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春色(散文)

2024-05-10 05:59周书华
中国铁路文艺 2024年4期
关键词:村庄

作者简介:周书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延河》《阳光》《绿叶》《躬耕》《草地》《凉山文学》《火花》《散文诗世界》《西部散文选刊》《文学天地》等报刊。

村庄的春天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春打六九头,当春风拂过村子四周的山峦,大地仿佛被一层薄纱轻轻覆盖,春天的气息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乡村的一切也开始焕发新生。地里的农作物,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后,终于迎来了新的生长季节。人们早出晚归,忙碌地耕耘着土地。每到这个时候,母亲便带着哥哥、妹妹和我来到田野里,点种庄稼,点种泛青的希望,让种子能在春天里发芽,能在后来的日子里长大结果……

此刻,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早已是花的海洋。桃花、梨花、杏花等各种花朵在枝头竞相绽放,它们如多彩的云朵,轻盈地飘落在大地上,花香弥漫在村庄的每个角落。走在村道上,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孩子们在花海中互相追逐,笑声回荡在村庄里。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在田野间摇曳生姿,将大地装点得如诗如画。

气温逐渐回升,风也变得温柔起来。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的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

母亲发现喂养的老母鸡不下蛋了,便让它抱小鸡。老母鸡除了吃食走出鸡窝外,其余时间一动不动地蹲在鸡窝里,身下是一堆待孵化的鸡蛋。不过几日,一只只雏鸡便破壳而出。一时间,院子里叽叽喳喳,这春日的时光都被这懵懂稚嫩的声音唤得青翠流转起来。一群身着黄绒毛的小鸡,如小棉花团似的,踩着春光,一步一摇地跟着老母鸡出门去。

村里的树长得毫无章法,就像各家各户散养的鸡鸭猪羊,无论出现在什么地方,都显得理所当然。它们也把自己活成了村庄主人的样子,为人们遮风挡雨,供人们乘凉休憩。清晨,各种鸟雀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毫不吝惜地展示自己美妙的声音。人们被它们的歌声唤醒,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音乐会中。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翻过奶奶家屋后的山梁时,人们已经在地里忙活了好一阵子。在这个季节里,人们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眼里满是希望和憧憬。他们计划着新的农作物种植,筹备着新的生活计划。村庄的春天,带来了新的期冀。

春天的雨,如雾似烟,淅淅沥沥,一滴一滴,不急不躁,缓缓洒落。山峦,农田,树木,溪流,期盼春雨的滋润,也渴望阳光的照耀。

在庄稼人的眼中,雨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农作物茁壮成长的必备元素。年少时居乡下,每逢下雨,便欢喜不已。搬来椅子坐在大门口,或趴在窗台上,看雨水从屋檐的灰瓦上滴落,千丝万线,摇曳成一根根琴弦,或有编钟之声,或有琴瑟之声,或有竹笙以及排箫之声,奏响乡村的幽寂,演绎着庄稼人的喜悦或叹息,描绘着春华秋实的丰收之景。生命也由此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成长。

雨,顺着屋顶的瓦片滑落,父亲伸出手探探雨势,轻轻说:“下得好啊!”然后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手拿锄头,走进雨里,这让人不禁想到唐人张志和的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田园生活场景吗?

斗笠,乃农家必备物品。细细的篾丝,织成密集的蜂窝状六角小孔,上下两层,中间夹着箬叶,覆以油纸,既能避雨又可遮阳,挂于墙壁又有装饰之美,故深受农人喜爱。

庄稼人对雨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感,因为雨水关联着收成,决定着年景。粮食谷物、蔬菜等果腹之物皆从土地中来,因了雨水的滋润,果实才会长大成熟。

炊烟慢腾,细雨笼罩整个村庄,小草喝饱了,树林洗遍了,麦田碧油油的,青石板铺就的村道光亮剔透。孩子们没心没肺地在细雨中玩耍,仿佛这下的不是雨。雨中的村庄有若即若离之感,五彩缤纷,又空灵如画,朦胧而迷人,生动且含蓄。

远处绵延逶迤的群山,因为细雨而起了一层氤氲,若隐若现,多了几分神秘,多了几分让人猜不透的心思。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雨珠,叶子不堪重负,雨珠滚落在地上,浸入泥土里,我仿佛闻到了泥土的芳香,听到了大地滋长的声音。

春天里,面对风声、水声、蛙声、鸟鸣……林林总总的声响,母亲不闻不问,不喜不忧,视若无物,因为家里的水田要赶在下春雨的时候翻耕犁耙好。时常看到母亲头戴斗笠,手挥竹条,吆喝着大黄牛拉着犁铧翻耕泥土,父亲在修整田埂,只为了尽快把门前的水田平整耙好,把秧苗栽下地。每到这个时间节点,母亲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忙着,抢着在雨水充沛的时刻把翻耕水田的任务完成。

待到雨停了,家里的水田也平整犁耙好了。母亲也累得疲惫不堪,那顶尖顶与边角皆有破损的斗笠,历经岁月淘洗,颜色亦显得有些黯淡,被母亲和父亲置放在老屋不显眼的角落里。

岁月不居。时光也是如此匆匆,仿佛一片落叶在树上凋零的瞬间,如一只蝴蝶从眼前掠过,短暂而轻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学会了承受生活的波折,适应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转。

每当春天来临,整个村庄都被鲜花装点,花香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那时的我,总是在花海中奔跑,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那些花朵,像是村庄的微笑,温暖著我的心灵。

村庄的夜晚,寂静而温馨。晴好的天气,星光满天,月牙如盘。微风习习,树影斑驳。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五成群,在院落,在树下,摊开席子,乘凉、休憩,或坐、或卧,开怀畅聊。母亲总是轻摇蒲扇坐在一旁,父亲则给我们讲述古老的故事,自然少不了月宫的嫦娥、神秘的桂花树、捣药的神仙,还有一旁的玉兔……月影的笼罩里,我也昂首,久久地凝视遥远的苍穹,神思恍然……

从村庄中间穿过的溪流,鲜活清亮,如从梦中滤出一般,亮湛湛的溪水,在月色下通体皎洁,润泽一溪星月,唤醒十里春色。此刻,天籁间每处细微的声响,都给人战栗般的触动。

月光洒在大地上,犹如一层银色的轻纱,给整个乡村笼罩一层神秘的氛围。繁星闪烁,犹如天空中的明灯,点亮了黑暗的夜空。月光、星星、夜风、狗吠、哭声、虫鸣与花草、泥土的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乡村夜晚独特的魅力。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惬意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享受着祥和的时刻。

夜风轻轻吹拂,拂过庄稼地,摇曳着稻谷和苞谷,发出沙沙声响,好像在给庄稼人送去祝福。

月色朦胧中,晃过三爷爷家老黄牛蹒跚的剪影。吃过晚饭,三爷爷尽管劳累了一天,仍不忘牵着牛儿到水凼边夜饮。嘴上衔着的烟袋,明明灭灭,似夏夜的萤火若隐若现。那些归家的农人,走在纵横阡陌的村道上。绰绰人影,近了,又远了,直至在视线里变成一团黑影。

偶尔,远处传来狗吠声,犹如村庄的守护者,它们警惕地守护着家园,让人感到安心和踏实。

蛐蛐在夜晚开始鸣唱,它们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在为夜晚的宁静增添一份乡村的韵味。它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和声,如同一首美妙的乡村之歌在夜空中回荡。

乡村特有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庄稼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宁静和满足。

闭着眼,念想着村庄的夜晚。我常在深夜里打开记忆之门,然后熄了灯,任由月光如水般洒满整个房间。我尝试在都市的一隅,农耕一样耕耘出一片属于乡村的夜晚,安然地种植或者收割有关乡村的美好画面。

苍茫深邃的天空恰似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轻轻荡漾出年少生活时那通透的湛蓝。绿油油的麦田、金黄的油菜花、红红的紫云英,还有镶嵌于田间地头的紫色蚕豆花,成片成片错杂地铺展着,铺展成一个奇幻烂漫的梦境。

清晨的日出把炊烟涂抹成一缕缕金黄,吱呀一声,门开了,唤儿声,狗叫声,鸡叫声,鸟鸣声,此起彼伏,村庄一下子沸腾起来。当炊烟逐渐消散的时候,充满希望的一天开始了,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耕作的耕作,上学的上学,守家的妇女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有硕大的希望在升腾……

蝴蝶在路边的一丛打碗花中忘情地起舞,蜜蜂唱着歌儿辛勤采蜜,燕子驮着暖暖的春晖在农家的屋檐下搭建自己的家园,它们都是村庄快乐的精灵。而喜鹊与布谷鸟,则站在房前屋后的树梢上轮番歌唱,一曲接一曲地奏响动听的旋律,将村庄的自在愜意演绎得淋漓尽致。

孩子们闲时或在小河边打水仗,或摸鱼捉虾,或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或躺在草地里看天上的流云。这春日的乡野,俨然是孩子们的游乐园!

草地里的花儿,或娇小玲珑,或高大挺拔,或绚丽多彩,或清雅淡然,各自展示着自己的美。

杜鹃花也争相开放,开得满山满坡,鲜艳如火,红得让人心醉神迷。

抬眼四顾,有农家隐逸在繁茂的树木中,这儿一家,那儿一家,虽散落无序,却是自然天成。有人家的地方便有树,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最多的是李子树,其次是桃树和杏树,再有就是梨树、樱桃树等。

绽放在村庄里的花儿,李子树花和杏花开得最早,也最淡雅,洇染着岁月的清香。

这些花儿是大山的灵韵所在,它们在村庄里默默生长,承载着村庄的记忆和生命的活力。承蒙春之美意,万物都在焕发勃勃生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繁荣且充满美好。

猜你喜欢
村庄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雪后的村庄
村庄
村庄及其他
村庄
我的小村庄
村庄在哪里
真的是村,村庄的村
村庄治理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