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时光深处 感受远古回响

2024-05-11 10:52魏世杰
科学导报 2024年25期
关键词:古生物石刻展厅

魏世杰

“我们博物馆结合自身文物藏品优势,撷取榆社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在馆内设置了自然造化—地质遗迹厅、生命信息—古生物化石厅、千年凝眸—石刻造像厅、文明积淀—历史文物厅、红色记忆—革命文物厅五个展厅,这些展厅记录和展示了榆社的悠久历史……”

位于太行山西麓的晋中榆社县作为闻名世界的“化石之乡”,是中国最早开始研究化石的地方。3月28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榆社县化石博物馆,置身古生物化石展厅,透过一件件珍贵的化石,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遥远的洪荒时代,感受这些史前动物繁衍、生息、灭绝的悲壮历程。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山西省唯一一座县级化石专题博物馆。该博物馆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因馆内化石数量大、种类多、层位连续、延续时间长,被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称赞为“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宝库”。久而久之,榆社也有了“化石之乡”的美誉……

“我们博物馆有各类馆藏文物2000余件、化石600余件,其中不乏榆社剑齿象、榆社原大羚、榆社银郊中国肯氏兽等珍贵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尤其是这里陈列的大量古生物化石,填补了世界地质史上研究530万年至250万年前的空白阶段,具有‘承上启下性和‘唯一性。”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眼前这具连体大唇犀骨架化石,左右各有一个头,据专家考证,它们是在一起饮水、吃草或戏耍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强大的地質灾害,把它们重叠挤压在一起形成的,这件化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一件化石,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

这些化石如同一面镜子,动物们透过时间的尘埃看见了百万年前的自己,而世人透过这面镜子感受生物演化与自然变化的丰富多彩。展馆内有让人惊叹的剑齿虎撕咬鬣狗化石,有长达3米的榆社剑齿象头骨化石,有保存完整的三趾马头骨化石、原始野牛角化石、榆社原大羚角化石……这些独特的化石历经沧海桑田、穿越百万年时光与我们“相见”,它们矗立在展柜中,无声叙述着生命进化的故事,似乎在告诉世人这里曾是一片动物的天堂,气候和环境的巨变使它们走向绝灭,形成了这些稀有的动物化石。

漫步博物馆,记者还看到馆藏的石刻造像、青铜器、陶器和瓷器等文物,这些文物既有弥足珍贵的战国车马器、凝重威严的西周青铜鼎,又有俊雅的宋代定窑白瓷钵,还有清新飘逸的清代哥窑地粉彩盘……一件件珍贵文物穿越时光向我们走来,与这些文物相望,与时光相触。

地质遗迹厅诉说着自然的奇迹;古生物化石厅激荡着生命的信息;石刻造像厅展示着精湛的技艺;历史文物厅传承着文明的记忆;革命文物厅记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榆社人民奋起抗战、无私奉献的历史……

猜你喜欢
古生物石刻展厅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琥珀——古生物的水晶棺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原角龙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