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新样态探赜

2024-05-10 20:31戴子薇戴大兵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新课标

戴子薇 戴大兵

【摘要】新课标改革后,传统教学模式基于自身的各种问题给高中政治教学实践带来诸多挑战,亟需融合核心素养的理念特质,从高中政治教学样态的视角出发予以回应。现阶段双减政策的大环境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型”转化为以人为本的“素养型”教学,优化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的价值和必要性就更加凸显。本研究紧随政策潮流,以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内涵入手,从三个维度浅析了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的现状问题,对应提出了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新样态,以期真正实现新课标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新课标|教学实践|教学新样态

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教育教学航向标,在教学实践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随着当前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目前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和成绩的提升,还需要立足思政课堂主阵地[1],融入核心素养,优化教学实践,以期为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的优化提升提供新视角,为一线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新思路[2]。

一、探内涵,析价值:核心素养与高中思政课程的逻辑关联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修订和完善了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将核心素养放在突出位置[3]。高中核心素养是政治课程育人价值的一种集中体现,是对知识、技能、方法等进行提炼之后,所形成的具有结构化特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包含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及公共参与等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形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双螺旋结构的中国式发展核心素养。

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革新,思政教育与核心素养的相互融合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4]。课程思政建设是核心素养培育在实践层面的指向,它倡导课程的“双育”价值与使命;而核心素养框架则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的教学观念,二者形成了“立德树人”与“知识育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5]。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具体教学实践,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能切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实践探究能力[6],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二、找问题,寻痛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现状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是传统型教育教学模式仍然大面积存在。在核心素养视阈下厘清高中政治教育的现况及问题,是探索二者融合新契机的内在要求。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削弱学生兴趣

现阶段的教育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地灌输,而未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就容易出现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部分教师只是机械地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并未根据实际教学工作需求进行改革、创新与调整,导致各种先进教育理论、思想、观念、技术以及方法等的引入存在单一性[7]。例如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就存在這样的问题,虽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讲故事、猜谜、讲笑话等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方法传统而跟不上时代,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产生疲倦感甚至厌烦感。因此,新时代教学想要渗透核心素养,培育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采用全新的科技结合,创新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二)模糊的教学目标影响学习效率

明确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例如高中政治教材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就是对学生“和平观”和“发展观”的培养,旨在教育学生从宏观的层面了解这个世界,并看到中国担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于教育目标的界定还不清楚,对自己学生的期望太过于理想化,对于如何把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理解的比较含糊。还有些教师只注重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道德的培育,未能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的原则,提倡唯分数论、唯价值论,只重视知识讲授轻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或脱离知识传授只谈思政课的价值引领,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情感体验

思政课教师发挥着马克思主义资政育人的基础性作用[8]。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对社会知识的讲解,常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情感沟通,导致高中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产生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既要以学科认知为基础,也离不开高阶思维的发展[9],在这种传统“灌输性”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性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性,往往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提升转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体验到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意义。

三、解难题,疏堵点: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新样态

传统教学模式基于自身的各种问题给高中政治教学实践带来诸多挑战,在新课标改革大背景下,亟需融合核心素养的理念特质,从高中政治学科实践的视角出发予以回应,不断挖掘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的契合点,通过革新理念目标,创设情景教学,矫正情感失衡等教学优化路径,增添塑造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新样态的新型动力。

(一)革新教学理念,树立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教学目标的优化首先应分析思政课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10],占领思政课育人价值的制高点。思政课一体化理念不应停留于口号上[11],教师一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做法,转变“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多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情景式教学等。二是要转变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转变,由知识的权威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转变,由课堂上的“主角”向课堂上的“助手”转变,由成绩的关注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12]。在教学实践中,例如“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章节,教师首先需要树立起良好的核心素养意识,接着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哲学的具体案例,从而使得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相吻合。

(二)聚焦情感体验,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核心素养培育聚焦人的思想、关注人的行为,注重教育的引导与调整功能[13]。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政治教学,就需要教师寻求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连接点,将其渗透和融入各个知识点与教学环节之中,聚焦受教育者情感体验。高中政治课堂实践中,教师要将大纲的重点知识与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匹配,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来实施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要精准把握教情与学情的具体变化,通过融合新的育人使命与育人职责,全面增强学生工作的精神感召力[14]。例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章节,教师就可以关注班级学生的民族分布情况,让学生来讲述自己民族的习俗文化等特色,根据学生的民族差异来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从而引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

(三)创设情景教学,优化多元课程教学方案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视阈下,创设多元情境教学以优化构建高中政治品质化课堂是关键一步[15],也是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不能释放自我,在课堂中学到的和实际经历相差太大,无法达到提升学生认知的目的。情景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积极地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通过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能够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学习,达成知识、素养相统一的目标。在“个人收入与分配”这一章节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契合高中生的生活轨迹,采用多元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较为宏观的经济概念,将收入与分配外化应用到生活中,利用影视、媒体、场景等多种资源输出经济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打破这种单一式教学的隔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形象直观,使教学过程更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四、结语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广大的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认真学习核心素养体系,通过摸索与探究思政课教学的有效策略,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案例、实践活动等要素驱动下渗透、融合、践行学科核心素养,使新课标的课程目标真正得以实现。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王莹.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政课深度教学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3):83-84.

[2]毛晨阳.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提升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22.

[3]赵辉.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政课教学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23):55-57.

[4]彭伟.核心素养视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0):85.

[5]李垚,纪德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核心素养课堂培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88-92.

[6]于洋.认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厘清的几个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5).

[7]张乃宝.学科核心素养视域的思政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1):56-58.

[8]张宗兰,梁大伟.“双一流”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价值、内涵与提升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14-18.

[9]叶莉.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政课复杂情境创设[J].人民教育,2023(8):52-56.

[10]王莹.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政课深度教学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3):83-84.

[11]吴耿华.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6):97.

[12]王敏.专业教学标准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及培育路径——基于对347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样本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1):58-62.

[13] 李垚,纪德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核心素养课堂培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88-92.

[14]王淑芳.“大思政”視域下班导师基本素养体系构建路径探究——评《高校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8):2513.

[15]吴玉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 2023(1).

【基金项目:国家基金项目“‘大思政课视阈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批准号:JKSC15009)的成果】

(作者简介:戴子薇,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戴大兵,湖北省当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讲师,思政教研组组长,研究方向为中职和高中阶段的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