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2024-05-12 11:34全威帆
先锋 2024年4期
关键词:算力成都人工智能

全威帆

离世界科幻公园约两公里处,有一座颇具科技感的建筑,这里是成都智算中心,内部的核心基础设施“天宫”,与“星云”造型的成都科幻馆形成一种默契。

在其东南方向,约60公里,是成都超算中心湛蓝的“硅立方”,矗立在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昼夜运转。

超算和智算“双中心”,在成都這座城市遥相呼应,携手并进,以澎湃的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300P算力背后藏着“天宫”

来到成都智算中心,拾级而上,展厅的宣传大屏上显示着“300P人工智能算力平台”。

什么是算力?“简单来理解,算力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成都智算中心运营管理部部长向双介绍。

作为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之一,算力一般分为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其中,通用算力主要用于图形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网络安全等领域;智能算力,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超级算力,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复杂问题求解。

“算力属于算法和数据的基础设施,是各类数字技术、应用和服务得以运行的底层支撑。这‘300P指的是成都智算中心首期可提供的智能算力,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向双说。

在人工智能算力平台机房里,记者见到了300P强大算力背后的“秘密武器”。三排高约两米的黑色机柜整齐排放,“冷峻”的外表下,内部正高速运转着,机柜里的服务器指示灯不停闪烁,传出小型电风扇般的运转声音。这是成都智算中心的核心基础设施,由华鲲振宇承建的“天宫”昇腾AI全栈基础软硬件平台。

据了解,“天宫”基于昇腾处理器开发,是国产自研人工智能处理器,具备高算力、高能效的特点。在软件方面,成都智算中心所采用的基础软件以及算力服务管理平台、深度学习AI平台、集群运营管理平台等,也是自主搭建而成。“算力的底层是芯片。”向双说,成都智算中心坚持走国产路线,突围“卡脖子”现状,从“鲲鹏+昇腾”处理器根技术到系统全国产化。

在机柜内部高速运转的同时,先进的液冷系统和智能控制模块正在给这颗“最强大脑”进行降温。“将冷却液输入到设备内部,包裹设备的发热部件,从而达到定点降温的目的,减少冷量的流失。与传统的空调机房相比,它绿色节能优势更加明显。”现场运维人员说。在二楼的运维监控中心,数名运维人员正专心地盯着屏幕,作为控制和监控枢纽,这里能将整个智算中心能源、设备监控、业务状态等状况一览无余。

为千行百业提供普惠算力

300P强大的算力能带来什么?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一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正在运行。医生将患者的CT等影像数据上传到系统后,屏幕上很快就显示出人工智能模型的初步分析结果。

“这套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影像分析系统,它的模型在成都智算中心接受训练,经过训练能够自动检测和标注医学影像中的异常区域,初步判断疾病类型,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意见。”成都爱迦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基于这套核心技术的多种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系统已在多家医院临床科室投入使用,“例如在肺部CT影像分析中,系统能高精度地检测出肺结节、肿块、气肿等异常,并对其形态、密度、分布等进行定量测量和分型分级,为后续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这家成都本土企业专注于智能医学研究与应用,产品包含智能心脏、智能放疗、智能乳腺、智能肺等。“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团队与相关科室开展了紧密合作,在数据、算法上有‘天然优势。在算力方面,我们与成都智算中心等展开深度合作。”该负责人表示,成都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为公司竞逐人工智能赛道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支撑。

据了解,作为公共算力服务提供者,成都智算中心正面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公共普惠算力、应用创新孵化、科研创新等服务,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中赋能千行百业。

“社区最近有哪些活动?”……在青羊区草堂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AI社区顾问正回应着居民们的疑问,每次回答都迅速而精准。借助成都智算中心的算力支持,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训练的“工作数字人”大模型,让数字人拥有政务办事助手、品牌推荐官、景区接待员等智能功能。

成都智算中心常务副总经理谢一明介绍,中心与120余家企业合作,在超大城市智能治理、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场景形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240余个。智算中心不仅提供安全可靠的普惠算力服务,还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针对传统企业人工智能转型等需求,中心积极牵线搭桥,与企业共同探讨商业模式、打造产品、对接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谢一明说,对很多企业而言,转投国产新算力体系的初期,会涉及到模型算法适配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成都智算中心在这方面提供了免费适配,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使用算力成本。

由成都智算中心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构建的“蓉城·夔牛”“空天·灵眸”等模型也在顺利推进中。谢一明告诉记者,去年成都大运会举办期间,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等开发的气象AI模型“蓉城·夔牛”,可以将天气短临预报更新频次缩短到6分钟,为赛会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帮助。“空天·灵眸”则可以应用于大范围区域中云、雾、冰雪检测,实现大幅遥感图像中云的精细化检测,同时也可以在大范围三维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双中心”共造成都算力产业

就在成都智算中心的“天宫”高速运转的同时,60公里外的兴隆湖畔,成都超算中心每秒运行速度达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正在昼夜“转动”。

基于澎湃的算力资源,2020年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以来,已和1380多个用户建立了合作,涵盖基础科学、人工智能、城市治理等30余个领域。去年2月,成都智算中心与成都超算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通过共享技术和资源,两个中心在AI算法和计算架构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提高AI算力使用的效率和应用的价值。

目前,全国仅有两个投运超算和智算“双中心”的城市,一个是东部的上海,一个是西部的成都。“双中心”布局,对成都意味着什么?在谢一明看来,超算和智算“双中心”的投运极大地提升了成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超算中心以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为科研和产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智算中心则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推动城市的智能化发展。”谢一明认为,这种“双中心”的布局使成都在科技创新领域具备了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和人才聚集,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谢一明表示,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的建设为成都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优化城市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更加智慧、便捷的城市生活。“双中心”的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完善和升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成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投资和合作机会,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

“从更宏观角度来看,这一布局对于区域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谢一明说,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成都的超算和智算“双中心”建设有助于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成都加快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哪些产业发展痛点?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李天瑞认为,主要解决了算力资源紧缺、算力分散低效、数据处理瓶颈、技术研发受阻、产业竞争不足、人才吸引困难等痛点难点。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持续深化,算力需求急剧攀升,导致算力资源紧张。成都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算力资源的紧缺状况,满足了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李天瑞说,针对过去算力需求分散、资源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成都构建集中化的算力基础设施平台,有效整合了分散的资源,实现了算力的高效利用。

成都通过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打破了技术研发中的算力瓶颈,为本地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显著提高了產业竞争力,为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和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算力资源的丰富,也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对人才的吸引力。”李天瑞说,通过不断完善算力基础设施,成都的科研条件得到显著提升,为留住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算力成都人工智能
多方求解智能时代算力挑战
这个第二不一般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穿过成都去看你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看成都
数读人工智能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