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进程及价值内蕴

2024-05-10 06:59帅启梅
关键词:理论逻辑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

摘 要: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来看,现代化是每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目标,但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与道路,都是由其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与历史背景决定的。在现代性获得世界性权力并在全球扩张后,中国卷入现代化进程中。从最初的器物层面现代化到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再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性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其独特的发展逻辑与历史脉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提出也是理论、历史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与推进,既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作出了理论贡献,又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开创了新的文明类型。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历史进程;价值内蕴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1012(2024)01-0022-08

The Theoretical Logic, Historical Process and Valu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SHUAI Qimei

(School of Marxism,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is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goal of every country. However, the mode and path for modernization in any country are determined by its specific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fter modernity gained worldwide power and expanded globally, China wa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From the initial modernization of objects to institutions, then to the pioneer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roa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Chinas modernization has its unique development logic and historical context. The proposal of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road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history and practice. The explor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road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Marxism and provides a new practical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modernization. Therefore, it has created a novel type of civilization.

Key words: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oretical logic; historical process; value connotation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变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且仍在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1]12。随着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绝对权力,其影响波及全球,现代化也成为每个民族普遍的历史性命运。中国作为后来者,被动卷入了这一世界性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探索形成与建构的现代化道路,是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与一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为起点,深入分析中國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考察其历史起源、历史进程及发展路径转向,并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世界历史角度,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代历史语境中的价值。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现代化起源于西方,长期以来,带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理论占据这一理论场域中心,如西化理论与后来的依附论。国内外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现代化理论,这是一种误读。事实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做了细致研究,而其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在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分析中加以阐发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路径转向的理解与认识。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文明形态发展规律的实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分析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差异而出现的五种所有制形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清晰地勾勒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人类文明形态可以分为五种,即原始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及社会主义文明。虽然马克思对人类文明形态的进化持有序渐进的观点,但其并未认为所有国家都必然走向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对东方社会的研究,马克思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与民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马克思的这一思想阐明了一国现代化路径的选择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东方社会完全可以走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局限,产生立足自身现实的多元现代化向度[2]。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非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跨越文明形态演进规律的现代化。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并未经过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缺乏相应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即便相比起苏俄,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也远未达到其发展程度,一穷二白、饱受战争与动乱摧残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跨越“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批判理论的赓续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但马克思认为,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社会虽然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先进,但根植于资本逻辑的现代性表现出其矛盾、分裂、异化的一面。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研究,他的许多论著的标题或副标题中都带有批判二字,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哥达纲领批判》等[3]69。在如何认识现代性这一点上,不同的学科与学术流派观点不一。作为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奠基人,马克斯·韦伯虽未直接使用现代化这一概念,但其研究是西方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性开端。在韦伯的理论中,其经验研究的最主要着力点在于理性化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中所具有的普遍性历史意义。而在帕森斯的狭义现代化理论那里,韦伯思想被进行了结构功能主义式的全面改造[4]。“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过程被贬低与简化,传统彻底成为现代的对立面,韦伯所忧心的现代性后果也被简单化约,以至帕森斯的理论最终变成“西方中心论”。在帕森斯的现代化理论中,处于西方世界之外的不同民族基本丧失了现代化动力基础与源泉。尽管后来的依附论、世界体系理论等社会发展理论对帕森斯的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批判,也有理论试图去“理解现代性的性质,对现代制度的特别动力学机制和全球化范围进行说明,并解释其与传统文化断裂的性质”[5]14,但抽离了历史视角后的各种理论,最终不免庸俗化,落入后现代主义的陷阱。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起源、资本逻辑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中的矛盾与异化。在资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批判性研究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揭露与批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开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文明繁荣的背后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毫无人性的榨取与剥削,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物化关系,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中国式现代化在肯定西方现代化进步本质的同时,对这种建立在奴役、掠夺与战争基础上的现代化道路与模式进行了反思。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批判理论的指引作用,既不盲目效仿西方模式,也不排斥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探索经验,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独立自主地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避开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危机、价值撕裂与混乱、资源枯竭与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现代化恶果。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崭新应用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与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在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自理论创立以来,历史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以及社会主义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如前所述,马克思的现代化批判理论是辩证的,虽然不能将批判理论与未来社会构想看作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但二者确实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当然具有建构性特点。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建立在美好想象基础上的未来设想。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上,马克思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理想状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仅仅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资本逻辑虽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到革命性作用,但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现代性与世界历史的终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不断深化、发展与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与科学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西方到东方。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创新逻辑,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崭新发展阶段。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道路转向在分析中国的现代化时,历史视角显然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现代化一样,都是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变迁过程。尽管我们一再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式现代化理论,但“传统—现代”的分析范式仍然具有借鉴意义。18世纪以前的2000多年内,无论是采用经济发展指标还是政治成熟指标,即使中华文明不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先进文明,也至少是领先的文明,历史上无数次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均被中国的农耕文明同化与融合,没有被同化的,在短时间内即被逐出中华文明区域。但到了18世纪,尤其是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世界对中国的先进幻想逐渐化为泡影。“奇怪的外国事件,决然地打断了中国人熟悉的朝代循环,很快,外部世界就将带着属于他们的历史观侵入中國。”[6]107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在遭受外敌入侵的同时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其对不同道路的选择决定于自身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中国之所以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立足于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走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因此,在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时,需要对中国19世纪与20世纪漫长且复杂的现代化道路上的障碍、机遇与道路选择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起源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方面,中华文明具有强烈的传统主义倾向;但另一方面,在面对外来冲击与侵略时却表现出顽强的承受能力与融合他文化的能力。几千年来,中华文明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延续生命力,在外族入主中原时亦始终未改儒家文明的基本底色。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美国学者罗兹曼在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时,称“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精密的专门化和职能区分,并由职业官僚遵照高度理性化并有案可稽的成规及先例进行管理。在很多方面,中国非常具备现代转变的条件”[7]186。尽管近代中国具有诸多有利于现代化的因素,但阻碍现代化的因素发挥的作用更大。中国的政治稳定建立在家庭与宗族的稳定之上。这种政治稳定并非不理性的,但清政府的异族统治加剧了这种政治稳定在利益取舍上的非理性化。获取统治权力的重要性远高于国家的现代化,晚清统治者政治上的非理性化阻碍了中国走上内生性现代化道路。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性亦让位于各利益团体的价值诉求。直至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现代化才成为国家的首要历史任务。自西方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现代化逐渐成为全球所有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任务,不管这种历史任务是主动领取还是被动接受。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在扩张的同时裹挟着支配—从属的权力关系,支配者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转变本国的所有因素而达至现代化,而从属者则依靠借鉴外来模式以实现扩张与更换现有社会结构。中国显然属于后者。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观察中国的现代化,从历史时序上来分析比较容易获得清晰的结论。从1840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现代化。

1.器物层面的现代化

该时期的现代化从1840年开始至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以林则徐、魏源、奕、李鴻章等人为代表,主要表现在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与经济体系均发生巨大变化。西方在中国的扩张给中国的现代化带来了许多重要且有用的信息与技术,但政治衰败、社会动荡和经济变化都不足以使中国形成能够应对外来挑战的内部力量。“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西方列强对封建中国的侵略具有两重性:一是它在客观上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使中国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二是帝国主义为了控制中国,不允许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8]因此,表现在器物层面上的现代化不可能获得成功,在没有打破原有政治结构与经济体系之前,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在资源调集与协调国家行动方面,与1840年之前并无本质区别,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即证明了这一点。

2.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从1895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这个时期的现代化核心在制度层面。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的精英阶层逐渐认识到制度才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维新变法及清末新政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制度变革时代到来,然而这种政治变革早已丧失了权力基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nation crisis)或“权威危机”(authority crisis)之中,随着地方督抚势力的坐大,中央的权威和实际控制力迅速流失[9]。维新运动的失败证明,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最高领导层已难以进行一次全面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清末新政,与其说是为了国家与民族富强,不如说是为了延续清王朝的统治,且改革的参与者各谋其私,如此失败就是必然。

3.全面现代化的开端

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至1949年,这个时期的现代化已扩散至社会各个层面,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与思想文化等领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从帝制到共和,是中国自秦制以来,两千年历史中的第一次政体断裂。封建帝制的权力与权威合一被彻底打破,但辛亥革命的复杂性,使得民国成立后的国家建构困难重重,国家认同问题在民国时期始终未能解决。“晚清的朝廷陷入了权力与权威的双重危机,辛亥之后,这一双重危机不仅没有解决,而且以更严峻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四分五裂,中央权力式微,政治秩序缺乏公认的权威——无论是宪法的权威还是人格的权威。”[10]166尽管国民党1928年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军阀混战后形成的中央与地方格局,使中央政府的资源调集能力十分有限。而日本侵华直接打断与摧毁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国民党政府已无力筹划与发展当时出现的各种现代化因素。值得庆幸的是,该时期的现代化运动在思想与文化层面上出现了新的转机,也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以五四运动为起点,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思想与文化的改变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转向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立

回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现代化,无论是器物层面还是制度层面,中国的现代化与西化基本是等同概念。从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来说,当时现代化的路径是符合中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但现实逻辑却是,以西化模式来先验地套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上,不过是纯粹的美好愿望。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改良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等多方的探索和尝试之后,中国的现代化终于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了本质联系,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交给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1.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转向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强有力的统一政权,中央政府开始指导与计划社会各个方面的现代化进程。这一阶段的现代化实际上是苏联现代化模式的复制,已彻底抛弃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与模式。早在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即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其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提出,“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1]1081。毛泽东在其后来的著作中,始终强调工业化、现代化。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个现代化”的表述[12]673。尽管之后对现代化建设的表述各有不同,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伊始的现代化建设,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指导与干预下,各领域的生产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一五”计划的工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上升了130%,大大超过计划规定的100%[13]158。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们并未处理好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以至走了不少弯路,现代化建设进程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并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了混乱。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现代化进入初步起飞阶段。在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要“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4]163。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将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力,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全新命题[15]。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具体设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蓝图与发展路径。中央领导集体以“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为出发点,结合中国国情,接连形成“三步走”发展战略,初步提出“五位一体”现代化布局。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并对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在这一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总结现代化经验教训与探索中得以创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沿着现代化发展目标循序渐进,奋勇向前。

3.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在新世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吸收以往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开创性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与全面推进,既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首先,新时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更为具体与精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党全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具体实施步骤中,对小康社会建成后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进行阶段性划分,更加清晰具体地擘画出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和远景目标。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强调全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重要挑战。从世界现代化历史来看,除美国以外,无论是西欧国家还是东方的日本、韩国,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大规模的农业人口,且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人口。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立场。通过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政策,我国充分发挥人口整体性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通过中国共产党与全体人民的努力,中国已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让14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在贫富分配上的扭曲。再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全方位提升现代化建设的质量水平。现代化是一场规模巨大的社会变迁,韦伯在分析西方近代文明兴起时用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类概念。在他的研究中,现代技术、资本主义、科层制等现代性的发展,最终使现代性与文明价值之间存在无可解构的冲突。中国式现代化在取得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打破资本逻辑对社会的控制,在制度与政策层面驾驭资本,使其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在思想观念层面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追求,实现中国整体社会新现代性的生成。中国式现代化在开创新的道路时,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历时性矛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共时性矛盾并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我国在“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基础上加入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跳出了西方现代化先污染再治理的怪圈,开创了文明永续发展的新格局。我国通过全局性谋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谋划与高质量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内蕴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西化”一度是现代化的代名词,现代化理论也长期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国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也不同于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本质联系,也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提出,打破了资本主义以资本为逻辑的文明形态,也用事实证明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多样性,对发展中国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全球和平事业均具有世界性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价值

1.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各种颜色革命在全球上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备受质疑,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尽管这种欠缺科学性与不负责任的理论遭到了不少批评,如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说:“这种终结观无疑是所谓结构理论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对于我们而言,我敢说,有关历史终结和最后的人的流行话语的传媒展览看起来常常就像是一个令人讨厌的时代错误,至少在某个方面说是如此。”[16]17但真正对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予以迎头痛击的是中国这一鲜活的历史样本。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与历史环境,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的问题,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

2.体现了中国式文明自觉的理论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它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的简单套用,也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再版,而是立足于本国国情基础上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尽管现代化通常表现出与传统的对立,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可以脱离传统而实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儒家文明长期以来占据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但儒家思想在发展进程中,更多是体现为一种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的学说,与西方建立在基督教信仰基础上的理性化具有典型区别。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文明自觉的选择,通过从中国传统文明中提取现代性的一面,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价值体系。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与“天下”观念,成为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探索中具有世界意义的价值。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价值

1.开辟了中国之治的光明前景

自鸦片战争后被动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以来,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前赴后继。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前,中國的现代化一直处于摸索与动荡状态。无论是自下而上的农民起义,还是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都未能让中国步入现代化的正轨,也未找寻到合乎历史条件与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断摸索,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仅让中国的现代化步入正确发展道路,也让中国现代化水平在历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与磨难已成为过去。进入新世纪,中国之治表现出的社会长期稳定与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失序和经济复苏乏力的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

2.实现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反思与超越

人类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在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演进的过程中,资本主义文明是主要形态,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权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谱系,在现代文明形态上突破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样本,从多个层面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逻辑。”[17]中国式现代化虽然是在西方现代化的影响下开启的,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自己的社会主义方向与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逻辑超越了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起点与终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市民社会基本原则;以文明融合与共进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冲突论。随着俄乌冲突的不断加剧,美西方在地缘政治上挑起新的冷战,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近年来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发起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也给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在新的全球格局中,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彰显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旺盛生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自产生以来,西方现代化在全球的扩散与外溢,大致经历了从西欧、北美到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不发达地区。但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亚非拉地区,移植西方现代化模式却难以取得成功,反而最终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拉美国家学者提出的依附理论与沃勒斯坦为完善依附理论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均完美解释了这些落后国家在移植西方现代化模式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影响。当前世界局势仍然在一定程度体现出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美西方主导的国际资本集团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制造金融混乱、适用单边制裁与技术控制,迫使发展中国家走西方现代化道路,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环境污染加剧等困境。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模式造就的是与欧美一样的现代化强国,那中国式现代化就谈不上有什么世界意义,其依然只能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某种特例而已。“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18]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模仿,也不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复制。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与推进,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标准的垄断,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项,拓宽了其他国家发展现代化的渠道,为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四、结语

在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时,理论与历史视角具有基础性意义。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现代性的批判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制度设计都建立在这一批判基础之上。中国自19世纪被动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以后,先后经历了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制度层面的改良主义、暴力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但这些摸索无一例外地走向失败。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的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中国之所以走上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正是基于其独特的自身社会条件与历史环境。理论与历史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切口,只有深入分析这两个要素,才能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就其价值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民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不仅在于它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在于它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指明了新途径,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儒,陈舒霄.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1):9-20.

[3]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应星.社会学的历史视角与中国式现代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2(3):97-111,206.

[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M].梅静,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7]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8]秦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29(2):4-21,155.

[9]马敏.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6(9):28-40.

[10]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13]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董慧,胡斓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脉络与经验启示[J].理论与改革,2022(1):10-21.

[16]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7]刘军,李爱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文明逻辑的超越[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26(2):34-42.

[18]習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J].奋斗,2022(17):6-19.

收稿日期: 2023-08-08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项目“传统儒家政治文化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研究”(XSP21YBC064);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基于法礼融合视角下的乡村基层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2CO450);邵阳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实践及价值研究”(23YBA04)

作者简介:帅启梅,女,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立法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浅谈供给侧改革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