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会计实训平台建设探索

2024-05-11 14:06周嘉丽
经济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实训平台数字化转型

周嘉丽

摘 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目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未来职业教育模式创新改革的方向。在ChatGPT、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职业教育需把握机遇,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以推动教育组织从教育模式到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创新及提升。文章就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打造数智会计实训平台进行了思考,并结合数智会计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梳理和总结了建设思路与研究展望。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数智会计 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4-098-03

一、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国务院于2022年1月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并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数字化背景下,从“简单应用”走向“深度融合”,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启新征程。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期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经济进入全面扩展期。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目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未来职业教育模式创新改革的方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职业教育需把握机遇,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以推动教育组织从教育模式到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创新及提升。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初步应用于会计工作,财务共享、人工智能财务以及财务机器人逐步推广,改进会计机构组织形式。新时代对财会岗位人才能力的要求是:会计核算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管理会计应用能力,紧接着是信息化处理能力,说明财会类岗位对数据和系统平台的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索会计实训平台建设的意义

职业院校应在国家财会政策指引、企业财务管理实际应用实践中和新专业目录调整契机下进行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在新时期、新商业模式、新技术环境的背景下,现有实践教学项目及课程体系,难以支撑培养合格的、复合型数智化财会人才,成为许多职业院校发展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原有课程教学体系缺少适应性

目前,许多财会类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围绕传统的会计核算开展实践,缺少管理会计、前沿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应用的内容。大数据与智能信息化数字经济时代下,还应该培养财会类专业学生的数据素养方面的能力,比如:“财务大数据+智能财会”相关能力。传统的实训课基本都是较为统一标准化的内容,缺少针对大数据相关技术与会计知识相融合的内容,学生普遍缺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能力和意识。财会类职业院校学生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除了要了解传统的工作内容,还要理解新经济业态下大数据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职业岗位需求。

(二)课程交叉性與融合性不足

信息时代,财会行业受到新兴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的影响,传统课程体系中缺少系统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课程,缺乏和大数据、云会计相融合的课程,缺少新兴的财务云、大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与决策等方面内容,无法满足大数据、云会计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应用型财会人才的需求。

现有课程中的实践项目数据来源单一,数据量级较小,且多数只聚焦在财务报表具体字段,缺少案例业务数据,未能结合业务数据从而来显示经营规律、发现异常值等作用。现有课程平台中实训项目中缺少数据库、实验代码库等教学资源支撑。

(三)缺少适配的数智融合教材

随着会计专业目录和新教学标准的调整,从新教学目标来看,原有的教材内容不充实、更新不及时,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智化实践教学需求,特别是在与相关新技术、新业态融合性不足,新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与之适配的数智融合教材支撑教师授课。

(四)“双师型”师资培养有待加强

目前我校的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主要还是以传统会计核算为主,相应的师资能力覆盖仍是在传统教学领域,数智化教改中所需数字化、智能化的师资能力较为短缺,大数据相关方面知识相对匮乏,对应的教学内容转化较少,科研课题开发也亟需加强。

(五)提供自主可控的实训新环境

在后疫情时代,职业教育中的实训技能教学很难得到全面的保证。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高职院校带来的冲击?一方面疫情造成很多行业都处于停工状态,这样就必然会导致很多雇员失业,给实习生的接纳与安置带来了困难。这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要求工作环境逼真,而这种环境现实空间中很难做到。于是,职业教育向虚拟空间过渡就成了一种自然选择,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校园内构建智慧课堂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有固定的教学实训场所,保障教师和学生安全健康,符合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

三、数智会计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 数智会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确定

2021年3日,国家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通知明确将原有的“会计”专业调整为“大数据与会计”。本项目建设围绕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设置要求,认真梳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等各类课程教学资源,创设实践教学场地环境,配套必要的实训教学硬件设备,构建以业财融合实践平台、智能财务机器人平台、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大数据基础python平台及智能税费申报与管理平台等五个教学实践平台为核心,支撑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财务大数据实训室与智能财会实训室的实践教学,促进教学数据融合、贯通,推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全面融合“岗课、赛、证、考”一体化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数智会计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实践

1.业财融合实践教学平台。业财融合实践教学平台,以企业的业(业务)、财(财务)、税(税务)板块的业财协同应用工作及信息系统管理与实施工作为依据,是为满足院校学生学习、训练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技能。在平台基础上,根据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技能标准,结合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教材及样题,配套开发出的教学中心、训练中心、模拟考试中心,运用数字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培养社会紧缺财务人才。

教学中心:与业财一体化应用技能对应,根据技能要求及配套教材,讲解教材中的任务要求及该任务所涉及到的业务知识,讲解对应系统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U8系统各模块的标准操作流程,税务及开票等仿真系统的标准操作流程;并在课程中采用教练“手把手”模式带着学习各系统的标准操作流程,带着学生一步一步操作,给出语音及动画提示,保证学生能按照标准流程完成系统操作。

自由训练中心:功能为根据样题要求在u8及税务云仿真系统中进行练习及自由训练。在此模块中,会根据样题任务内容,平台关联企业级U8应用软件,让学生在企业真实应用系统中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练习、进行自由训练,并根据操作记录进行甄别给出成绩。

模拟考试中心:主要功能为模拟考试训练。按照考试模式,进行模拟考试训练,以便让学生在真实考试环境下,进行模拟训练,以提高考试成绩,提高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技能水平。

2.智能财务机器人实践教学平台。智能财务机器人平台是基于大智移云物等新技术发展与企业财务转型的新形势,采用应用广泛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U8,搭载企业应用机器人,内嵌多个真实的企业财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并配套完整的RPA技术原理、行业创新、案例实操的课程项目。通过智能财务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体验、练习与开发设计,使学生了解智能财务机器人的工作应用场景、学习财务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开发设计思路、开发及应用,建立学生对智能财务机器人的全面认知,并提升其在各行业应用财务流程自动化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应用、开发财务机器人能力的财务数智化人才。

3.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将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与财务数据分析、财务分析决策相融合的跨学科交叉课程平台。主要训练学生的数据库管理、數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建模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等大数据处理全过程能力,使学生掌握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财会领域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以真实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业务数据、上市公司真实数据等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为实验材料,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企业级高要求进行课程内容开发。

4.大数据基础python实践教学平台。大数据基础——python基础以解决商科学生未来工作场景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为后续的爬虫、数据挖掘课程奠定代码基础,使用仿真编程环境和真实编程环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提供双平台编程环境,由入门级到项目应用级的转换,自然过渡至真实的编程环境,通过大量场景化案例和任务,创造真实的数字商业化场景,通过实战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时代具备编程能力的重要性,快速认知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大数据分析项目的基本流程、Python语言的常用语法体系,模块化、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综合培养学生的数字思维、编程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利用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与能力。对于学生当下就业和未来深造都有重要意义。

5.智能税费申报与管理平台。智能税费申报与管理实践教学平台按照智能财税项目课程原理开发,以来自真实税务工作岗位的工作需求为逻辑起点,熟练计算应纳税额、准确办理纳税业务的能力,以达到企业税务会计上岗的基本要求。以税务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将真实税务工作项目转化为课堂学习项目,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机融入知识点和技能点,让师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轻松理解各课程知识要点,掌握模拟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和智能财税管理思维。

四、建设思路与总结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打造数智会计实训平台,应重点着力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课、岗、证、赛”融通的一体化能力进阶实训教学体系,面向传统岗位及岗位群,培养具备专业能力、数智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复合、创新型技能人才。

建设要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从“产学研用、教赛一体、书证融通”等方向,推进校企协同推动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形态变革,提升服务珠三角、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以及产教融合深化和发展赋予新内涵。同时,项目将构建知识交叉、数智融合课程。课程体系充分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和知识,借助数智化会计实践与技术支撑,校企联合在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方面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专业知识、专业融合实践和新技术实践、创新实践的有机衔接,具体表现在:

一是专业创新主线:坚持专业本身不变,围绕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新理论带来的专业发展,专业课程按照“专业+数智”模式进行内容改造与新增。

二是数智融合主线:围绕企业实践案例、应用场景、工作方法、技术工具、数据等体系化、模块化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创新的数智融通内涵。

三是数据智能主线:围绕新时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并参与市场化配置的背景,加大在专业基础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加大数理统计类、数据库类、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应用类课程占比。

四是技术创新辅线:围绕科技创新与赋能的社会发展主旋律,一方面聚焦“新技术+专业”的前沿主题课程,另一方面加大创新创业、专创融合类课程改革,为学生在新技术时代的未来职业发展定位和创新竞争力建构打下基础。

五、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成为全新的社会运行操作系统,新兴产业逐渐涌现,行业边界被重新定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利用好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机遇,探索数智会计实训室在新技术赋能下的实施效果,培养出具备专业能力、数智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复合、创新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晓涛,田高良.基于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的发展思路[J].财会通讯,2023(06):3-8.

[2] 袁红,陈雪颖,熊枫,刘峰.新理论、新问题与新方法[J].会计研究,2022(11):181-189.

[3] 李广森.基于“业财税”深度融合的智能管理会计实训平台设计研究[J].商业会计,2022(09):114-117.

[4] 蔡显军,陈清蓉,温素彬,王敬勇.新文科背景下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22(03):135-14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实训平台数字化转型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高职综合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与应用的思考
高校会计实训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会计凭证实训平台设计
信息技术与金融会计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效果初探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转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