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视角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与改进对策研究

2024-05-10 17:57马琳
村委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发展状况公共管理改进对策

马琳

摘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包括组织管理不规范、资金管理不到位、市场营销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政策支持不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包括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资金管理、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改进对策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文章旨在通过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

1.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及特点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以合作为基础的经济组织,旨在通过集体经济活动,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自愿组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是自愿加入的,不存在强制性质。合作经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通过合作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共同利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共同分享经济利益,实现共同富裕。民主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是由成员民主选举和决定的[1]。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此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以农村互助组为基础,以小农经济为主体,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此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始向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农村企业为主体,以经营为主要目的。第三阶段是21世纪至今,此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始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农村产业集群为主体,以创新为主要目的。

2 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义

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意义在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2.1 有助于推广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指将农业生产从传统的小规模家庭农场转变为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推广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例如,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2.2 有助于发展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和产品。通过发展农村金融,可以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优化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農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3.1 取得的成绩

截至2023年9月,全国农民合作社超过221万家,家庭农场近400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达620万家[2]。这些组织涉及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多个领域,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其质量也在逐步提高。据统计,2020年度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在基础实力方面,成员出资总额均值为600.4万元,经营收入均值为1 514万元,可分配盈余均值为230万元[3]。此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2 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经营不规范、缺乏资金等问题比较突出。此外,在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时,存在过度干预、重形式轻实质等问题,也需要加以解决。

总之,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高的趋势,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推动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组织管理不规范

首先,内部管理混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管理上存在缺乏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等问题。例如,部分村级合作社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导致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4]。

其次,组织管理不透明。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管理上存在问题,如组织结构不清、权力分配不合理、决策不透明等,由于组织管理上缺乏透明度,权力分配不合理,导致决策不透明,甚至出现权力寻租等问题。

最后,缺乏专业人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出现管理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无法有效地推动组织发展。

4.2 资金管理不到位

首先,资金流向不透明。一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缺陷,资金流向不透明,难以监督。村级合作社在收取会员费、分红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资金流向不清晰,难以保证会员的权益。其次,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容易出现资金流失、挪用等问题。并且,在资金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审计机制,容易出现资金流失、挪用等问题。最后,一些村级合作社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难以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4.3 市场营销能力不足

首先,市场信息获取不足。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较小,信息渠道有限,往往难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无法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导致产品销售不畅。例如,部分农村合作社生产的某种农产品在当地市场上销售不佳,但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该合作社并没有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导致产品积压[5]。

其次,品牌建设不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品牌知名度较低,往往缺乏品牌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导致产品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例如,一些农村合作社生产的某种农产品虽然质量不错,但由于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和渠道,无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无法与其他品牌竞争,导致销售不佳。

再次,销售渠道单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销售渠道往往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当地的农贸市场和个体户,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农村集市等传统渠道进行销售,缺乏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无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时有发生[6]。

最后,市场营销能力不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往往缺乏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导致产品推广和销售效果不佳。

4.4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首先,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技术研发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和研发经费,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7]。

其次,市场信息获得不畅。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需要对市场变化进行敏锐地捕捉,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信息获取方面存在困难,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难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导致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销售困难。

再次,技术转化能力不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技术转化方面存在困难,无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难以推广应用。

最后,缺乏创新意识。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突出引领作用。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创新意识方面存在欠缺,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开展技术创新,只是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优化策略

5.1 规范组织管理

首先,加强组织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组织章程、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机制,明确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权利义务,完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制度,提高组织管理水平[8]。

其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机制,提高组织管理和业务水平,推动组织创新和发展。

最后,加强合作与交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推动组织发展和社会进步。

5.2 强化资金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收支、审计、监督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资金流向透明、规范、合法。

其次,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包括财务管理、审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措施,防范资金流失、挪用等问题。

再次,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督和审计。建立健全资金监督和审计机制,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最后,推广现代化金融服务。包括金融机构的服务、金融产品的创新等方面,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3 强化市场营销

首先,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市场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以便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合作社和企业合作,共享市场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其次,注重品牌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建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拓展销售渠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通过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合作,运用“线上+线下”组合模式,搭建电商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覆盖面和销售量,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最后,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市场营销能力,如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品牌推广、销售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通过与专业市场营销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和效率。

5.4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要加强自主创新,鼓励组织成员参与技术创新,提高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5.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另一方面,加强法律保障。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其合法权益。

6 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正在不断地凸显。文章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针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需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监督和审计,以及推广现代化金融服务等措施,从而确保组织效益最大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在今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还需要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和质量管理,助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天瑞.东北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3(06):66-68+72.

[2]高云才,常钦,郁静娴.1.3万亿斤以上,连续9年的丰收答卷[N].人民日报,2023-12-19(2).

[3]中国政府网.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2020)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国家示范社2020年经营收入均值1514万元[EB/OL].(2022-01-23)[2024-01-23].https://www.gov.cn/xinwen/2022-01/23/content_5670074.htm.

[4]钟沛芳.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地位及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10):69-70.

[5]李宝侠.新农村建设中陕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19-20.

[6]石磊.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7(05):1-2.

[7]赵鹏,张红宇.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448-449.

[8]章燕.乡村社会资本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影响研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D].南京:南京大学,2020.

作者简介:马 琳(1987—),女,汉族,辽宁铁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状况公共管理改进对策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研究
我国互联网+环境下内容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萍乡市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