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香米特色产业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4-05-10 21:46林珊微胡舒宇高敏娜黄嘉嘉
村委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振兴

林珊微 胡舒宇 高敏娜 黄嘉嘉

摘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文章以潮州市三饶镇香米特色产业为例,深挖香米文化底蕴,剖析香米产业发展现状,针对香米产业存在的人才紧缺、经营规模小、创新技术匮乏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助力潮州市三饶镇香米特色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香米特色产业;农村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1]。建设农业强国是着眼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乡村产业链作为支撑,以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已成为必然选择。三饶镇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重要的稻米产区,其中“三饶香稻”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水稻种质资源。“三饶香米”米体圆饱,光泽度好,香气佳,蒸煮米饭时,在普通米中加入些许香米,便会满锅桂香扑鼻,沁人心脾,遂有“珠米桂香”之美称。发展壮大“三饶香稻”产业既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三饶镇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但是,三饶镇溪西村的香米产业问题突出。一方面,村民对产业发展的参与度不高,在相关的传统技艺、习俗和价值观念的传承方面,面临失传或被忽视的风险等;另一方面,“三饶香米”知名度较低,且生产工艺不够完善,产品流通方式有限,产业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基于此,文章以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溪西村为调研地,以当地的“三饶香米”产业为突破口对当地农民进行问卷发放、深度访谈,筛选整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三饶香米”的发展特征,调查总人数达1 030人。在明晰香米产业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香米产业链的特点和新变化、香米产销体系,以为香米特色产业发展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提供建议。

1 潮州“三饶香米”产业的发展困境

“三饶香米”在广东省潮州市三饶镇溪西村已有500余年的种植历史,但由于种植难度大,对土壤条件要求高,且产量低,香米一度面临絕迹。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良和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在对香水稻进行改良后,香水稻潜在的价值再次被挖掘出来,为当地的农民带来商机,成为新的乡村产业,使得溪西村焕然一新,因此,香米在三饶镇有着重要的地位。

1.1 香米种植要求高、风险大

香水稻生产面临的风险较大,种植较为困难,难以吸引大额投资[2]。乡村特色产业其实就是地方独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被优势化利用的适应性产业,与地域环境、地域资源和地域文化分不开[3]。根据走访调查了解到,香米的价格高于市面米价,这代表其生产成本相较于一般品牌来说更加高昂,包括但不限于季节因素、供给因素、保存因素的影响。香水稻在生长时对日照时间要求更加严格、生长期比普通水稻要长20天,这使得在播种时节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收割后的处理工序、种植面积的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使得香米供给难以跟上市场的需求,也就无法给三饶镇溪西村带来大规模的营收,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到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1.2 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限制

调查结果显示,约69.51%的受访者认为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对于香米产业的发展起着主要作用,而约30.49%的受访者则认为政府部门在资金、政策和市场规范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通过这些数据发现,大多数人认为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推广的可能性。虽然“三饶香米”现已改良成功,但是乡村企业仍缺乏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的观念,无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企业难以实现高效的生产和利润的增长。

1.3 售卖方式有限

由于传统“三饶香米”的生产规模较小,销售渠道的覆盖范围相对较窄,销售渠道并不完善,现代化销售渠道相对薄弱。调查结果显示,“三饶香米”的售卖方式主要集中在三种形式。自销零售占总比例的46.90%,意味着农户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或零售商。中间商统一收购占比35.10%,这意味着农户将产品售给中间商,然后由中间商负责销售给最终消费者。而电商售卖方式仅占总比例的10%,显示出电商渠道在三饶香米销售中的较低应用率(见图1)。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以传统农贸市场和线下零售为主,面临着空间狭小、信息传递滞后等问题。相比之下,电商、互联网等现代化销售渠道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三饶香米”的销售中应用较少,限制了其市场渗透力和竞争力。这种境况导致产品难以进入更广泛的市场,产品市场需求相对不稳定,产品销售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同时,也会降低乡村产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

1.4 品牌效应不明显

“三饶香米”由农户合作社发展而来,缺乏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农业发展的观念,在产品包装、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经验有限,同时面临资金和技术的瓶颈,难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香米产业链延伸较难以达到统一化的水平,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消费者对品牌认可度及黏度下降,限制了品牌的打造。三饶镇地处潮汕地区,除了有其他乡村产业的竞争,还面临珠三角等城市品牌的竞争,城市品牌具备更强的市场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使得品牌建设更加困难。

1.5 配送渠道瓶颈

由于三饶香米的产地分布广泛,相关农业公司的物流需要在不同的农户之间进行收购,然后再将香米运输到销售地点。然而,由于运输路线规划不合理,使得香米的运输时间延长、成本增加,进一步影响了香米的时效性和市场竞争力。如果物流公司无法按时将香米送达市场,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其他品牌或产品,导致销售机会流失。香米的新鲜度和口感也会随着延误而受到影响,这将会进一步影响“三饶香米”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2 潮州“三饶香米”产业发展的策略

2.1 更新迭代香米种植技术,提高“三饶香米”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合理选种,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获取一定的技术支持,培育高质量的香米;科学施肥,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和化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加强病虫害防控,建立科学的病虫害检测和防控体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轮作、间作等方式,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此外,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也是提高“三饶香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农业生产的审计和评估,为农民提供合理的财务建议和管理方案,也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经营水平。

2.2 建设种质繁育基地,完善“三饶香米”的生产工艺

建立“三饶香米”生产绿色安全示范区,以“科技帮扶,技术升级”助推种子基地建设,加快完善基地配套设施,按照“加强种质保存田建设、创建种质繁育田、建设种植示范基地”的技术路线,进一步去杂、去劣、选优提纯“三饶香稻”种质,提高香米品质。在香米生产过程中推广使用“稻+鸭”的生态种植技术,通过种子处理,如种子消毒、浸种处理等方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水稻播种的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播种间距和密度,确保水稻植株的充分生长;在水稻成熟期间,及时采摘成熟的水稻,并進行适当的处理,确保水稻的质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保持水稻的新鲜和品质,并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加强产品质量的检验和抽检,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提高“三饶香米”的质量和竞争力,进一步强化“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2.3 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创新香米销售模式

传统的香米销售模式限制了香米品牌的推广和销售,阻碍“香米+”库存商品变现。要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必须确立农民在乡村的主体地位[4]。当地应开设相关培训课程,教授农民接触、熟练使用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同时,香米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电商销售部门,针对线上销售,通过优质优价、快速物流及售后服务,助力“香米+”产业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强有力主攻网络电商市场,持续开拓线下经销商销售,从原先单一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转换为快节奏、重流量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带动香米知名度,多渠道保质保量加快香米的市场销售,极大程度上减轻过去香米产品挤压带来的香米陈放过久引起的品质下降的弊端。此外,可以对电商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核算营销成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帮助企业了解销售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调整策略,提高销售效益和经营水平。

2.4 打造产品品牌名片,延长“三饶香米”的

产业链

通过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设计精美的包装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加强“三饶香米”的品牌建设,提升“三饶香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农田、农庄等资源,开展农产品休闲旅游服务,组织游客体验农田耕作等活动,增加游客对“三饶香米”的认知和信任度;打造多元化香米产品,如香米酒、香米粉等,延长“三饶香米”的产业链,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和增值,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2.5 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疏通农产品流通途径

交通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一个体系成熟的物流体系能加快农产品走出乡村,带动乡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乡镇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持续推进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助力“快递进村”与“农产品进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三饶镇应进一步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实现快递集散分拨中心全覆盖,加强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提升快递基础设施及信息网络建设水平。同时,可以再投资建设现代化标准的物流仓库,打造专属物流车队,引入标准化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加强多位一体的物流仓储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

3 结束语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价值共创,从而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增强联农、带农、惠农效应,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乡村特色产业兴旺道路[5]。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潮州“三饶香米”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探讨了一系列可能的应对策略,如更新种植技术、完善生产工艺、打造产业链等,以有效地解决香米产业的困境,促进潮州“三饶香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关于香米产业的研究,以为推动香米产业的繁荣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增进农民的福祉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伍明锋,李森炜,吴莹,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香米产业路径探究——以潮州市饶平县溪西村为例[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11):118-119+122.

[3]万俊毅.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2(06):19-22.

[4]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04):2-12.

[5]张德海,金月,杨利鹏,等.乡村特色产业价值共创:瓶颈突破与能力跃迁——基于本土龙头企业的双案例观察[J].中国农村观察,2022(02):39-58.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财务管理视角下广东2020年后农村脱贫长效机制研究——以潮州市为例”(2020WQNCX049)。

作者简介:林珊微(1986—),女,汉族,广东潮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产业经济等;

胡舒宇(2002—),女,汉族,广东惠州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审计学;

高敏娜(2002—),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审计学;

黄嘉嘉(2002—),女,汉族,广东惠州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