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训练,拓宽视野,发散思维

2024-05-11 18:16柳丽君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变式训练发散思维教学设计

柳丽君

[摘  要]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培育方向,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学课堂教学以变式教学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应用知识的能力,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关键词] 变式训练;发散思维;教学设计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核心素养设计教学,帮助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能灵活运用知识,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基于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要根据已有题型进行精心筛选和打磨,设计出变式训练,实现一题多解、一式多用,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能螺旋式增长.

变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和有效路径,要求教师研究“新课标”和教学内容,深刻理解试题背后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认识数学的本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笔者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从厘清数学概念、拓展教材练习、自主变式训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变式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辨析数学概念,深刻理解内涵

数学概念是从具体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数量和空间关系的本质特征,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在简洁的语言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思维关系,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困难. 数学教师不能将数学概念作为一种记忆性的知识进行讲授,忽视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内涵,而要通过剖析数学概念的本质,加深学生对它的理解,从根本上把握数学概念的含义,为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展自主变式,激发思维活力

数学学习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想要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只有对试题进行再创造. 学生不仅要学会解题,还要学会命题,实现思维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开始,要求学生改编试题,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灵活运用,抓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并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自主变式的活动中自然达成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案例4  直线、射线、线段

本节习题课,教师在学生已經掌握有关“直线、射线、线段”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了学生自主变式的训练.

例题  已知平面内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这条直线上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到答案为条线段,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以此题为原题进行不同背景的设计,并在小组内讨论后展示分享. 学生经共同讨论,展示了以下多种变式练习:

变式1:(变成两人通话的问题,将原题中的“点”换成“手机”)假设有6个人,每两个人之间进行一次通话,请问一共要通话多少次?

变式2:(变成两人握手的问题,将原题中的“点”换成“学生”)我们班一共有30个学生,每两个学生之间握一次手,请问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变式3:(变成球队比赛的问题,将原题中的“点”换成“球队”)已知有n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请问比赛的总场数是多少?

变式4:(变成数有多少个角的问题,将原题中的“点”换成“射线”)从同一个端点出发的n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射线,它们所形成的小于180°的角有多少个?

变式5:(变成计算火车票的问题,将原题中的“点”换成“车站”)假设上海火车站与北京火车站之间一共有15个站,每两个站点都要设计一种车票,请问一共需要准备多少种车票?

师:大家真的太厉害了,一下子编出了这么多题目,但是老师也发现这些变式中还有一点区别,你们发现了吗?

生:变式5与前面的不同,因为来回的车票是不同的,所以计算时不需要除以2,应该准备210种车票.

学生经过自主变式活动,真正理解了题目的本质,而且充分发挥了思维的灵活性,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情境材料进行编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发展了发散性思维. 在学生的自主变式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这道题的本质有了深刻理解:在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构成的线段是没有方向的,所以在计算时结果要除以2,但是车票包含着车子的行进方向,所以结果不需要除以2.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改变问题的背景,将知识活学活用,体会到了学习乐趣,增强了学习信心,在课堂上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学的作用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励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编题,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同一知识进行了运用,实现了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在变式练习中探索出了不变的规律,实现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数学教师通过典型例题的变式训练,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对试题进行分析和探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流畅,为成功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在长期变式教学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本质和规律,实现教育的真谛.

总之,变式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上述例题从概念的辨析到课本练习的创新运用,最后引导学生能够自主编题,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以知识为载体,又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建构了知识体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真正实现了深度学习. 变式教学将知识的重复变成了创新,不仅增强了课堂的活力,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体验到了知识发展的过程,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数学想象能力,有效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变式训练发散思维教学设计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训练探析
变式训练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