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基于PDCA循环理念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思路

2024-05-10 16:11余文伟
中国新通信 2024年2期
关键词:构建信息化高职

余文伟

摘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以及是否符合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如何设计更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了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基于PDCA理论,相对客观地阐述和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的实际作用。本文以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作为切入点,重点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基于PDCA理论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思路与方法,希望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PDCA;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在未来是否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表明,未来我国社会和高校等都将从不同的层面不断关注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方面的落实效果,这对其在未来的运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未来,如何才能够切实发挥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对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引导作用,切实培育出更多高质量的专业型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也是其必须完成的使命。

一、基于PDCA理论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在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的定位、运行机制的设定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善。但是,也正因为其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实际需求,减少人才质量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为此,如何才能够在不断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兼顾质量,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是未来高职院校自身谋求发展的关键。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从源头改善这一情况,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PDCA循环阶段性管理理念

在信息化背景下,基于PDCA循环理念,需要按照计划、具体的实施过程、完善地检查以及最终的妥善处理四个关键的阶段进行应用分析,这样就可以使得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向着更加科学、标准的方向迈进。PDCA循环理论在其阶段性管理的过程中,更加贴合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控制的基本特点和实际要求。为此,必须针对目前教学质量控制工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提出的重点任务和具体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各阶段的实施方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共同提升。

(二)PDCA循环周期性的运行方式和特点

PDCA循环的周期性特点,实际上更符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过程,其在后期不断地循环过程中,也满足教学质量持续且循环提高的基本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必须始终以促进高校长久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与要求,通过不断进行监督和控制,加强高校管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为此,必须建立起周期性的动态质量监控模式,PDCA循环理念下大环套小环的质量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满足层层叠加和循环上升的要求。

(三)PDCA循环改进的提升目标

PDCA循环改进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其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目标趋于一致。教学监控质量的分析与判断,其目的是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际质量,并为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提升提供保障。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应用PDCA确实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持续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

在不同的研究中,学者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解程度存在着狭义层面和广义层面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从狭义层面来看,教学质量控制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中课堂质量的把控。而广义层面的教学质量则包括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学生素养方面、就业方向与培养方面等多方的整体质量。

三、基于PDCA理念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特点

(一)监控管理制度本身具有系统性以及科学性

PDCA管理理论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由若干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监控、教学质量评价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并且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监控管理制度也需要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即必须有较为完善的监控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建立系统、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在高职院校构建PDCA管理理论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只有建立科学的、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监控主体呈现出多元化且对象集中化特点

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参与监控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传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着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问题,使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受到较大的制约。在基于PDCA理念构建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各参与监控的主体处于平等地位,监控主体是多元化的。此外,在基于PDCA理念构建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所有参与监控的主体都集中在学校层面进行管理,与传统意义上单一部门管理具有很大的区别。各参与主体都是相对独立、平等,并且统一管理、共同监督,这样不仅有利于各主体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关系,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因单一主體权力过大而造成其他主体权力过小或无人监督等问题。

(三)监控过程重视监控教育,忽视监控教学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逐步意识到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领导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希望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更为真实地反映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此,在评价的过程中也采用了学生评教、教师同行互评、专家评教等多方面的评价模式。但其中也暴露出,针对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以及评价方面的指标设定比较薄弱。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还是通过期末考试或者是技能展示的方式考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整体的考核结果不够科学和完善,必须在未来更为深入地开展全过程教学监督工作。

(四)监控教学重视理论课程,轻视实践课程

高职院校本身对于专业技能培养非常重视,因此实践型的考核应该占据很大的比例。然而,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对理论教学的监控比例相对更高,而对实践教学的监控则较少。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相关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但是在高职院校内部,为学生实训工作提供设备保障的实际情况明显不足,这不仅会影响高职院校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无法满足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实现。

四、信息化背景下基于PDCA理论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路径

将PDCA循环理论完全地应用在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以及把控的重要环节,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工作目标以及工作计划,帮助教师更认真、有效、科学合理地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并进行质量把控反馈。这实际上形成了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直观的质量反馈与评价,有助于诊断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有效地改进教学盲点,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质量目标以及标准的设定阶段

在制定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之前,需要先设定好教学质量目标以及标准,并根据这些目标和标准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在这个阶段,要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并在实施方案中详细介绍整个过程。首先,需要确定教学质量目标。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将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根本,也是其核心内容,是有效保障教育质量实现长久监督控制目标的关键。

例如:某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质量目标以及标準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质量目标以及标准。同时还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地解决。这样可以充分结合信息化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对社会人才需求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二)教学质量管理及监督阶段

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管理,必须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与制度体系,以制度为抓手,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教学信息的采集与共享,构建高效、便捷的信息处理平台,方便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收集、汇总相关数据信息,形成全面、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平台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督与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效率。在此阶段,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二是构建信息化监控组织机构;三是构建信息化监控管理制度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完善的管理以及监督手段来保障。所以可以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阶段共同进行监控。在事前阶段,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的作用,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信息系统,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全面监管。在事中监控阶段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不同主体的不同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主体的责任以及任务目标设定必须明确,这样才能够严格按照进度设定完善的计划和方案,切实增强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也可以在高职院校的不同职能部门、教研室内形成战略目标。在事后控制阶段,可以从课程的考核、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的评定方面入手,综合判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三)教学质量检测及反馈阶段

教学质量检测及反馈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结合PDCA循环中的下一个阶段,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在教学质量检测及反馈阶段,一方面要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将学校及部门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教学质量检测及反馈提供了新思路,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测,同时可以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提高了教学质量检测及反馈阶段的工作效率。

在进行最终质量检测以及反馈工作的时候,高职院校可以从院校自身、专业课程设定、教师教学工作开展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经验总结。通过借助信息化、数据化的质量管理平台进行检查和信息反馈,可以增强监控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监控的效率,实现全员参与,并且也可以满足实时监控共享的智能化反馈模式,有利于形成更为完善的教学质量检测以及反馈系统。

(四)教学质量诊断及改进阶段

在教学质量诊断及改进阶段,主要是对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将PDCA循环的优点充分体现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同时对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借助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实时收集、处理和反馈,这不仅提高了信息收集效率,也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保障。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质量进行诊断与改进,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等方面。明确PDCA循环理念的根本要求,坚持质量改进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原则,更好地奠定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水平提升的基础。

五、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综合性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说明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了高职院校在未来是否能持续发展的关键。监控教学质量的目的是切实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并将PDCA循环理念应用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通过每一轮的质量监控,切实将未解决的问题作为新一轮的起点重新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方案,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在未来不断改革,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方向。

参考文献

[1]邓国斌,王显轩,沈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22(07):81-83.

[2]陈彦霖,刘太甫.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5):48-50.

[3]万春芬,蒋明周.基于PDCA理论构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J].模具工业,2021,47(06):86-88.

[4]杨恒月,李凤,张小蒙,张琦.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科技风,2021(04):76-77.

[5]李子云,宋佑川.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高职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个案研究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5):6-11.

[6]高瑞佳.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作家天地,2020(20):119+137.

猜你喜欢
构建信息化高职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