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四分五裂的房子?

2024-05-11 18:43刘璐
海外文摘 2024年5期
关键词:安托万旱灾专员

刘璐

法国住房大多以黏土为地基。近年来,不少法国人发现,他们的房屋受旱情影响,开始出现一道道裂缝。然而,由于修缮工程复杂且价格高昂,保险公司会找出各种理由拒绝理赔。更可怕的是,据专家预测,房屋开裂现象还会继续蔓延。

安托万与劳丽开开心心地度假归来,却发现了一件无比糟心的事情。两人还未来得及从车上卸下行李,就发现他们的房子在这个夏天又一次发生了“位移”。这对年轻夫妻与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九个月大)住在诺尔省的瓦内安市,距离省会里尔半小时车程。他们的住房外墙上不仅出现了新的裂缝,旧有的缝隙也呈蔓延之势。房屋内部的破损更为严重。“门厅和厨房间的隔断墙完全移位了。”安托万叹息道。

这种糟心的“惊喜”,安托万与劳丽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了。2017年,他们买下了这栋附带大花园的美丽红砖房。但受旱情影响,房子一年比一年破败。入住几个月后,外立面就出现了裂缝,但问题尚不严重。2019年夏天,热浪席卷欧洲,房屋情况急转直下,裂缝开始变大,有的甚至宽达好几厘米。“我们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些裂缝已经不仅仅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会影响房体结构。”安托万说,“从那以后,破损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多。到处都是裂缝,没有哪个房间能幸免。”

| 巨大的破坏力 |

地质学家与气候学家对于侵蚀安托万及劳丽住房的罪魁祸首并不陌生,它就是黏土缩胀特性。黏土对湿度的变化尤为敏感。干旱时节,黏土会收缩;雨季来临,黏土又会膨胀。由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黏土收缩与膨胀得越来越厉害,连地面都发生了位移,房屋地基也遭到破坏,成千上万的法国人对此束手无策。

黏土胀缩不似森林大火、龙卷风与洪水那样声势浩大,破坏力却不容小觑。在保险公司理赔的自然灾害案例中,黏土胀缩是排名第二的出险原因,仅次于洪水。1989至2019年间,保险公司因黏土胀缩赔付了超过130亿欧元。如今,全球气候变暖,旱灾频发。未来30年内,保险公司为此理赔的金额预计将增加两倍。极端的气候变化可能将彻底颠覆保险行业对自然灾害的理赔政策。

过去,黏土缩胀只发生在法国南部少数地区。然而近年来,这个现象开始蔓延至全国,波及了包括北部及东部在内的区域。俗称“巴黎大区”的法兰西岛大区受灾尤为严重。一项调查显示,这些地区约有1040万套个人住房有“中等到较大”程度的黏土缩胀风险,超过了法国个人住房总量的50%。“黏土缩胀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退休居民蒂里·帕里斯说。他是安托万与劳丽的邻居,自发创建了“黏土缩胀受灾者”协会。2022年,法国遭受了前所未见的严重旱灾。“那年9月开始,各种问题就没有停过。我每天都会接到无数个求助电话。”他说。

| 充满磨难的漫漫索赔路 |

黏土缩胀与洪水及暴雨灾害不同,不会造成即时危害,即便如此,其后果也是居民们难以承受的。而且,黏土缩胀受灾者的索赔道路往往充满了艰辛与磨难。要想获得赔偿金,房屋所处的市镇首先需要获得“自然灾害状态”的认定。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判定标准完全不适用于黏土缩胀灾害,受灾居民所处的市镇中仅有一半被判定为该状态。“黏土缩胀会使土壤发生移动,导致建于其上的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然而,黏土的收缩和膨胀又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过程,因此无法判定受灾的具体时间。”法国审计法院的法官说。此外,在判定旱灾的严重程度时,相关部门依据的是法国气象局的简略评估结果,并未进行实地考察。“该评估方式非常不完善,这导致评估结果脱离了实际。”这位法官接着说。

然而,即使受灾者所处的市镇被判定为“自然灾害状态”,也不意味着灾民能顺利获得赔偿金。保险公司还要派遣专员前去评定旱灾是否为房屋受损的直接原因。“大多数情况下,评定结果往往与灾民预期相悖,然后就没有下文了。”灾害救济协会志愿者埃莱娜·尼克塔遗憾地说,“钱是保险公司的命根子。我们经常会觉得这些保险专员就是在帮公司省钱,能少赔付一笔是一笔。”为了否定旱灾是导致房屋破损的罪魁祸首,保险专员往往会以“房屋年久失修”或“附近长有树木”为借口来避免赔付。

就算保险专员判定房屋破损确由自然灾害所致,漫长的拉锯战依然难以结束。投保人还要与保险公司就如何修复房屋争执无数次。尼克塔的房子位于安省,在2018年的夏天受旱灾影响而损毁。她提出要加固地基,但保险公司觉得工程量太大、费用太高,意图采取更加简便的方法:使用简易搭扣来固定裂缝。尼克塔不满保险公司的处理方式,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了法庭。“他们这种维修方式根本不是长久之计,房子迟早还会发生位移。”尼克塔生气地说,“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缠上胶布后就什么都不管了。”

| 适应气候变化,迎接新挑战 |

旱灾频发,黏土缩胀现象愈演愈烈,房屋破损的受害者也逐年增多。該如何适应新的局面,避免问题越来越严重呢?专家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建造能适应目前气候的房屋,毕竟干旱很可能会成为常态。“虽然黏土会收缩膨胀,但这并不意味着黏土之上再无建房的可能。”法国地质与矿产研究局的工程师塞巴斯蒂安·古尔迪耶说,“总有技术方案能大大降低旱灾对房屋的影响,比如加固地基。”

2018年11月,法国政府出台了《住房发展与数字设施配置法》,预示着该领域首次取得了微小的进步。该法案第68条规定,在建造新的建筑物之前,需首先对土壤进行地质勘察,以便选取合适的施工方案,最大程度降低黏土缩胀带来的风险。

但显然,如何让现有建筑适应气候变化才是更为艰巨的挑战。保险公司大多会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整修方案,因而无法彻底修复房屋破损。因此,“二代灾民”越来越多:房子没有完全修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裂缝。55岁的马加莉·加尼尔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无止尽的噩梦中。她是养老院的职工,在德塞夫勒省拥有一处农舍。十年来,她的心一直悬着。2010年,加尼尔农舍的外墙上出现了第一条裂缝。为了让她投保的普瓦捷互助保险公司支付维修费用,她与对方交涉了好几个月。在2016年及2018年,农舍共进行了两次修缮,总费用5.4万欧元。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外墙再次出现了裂缝。“重新打造地基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我找保险公司好几次了,根本得不到回应。”她说。

保险专员态度轻蔑,保险公司也不愿负责。大部分受灾者认为,与保险公司交涉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这是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抗争,太消耗人的精力了。”加尼尔说。她的丈夫于2019年去世,留她独自一人与保险公司周旋。“眼看着房子一天天破败,就仿佛自己的生活裂成了碎片,别提有多难受了。”加尼尔伤心地说。“生活就像按下了暂停键。房子不能售卖,我们也不能制订任何计划,更没有办法一走了之,去开启新的生活。我们被彻底地困在了这里。”安托万说。两年前,安托万的保险公司派了专员前来评定房屋的受灾情况。然而直到今天,评定结果仍未出来。“这栋美丽的红砖房本应是我们的安乐窝,如今却成了一场噩梦。”

编辑:侯寅

猜你喜欢
安托万旱灾专员
补墙的故事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浅析《四百击》的镜头语言
电影《四百下》中的异化主题
葫芦岛市旱灾风险评价
你们休想得到我的恨
专员
黑龙江省旱灾等级划分及旱情分布研究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领导名单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