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所属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研究

2024-05-11 10:19苏俊
经济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

苏俊

摘 要:文章以国资监管部门巩固深化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成果的要求为背景,梳理了目前我国高校所属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面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资监管文件要求和实际管理情况对高校所属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校所属企业 经营业绩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4-4914(2024)04-271-02

一、引言

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策层面提出的由“管资产”转向“管资本”的具体改革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我国对高校所属企业开展了体制改革工作,随着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实质上成为了高校管理所属企业的防火墙,统筹管理高校所属企业,但高校在所属企业经营业绩考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进一步优化高校所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

二、高校所属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研究背景及问题

(一)政策梳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所属企业应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更好服务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直属高等学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要求高校建立健全独资、控股企业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制度,优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兼顾经营指标和服务高校能力指标,实施差异化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

(二)理论研究现状

关于高校所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关于高校经营业绩考核原则的探讨,已有研究认为高校经营业绩考核应遵循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长短期兼顾、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等原则(舒小燕,2012);除了国企比较统一的原则外,还应遵循校企沟通提效、个体差异化等原则(乔燕,2023)。二是关于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已有研究认为多元化评价指标的选取、考核权重的分配及经营目标的确定对于国资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陈秋云,2023)。三是关于考核方法和模型的研究,已有研究将平衡计分卡引入高校所属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探索构建了符合高校管理特色的所属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许小满、王乐圆,2022)。

(三)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所属企业尚未完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首先,对所属企业负责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虽然大多数高校和所属资产经营公司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但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的确定缺乏政策和理论指导,考核目标值的设置不够合理,经营业绩未达到考核目标值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多数高校尚未完全落实企业工资总额制度,缺乏企业经营业绩对个人的绩效收入约束,总体而言,由于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到位及考核评价程序不健全,导致高校对企业负责人的管理缺乏约束力。其次,高校对所属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体系比较偏重于经济效益方面的财务指标,管理能力方面的指标权重占比较低或者没有设置,没有做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偏重财务指标的考核往往会导致企业的短视行为,无法反映企业的中长期建设情况。第三,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也没有做到针对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企业采用差异化考核,往往是采用同一套指标体系进行考核。第四,对定性指标的打分,打分者如何确定,打分的标准如何敲定,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对学校贡献程度及管理能力等,往往也会受到一些打分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有些定性指标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高校所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构建设想

(一)考核原则

第一,坚持依法依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有效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第二,差异化考核原则,对不同功能定位和发展阶段的企业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第三,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原则,规范考核程序,严格考核管理,做到客观公平公正。第四,考核与激励约束相结合原则,坚持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二)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主要是站在高校国资监管的角度,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进行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由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构成,经济指标主要反映经济效益方面的经营业绩,以企业经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数据为依据,包含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盈利能力、上缴利润等情况。管理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制度、内部控制情况和管理成效情况、对学校贡献情况等方面的经营业绩。

1.经济指标主要构成。一是净利润指标。净利润作为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管理绩效的基本工具,净利润的多少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的多方面情况的综合能力,因此,选取净利润指标作为考核经济效益的指标之一。将当年的经审计后的净利润指标与企业负责人经营目标责任书中的净利润目标值进行比较,得出最终的净利润指标得分。关于企业负责人经营目标责任书净利润目标值的设定,企业应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及经营状况,对照国内同行业水平,参考企业自身上一年经济指标完成值或前三年经济指标平均值提出,净利润目标值应与企业年度预算的净利润一致,净利润目标值原则上不低于前三的净利润。净利润的计算可以考虑经核准的因企业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而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并扣除通过变卖企业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二是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反映企业经营增长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在指标考核计分标准方面,由于通货膨胀和社会经济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考核计分标准每年实际上都在变化,不好确定,因此在确定指标考核标准值时,可以考虑参照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分配局编制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三是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中评价盈利能力的两个基本指标之一,该指标主要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获利的能力和企业筹资、投资及资产运营等活动的效率,是体现企业综合能力最强的财务指标之一,因此,选用该指标进行经营业绩考核。该指标的计分标准参照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的计分方式。四是上缴利润指标。上缴利润指标考核的是所属企业实际上缴学校利润是否达到上缴净利润的责任值,责任值是一定比例的学校国资委审定的年度净利润。

2.管理指标主要构成。一是企业基础管理情况指标。企业基础管理情况指标考核的是企业在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重大事项决策管理、上報各项数据等方面的情况。二是企业风险管理情况指标。企业风险管理情况指标考核的是内部控制执行、控制企业产权层级、国有资产交易、参股股权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情况。风险管理具体要求在上述教育部相关政策中有具体指导,但由于学校没有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有些情况目前比较依赖于企业的主动上报,因此,此项指标的考核存在一定的难度,该项指标的打分对学校平时的日常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企业对学校教学科研主业的支撑作用指标。企业对学校教学科研主业的支撑作用指标考核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参与学校产学研活动,支持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情况;主动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合作情况。四是企业对学校发展的其他贡献指标。企业对学校发展的其他贡献指标考核功能保障类企业加强管理、提质增效,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作用情况。该类指标比较难以用定量数据进行评分,可考虑组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师生代表共同评分。

高校所属企业不同于其他国有企业,既要追求收益,也要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主业。经营业绩考核作为高校对所属企业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设计考核指标时既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目标和企业管理状况,也要考虑到企业对高校发展的贡献,但完善指标体系的同时,对高校的日常监管和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国资管理细则,并加强日常监管工作,督促所属企业定期将经营管理情况上报高校,及时反馈问题,确保双方信息对等,考核结果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切实发挥经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舒小燕.高校资产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以中山大学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2(12):37-40.

[2] 许小满,王乐圆.高校校办企业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初探——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维度重构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2(07):20-26.

[3] 陈秋云.高校所属企业绩效评价思路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23(34):50-54.

[4] 乔燕.试析校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J].商讯,2023(14):101-104.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 广东广州 510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军事体育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