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究

2024-05-10 20:31李凉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探究思政课

【摘要】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道德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政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一些实践策略,以期帮助中职学校更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认同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学校|思政课|实践探究

在国家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的情况下,思政课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可以显著地提高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个性的培养效果。中职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特长的综合作用,在思想道德和行为表现方面有很大差异,这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出入。因此,中职院校的思政课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异质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击,并能更好地满足继承、发展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需要。

一、中职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

中职院校的孩子一般都在15~18岁之间,由于他们还处在青少年时期,所以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发育完全,叛逆心理很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是他们的判断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很可能会被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和社会的负面信息所左右。随着国家教育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继承与发展,中职学校的思政教学也在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一些老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在思政课教学工作中,仅仅依靠课本的内容来解释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而缺少对一些经典的人物典故等方面的引证,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的认识也存在着偏颇的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职学校的思政课教学主要以增强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和学习、发展的信心为目标,因此,大多数教学的重点都集中在如何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加强他们的职业技能等问题上,而忽略了如何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观念,从而造成了在学习思政的同时,学生所受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较薄弱,阻碍了他们在思想和品德方面的发展。

中职学校是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其校园文化的构建更多地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中职院校为实现“技能型”人才的终极目的,在校园里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往往以“职业技术竞赛”为主要内容,而思政课却没有与校园里的各种文化活动进行有机地融合,造成了校园里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传统文化气氛,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其在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

二、中职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传承文化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融入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培养民族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融入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三)培养审美情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而闻名,融入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身心和谐,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融入思政课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养生之道、养性之道,学生可以增强身心健康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的能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政课的实践策略

(一)校本教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

要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课程的有效整合,就需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的整合运用。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相对比较庞大,中职学校要根据其教育目的与要求,合理选取合适的教学课程,使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与思政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一定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当下,中职学校的学生除了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要将中华优秀文化与校本教材相结合,就要求学校全面掌握學生的成长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将课程与中华优秀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把《论语》《大学》等经典的思想融入到职业伦理与法制的课程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理解忠孝礼义廉耻的思想,并通过鲜活的实例来保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中职院校的思政课程的紧密结合。

(二)开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的思政实践活动

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要想更好地开展,就必须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到自己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之中,并以多种形式进行具体的实践。中职学校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班级教室,设立相应的藏书区,陈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让学生在闲暇的时候,通过阅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此同时,中职学校也要在有关政策的指导下,继续推进相关事件活动的设计与落实。比如可以从学习雷锋的角度出发,组织一场关于文化素养的知识竞赛,包括最常用的演说比赛、主题征文比赛、国学经典朗诵比赛等,以此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把中职学校的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加强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良性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搭建网络课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学习、获得各类资讯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互联网。在推动中职思政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中职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搭建云课堂,利用动画、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程中,并安排思政课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录制录像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育,保证学生既能认识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益处,又能掌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拓展自己的人文素养,又可以让学生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下,逐步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四、结语

中职思政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中职学校要通过实施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真实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从而把学生真正地培育成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苟天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讨[J].新课程,2022(44):16-17.

[2]魏楠.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21(4):336-340.

[3]田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39-44.

[4]张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研究[J].南方论刊,2023(8):101-104.

[5]陈彦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课教学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才智,2023(19):57-60.

(作者简介:李凉,南阳技师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思政、德育、音乐)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探究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