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以旧换新”背后的大文章

2024-05-10 23:30朱克力
检察风云 2024年9期
关键词:消费品高质量消费

朱克力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务院近期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作为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此举不仅是推动消费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决策,也是推动节能降碳、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同比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在消费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推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进一步释放存量消费潜力、提升生活品质、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举措。

消费品“以旧换新”传递重要信号

国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重提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其背后蕴含的经济学逻辑和政策导向值得深入剖析。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这一政策的推出,首先是对当前消费市场潜力的一次重要激活。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当前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内需的稳定和扩大对于经济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激发存量消费的活力,能够有效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动力。

从消费者角度分析,以旧换新政策直接降低了家庭对于高品质消费品的获取成本。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降低了消费者获取新产品的价格门槛,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从而提高了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同时,这一政策还有助于缓解家庭中的“耐用品陷阱”,即老旧产品虽然性能下降,但由于更换成本较高而继续使用的现象,通过以旧换新,可以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生活效率和品质。

对企业而言,以旧换新政策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出发,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研发符合节能环保、智能化趋势的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此外,政策还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废旧产品回收处理、二手商品交易、再制造等行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鼓励消费者更换老旧、高耗能的产品,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政策的实施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向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可持续发展。

“以舊换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以旧换新政策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随着国内市场对高质量、智能化产品需求的增加,国内企业在提升自身产品的同时,也可能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提升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可以说,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次精准施策,更是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一次战略布局。它通过激活消费市场、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绿色发展等多方面作用,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形成消费和投资正向反馈机制

进一步理解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需要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结合起来。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一政策组合体现国家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刻认识和战略部署,旨在通过促进存量优化和增量提质,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动力的转换。

一方面,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排放。该举措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这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制造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设备更新,企业能够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水平。设备更新将拉动万亿规模投资。2023年,我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在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下,设备更新需求持续释放,将形成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通过设备更新发挥投资优化供给结构的作用,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直接针对消费市场,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消费者更新换代耐用消费品,如汽车、家电等。这一政策不仅能够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通过这种方式,政策既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又促进了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政策举措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联系。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际上是在同时作用于消费和投资两个领域,通过提升消费质量和效率,激发消费需求,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增长。这种政策组合能够有效促进供需两端的匹配和互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的正向反馈机制。

此次提出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组合不仅能够激发消费和投资的潜力,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这一政策组合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施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推动车企和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政策推出后,汽车企业对“以旧换新”反应最为迅速。这源于该政策对企业销售增长和市场份额扩张的直接影响。在经济学中,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其更新换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大量老旧车辆的存在对环境有潜在威胁。因此,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既能促进消费,又能推动环保,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次不容错过的市场机遇。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4亿辆,且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换车周期分别在6至8年和3至5年。这一庞大的基数预示着“以旧换新”市场的巨大潜力。预测指出,今年乘用车市场消费增量中将有40%来自以旧换新,相当于约1000万辆乘用车的市场规模。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市场的空间和潜力,也反映出汽车更新换代需求的迫切性。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不少车企已经制定了以旧换新的促销措施,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这些措施包括提供置换补贴、优化金融服务、提供更便捷的置换流程等,旨在降低消费者的换车成本,提升购车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自家品牌。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无疑将对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这一政策将加速市场的新陈代谢,促使车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政策也将加剧市场竞争,车企需要在产品、服务、价格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以吸引消费者。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竞争的加剧将推动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效率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那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将脱颖而出,而那些反应迟缓、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则可能面临淘汰。因此,汽车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

可见,汽车企业对“以旧换新”政策的迅速反应,是基于对市场机遇的敏锐把握和对竞争态势的深刻理解。这一政策不仅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将推动汽车行业向更高质量、更环保、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把握政策机遇,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消费者体验,将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作者为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消费品高质量消费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国内消费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40年消费流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