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2024-05-10 20:31王楠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摘要】中国古代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孔子的仁学到庄子的自然哲学,再到墨子的兼爱非攻,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不断在历史的进程中被重新解读和转化。本文着重探讨了古代哲学思想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以及如何被应用于解决现代社会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与当今世界的相关性。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精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现代中国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相对而言,文化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似乎并未与之同步,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因此,重视并推动中国古代哲学的创新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古代哲学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价值观,将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可以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伦理、道德、管理等问题,培育国民的文化自信和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中国古代哲学分析

中国古代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其深邃与博大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其中,儒家、道家和墨家是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流派,各自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多样性和深刻性。儒家哲学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儒家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秩序的密切关联。后世尤其在汉朝以后,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政治、教育和家庭伦理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哲学以老子和庄子为主要代表,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家倡导顺应自然规律,强调无为而治,以及个人的精神自由和内在平和。道家哲学在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甚至政治思想。墨家哲学以墨子为首,提倡“兼爱非攻”和“尚同”,主张普遍的爱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墨家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儒家的传统等级观念,提出平等和实用社会理念[1]。尽管墨家在后世逐渐边缘化,但其关于社会公正和反对无谓战争的思想依然具有启发意义。中国古代哲学不限于这三大流派,还有如法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都以不同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造成深远影响。上述哲学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碰撞、融合,共同塑造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关注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秩序、自然规律和宇宙观,反映中国古代哲学对和谐、平衡与中庸之道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古代哲学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分析

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哲学经历了不断的创造性转化,其发展和变迁极为显著。自孔子时代至宋明理学,儒家哲学的演变贯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各个方面,反映不同朝代对于传统思想的接受、转化和创新。孔子的儒家思想,以道德修养、家族伦理和社会秩序为核心,其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逐渐显现。然而,真正使儒家哲学成为主流的转折点出现在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家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标志着儒家思想的国家化。自此,儒家学说在道德伦理上影响着民众,也深入到國家治理和官僚制度中。进入唐朝,随着佛教和道教的兴起,儒家思想面临挑战,但也因此产生新发展。唐代儒学学者在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同时,尝试对儒家经典进行重新解读,形成新儒学发展方向,跨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融合,为后世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宋明理学的出现,是儒家思想一个重要的创新高峰。宋代的儒家学者,如周敦颐、张载、程颐、朱熹等,重视儒家经典的学习,更强调理性思考和内在道德修养。朱熹的“理学”更是将儒家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系统化了儒家学说,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通过理性认识世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宋明理学的影响深远仅在当时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代甚至近现代。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变迁,不仅是对孔子原初思想的传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三、中国古代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新发展

唐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兴盛,中国古代哲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儒学学者,如韩愈、周敦颐等,不仅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同时也积极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宋代理学的兴起,深受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不同于唐代,宋代的佛学研究者主要关注禅学,这一转变反映了宋代学术与文化的新趋势。禅学的流行不仅在宗教界,甚至在儒家士子中也颇为盛行,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宋代的学者,在吸收和学习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学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这些思想融入儒学中,形成了新的儒学发展阶段[3]。宋代儒学的转变是在前代儒学的基础上,通过接受和吸收佛教思想资源,特别是禅宗思想,实现的重大创新,不仅表现在儒学思想的深化和丰富,更在于宋代儒学学者对孔孟学说的新解读和内在义理的系统发展,不满足于唐代儒学相对粗浅的论述,而是力求更加深入和精细地阐述儒学理论,使宋代北宋理学成为新时期儒学的代表。宋代儒学学者的这一转变,其根本目的在于发扬孔子之大道和儒学之正统,对抗和修正佛教和道教在某些方面对儒学的影响,试图在对佛教特别是禅学的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重申并强化儒学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丰富了儒学的内涵,也开辟了儒学思想的新天地,使得宋代儒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四、古代哲学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创新途径

当代社会,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挑战,包括个人的道德选择,还关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和伦理标准,而古代哲学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伦理道德的教义提供了宝贵的思考资源,可以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得到应用和传播,帮助我们应对这些挑战。儒家哲学中的核心伦理观念,如仁、义、礼,是理解和实践道德的基础。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的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心;义涉及到正义和责任感;而礼则是关于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维持。上述概念在现代教育中极具价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他人的尊重、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力。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伦理问题时,儒家的“仁”教义可以引导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展现出更多的同情和理解,而“礼”的观念则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合适的网络行为规范。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儒家关于和谐与尊重的思想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和尊重。在商业伦理方面,儒家的义利观念则可以帮助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忘对社会的责任和对环境的保护。此外,儒家的道德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强调实践,意味着道德教育应该从实际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实践导向的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将道德原则融入日常生活,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充满活力的过程,在历史上起到了塑造社会和文化的关键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无论是在教育、政治治理还是企业管理等领域,古代哲学的智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其持久力量和适应性证明了古代哲学思想超越时代的价值,期待古老智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示。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梁怡迪.浅议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平衡”与戏曲艺术发展[J].戏剧之家,2022(2):6-8.

[2]张展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同期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及其对音乐的影响研究——以《老子》为例[J].艺术科技,2022,35(20):247-249.

[3]隆晓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相对于教育观念的求同存异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22,29(2):8-9+13.

(作者简介:王楠,鞍山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的思考与创新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
“源原之辨”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