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雪路”

2024-05-12 11:34杨俨
先锋 2024年4期
关键词:炫技油渍雪场

杨俨

成都难见雪,却偏偏爱上了滑雪。

2017年,成都尖峰旱雪的逐步推广,降低了成都这座南方内陆城市滑雪运动的门槛。记得那时30块钱左右一次的票价,和后来几百块钱的次卡,让像我这样从十七八岁只在电视里看着滑雪长大的年轻人,有了接触滑雪机会。

彼时,夏日旱雪场的余晖,映下的是一种久追不得的梦想。现在看起来毫无挑战的旱雪道,在当时可是不敢轻易站上去的“陡坡”。作为初学者,用着旱雪场不太合脚的装备,练习推坡、练习落叶飘,练习J型、C型、连续转弯,下雨“落汤鸡”,烈日“红烧肉”,就成了每个周末的日常。而那夜晚到来时雪场璀璨的灯火,恰恰像是對我的启蒙。

成都有雪的地方不多,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就聚集在西岭雪山这个相对专业的雪场。成都本身湿度较高,西岭雪山滑雪场在每年1月有两三周时间雪质最好,同时,雪场又修建了公园区,爱好者可以上道具,可以飞跳台,给雪友提供了炫技的场地,得到了广大雪友喜爱。但是西岭雪山从山门到雪场大厅要坐缆车、公交车、再步行,往往穿着雪具到达雪场就该睡午觉了,这被雪友戏称为“登山滑雪”;它的中级雪道缆车常年漏油,把雪服整得到处是油点。起初雪友们强烈呼吁优化整改,但是久而久之,大家就默认了这是西岭雪山滑雪场的特色,反而成为了一种家的亲切。我的油渍版“战袍”至今还保留着,上面逐渐增多的油渍也成了我滑雪路上的珍贵纪念。

因为滑雪,我交到了不少朋友。他们有的从国家队退役开起了俱乐部,有的从运动博主变成了实体创业者,有的后来跟我的工作产生了交集,还有的成为了生活中朝夕相处的挚友。我们从积压雪道的换刃、刻滑、平花、公园,逐步转到了道外的粉雪、野雪;我们的心态从曾经的炫技、追酷,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了温静、享受。我想,这是滑雪运动带来的美好意义:让人们因同趣而相识,因同志而互勉,因同路而共进。

因为滑雪,我收获了爱情。去年,我在我热爱的雪道上完成了求婚。这以后便是两个人,将来会是三个人、四个人一起站在雪道上,踩着滑雪板,凝视阳光从山间悄起,映衬着雪面,射进雪镜的那一抹惊艳。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成都滑雪也能成为像打篮球、骑自行车、自驾旅行一样的大众化生活方式,让更多人在雪道上滑出健康生活。

(作者系成都海色会务服务有限公司员工)

征稿启事

《先锋》杂志《有益》栏目现面向广大读者征稿。具体事项如下:

1.以鲜活语言写所见所闻,展示成都生活万千气象。内容包括并不限于思想感悟、历史文化、影评书评;

2.散文、随笔,篇幅在1200字左右为佳;

3.作品须为原创,未公开发表过,严禁抄袭;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稿件将择优在《先锋》杂志陆续刊发。

发送电子邮件至邮箱xfzzbjb@126.com,请在邮件主题注明“先锋征稿”。

本刊编辑中心

2024年4月

猜你喜欢
炫技油渍雪场
单杠上的花式炫技
充满“炫技味”的发烧级耳机 SHURE AONIC 5隔音耳机
厨房里去油渍,我用小苏打粉
冰雪经济
互动-共生:雪场发展与城市文化
假面
清洗衣服上油渍的小窍门
高山滑雪场游客安全救护模式研究
——以张家口崇礼区为例
浅谈音乐表演艺术中的炫技美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