说:“这节课在我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有很重要的影响。”[14]习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投入真心真情,用真人真事讲真道理,学生才会真听真信见真行动。百年来,我们党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党史故事、鲜活的党史人物、重要的党史事件,只有用真情实感,才能把党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讲出来,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党恩、跟党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 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2]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24-02-20(1).

[3]王哲.立足“四史”强化思政课教学的感性支撑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2(3):170-175.

[4]张英,李克城.在学习党史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J].奋斗,2021(6):52-54.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

[6]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6.

[7][1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8][9][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351,378.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10.

[1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2.

[14]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6-27.

责任编辑︱刘 烨

*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1JDSZ314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讲道理思政课
“讲道理”的面包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讲理的八大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