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驱动新时代核电企业高质量发展
——访中核集团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才

2024-05-11 01:19余璇编辑曲艺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4年1期
关键词:智化核电智慧

■本刊记者 余璇/ 编辑 曲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能源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作为“国之重器”的核电领域应如何推进数智化建设?核电领域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重点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才。

《中国能源观察》:数智化建设是如何赋能核电创新发展的?三门核电在数智化建设方面进展如何?

陈国才:当今社会数智化发展整体突飞猛进,相关技术应用已经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为社会高效运转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核电作为国家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数智化建设的支撑。

三门核电一期项目采用的是先进三代核电技术,我们一开始就将“敢于创新”刻入企业精神,并始终坚信数智化转型是驱动公司业务变革、管理创新、效益增长的必由之路。进入“十四五”,随着三门核电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全面推动“四最一优”(最少的组织机构人数、最少的生产外委项目、最少的库存、最低的运行成本、最优的大修工期)管理目标扎实落地的过程中,数智化建设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

数智化建设在不同阶段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三门核电结合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现状和核电厂特点,在2020年发布了《“十四五”信息化规划》,顶层绘制了三门核电“3+6+3”的企业数智化建设蓝图,聚焦“人员绩效提升、设备可靠性提升、公司业绩提升”三个核心目标,重点围绕“智慧工程、智慧运行、智慧维修、智慧安全、智慧经营、智慧厂区”六大智慧主题,以传统业务流程数字化、数据综合治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引领三门核电数智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谋划、聚焦重点、分步实施。

一是持续推进业务流程全覆盖,打好数智化转型IT 基础,推进业务管理全流程贯通。多年来,三门核电围绕经营管理、工程建设、生产运行、党建文化、安全质量、技术创新等领域,建成了一批信息化系统,以企业数字化平台(EDP协同办公)、人财物一体化平台(ERP)、项目管理平台(SPMS)、文档审批系统(xCP)、文档管理系统(DCTM)等为核心,以设备健康管理系统(PHM)、飞令系统(FWP 电子规程和工单)、计划管理系统、数字员工(IPA)等为专业辅助,基本实现了对主营业务的数字化全覆盖。2021年以来共新增200 多个业务,并以EDP 微办公和企业微信为主平台推出了100 多个移动端应用。此外,开展一系列系统优化和升级,极大加强了数字化应用的深度,在整体统建信息化、生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建设、智能化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中核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评价中,连年达A。

二是聚焦数据治理,挖掘数据价值,辅助三门核电领导层管理决策。以三门核电各信息平台为对象,推进统一接口平台建设,打破各信息系统数据壁垒,搭建数据中台,开展数据综合治理(梳理、清洗、规范),结合各项管理要求推进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等项目和成果建设。以数据精细化辅助管理决策,建成了包括大修全景视窗、员工工作量化、经营分析指标、“四最一优”指标看板、全厂人员大数据等应用。

三是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术应用。依据技术特点挑选典型应用场景,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少人化无人化工作场景数智解决方案,建成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的关键敏感设备健康检测和数字员工等应用,同步上线了围绕电站设备的全周期知识图谱等。

四是以飞令系统为代表的移动化系统的全面应用,实现了核电厂核心现场工作从计划到审批、执行、协同、归档的全流程电子化,消除多个人工环节,全面替代纸质工作包,实实在在地降本提速。通过设备自动识别,执行步骤强制规范,语音、摄像等多媒体记录运用,将工作执行中的安全性、规划性、标准性提升到新的高度,将数智化价值落地在核电厂生产最前线。

此外,在智慧工程方面,落实智慧工地二期建设,配合工业安全和质量管理、数字化项目管理,统筹服务三门核电3、4 号机组工程建设;在智慧运行方面,同步推进智慧安全帽、运行知识库等建设;在智慧维修方面,深化移动巡检、脚手架管理、防异物管理等,借助三门核电生产现场无线WiFi 全覆盖的优势,全面推进设备实时监控、物联网应用等系统建设;在智慧安全方面,以设备健康监测(PHM)、预测性维修(PdM)、辐射远程监测(RMT)、设备健康管理(ERMs)等信息化平台为代表,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等,为三门核电“电厂安全”建设提供数智化保障;在智慧经营方面,以ERP系统采购全周期业务应用为主线核心,融入计划管理、绩效考核、造价指标库管理、经营管理大数据指标可视化、数字员工等数智化建设,严谨、高效服务于公司经营管理;在智慧厂区建设方面,全面建成以EDP、xCP、企业微信、智慧三门等系统为主的日常行政办公、后勤管理、党建、工会、文档、信息等领域信息化平台应用,通过智慧消防、智慧安防等多维度提升厂区数智化应用水平。

《中国能源观察》:核电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重点应该关注哪些方面?还需要在哪方面继续努力?有何建议?

陈国才:数智化转型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推动了管理体系的优化,是否推动了组织结构的优化变革,是否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实现了提质增效,因此数智化转型是一个全局的系统工程,在推动中需要有整体的协作和保障。

一是需要组织协同和资源保障。数智化转型应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建立以“一把手”牵头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来保障项目推进的协同和各项资源的提供;二是要加强数智化文化培育。需要业务和IT 的高度融合,将数智化思维在业务管理中进行前置融合;三是要打造合理的IT技术能力和团队。当前数智化技术百花齐放,一个能力全面均衡的信息化团队可以为整个企业的数智化建设选对道路,同时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团队能为数智化建设驶上快车道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撑。

《中国能源观察》:三门核电将在全面提升核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保障水平上如何发力?

陈国才: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 周年的重要指示中强调: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网络安全和以数据安全为主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三门核电高度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建设,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为领导机构发布《“十四五”网络安全总体规划》,强化构筑网络边界管理,持续优化网络安全策略,紧跟各类安全升级,全局部署态势感知开展24小时全网监控,同时持续迭代软硬件设施,开展系统高可用、异地灾备等冗余建设,持续提升信息系统、网络设施、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中国能源观察》:三门核电在推动核电数智化发展过程中,应如何算好“经济账”?

陈国才:数智化建设的“经济账”需要融入管理的全流程和全周期进行度量评估,建设的“收益”将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步体现出来,数智化建设的成本也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单一的投资项目进行看待,应该纳入整个领域或是管理全周期中进行评估。三门核电数智化决策始终聚焦于长远,不拘泥于短期,凡是符合三门核电建设战略方向的,凡是有助于员工提质增效的,凡是有助于公司决策的,都持支持态度。

《中国能源观察》:在政策规划、体制机制等方面,核电数智化建设还需要哪些方面协同推进?未来,三门核电在推动核电各环节数智化建设方面将如何布局?

陈国才:核电数智化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前瞻性的顶层规划和合理的体系制度保障,也离不开“业务+IT”的双轮驱动。在保障业务和IT 的携手共进方面,一是需要体系和制度的规范;二是需要不同领域人员在数智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协同配合,打破管理壁垒;三是需要公司各方面资源和领导层的支持。

设计、制造、建设、生产、运维是核电厂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是上下游承接密不可分的链条。传统核电数智化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对孤立,核电厂自身更多聚焦于业务管理和生产运营阶段的数智化建设,随着核电数智化发展到当前阶段,智慧核电等总体规划不断提出,打通从设计端、制造端到工程期、调试期,转入生产期的相关信息系统与平台的数据链路,从而更加全面构建数智电厂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三门核电从3、4 号机组开始,将信息化参与前置至合同阶段,在全周期数据利用,构建设计院、工程单位、设备制造商相关信息系统的关联互通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规范。

在中国核电数字化创新中心正式运行后,三门核电将借助中国核电数智化建设更大的平台、更强大的建设力量、更全面的领域支持,为构建全周期的智慧电厂,建成核电领域首家“灯塔工厂”注入新的力量。■

猜你喜欢
智化核电智慧
沙漠公路数智化升级探索
叉车数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沙冒智化的诗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沙冒智化的诗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核电链接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