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减“指尖”之负

2024-05-12 11:34李洪兴
党课参考 2024年4期
关键词:群组指尖形式主义

李洪兴

一些基层干部可能有这样的感受:每天需要频繁登录应用软件,回复微信群组各种消息,在各类签到打卡、积分排名、拍照转发等任务要求中忙得团团转。面对“指尖政务”带来的负担,如何立足基层工作实际,切实管好数字应用、实现数字便利,成为一个现实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啊,就像‘牛皮癣,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坚持为基层、企业减负,让干部群众的精力真正花在干实事上。”变味走样的“指尖政务”,也是一种形式主义。2023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强化建设管理、强化使用管理等方面作出部署,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推动相关工作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

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政务服务,初衷是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一位来自西部地区的乡镇干部说,以前到县上开会要花两天时间,现在开视频会议,节省了不少时间。以网络技术赋能提升政务效能,用好各类政务平台、信息系统、工作群组,能够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干事创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既要为基层干部卸下不必要的负擔,也要让数字政务回归本质,切实提升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能力。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加重了基层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既要注重治标,如《意见》提出,“不得强制要求定期登录”“不得简单以工作留痕代替实际工作成效评价”;也要注重治本,着眼于相关乱象及可能出现的变种,探索建立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机制。标本兼治,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瞄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对症施策、精准发力,做到真减负、见真效。

“只保留必需的工作APP,感觉如释重负。”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整治政务APP过多过滥问题后,一名干部如此说道。清理整合群组、修正考核标准、减少报表填写、打通数据壁垒……不少地方在工作层面实现减量提质,为基层干部减负。从“重痕迹”到“重实绩”,从“群里吼”到“实地走”,基层干部不再“困于指尖”,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为人民服务。

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减轻基层负担非一日之功。尽管相关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成效,但仍需继续巩固成果,在加强常态监管、防止反弹回潮上下功夫。从根子上坚决摒除包括“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在内的各类形式主义,既要从机制上着力,把握好数字应用程序规范管理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又要从思想层面破题,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只有常抓不懈,强化制度约束、筑牢思想堤坝,铲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持续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干事创业环境。

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继续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效,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我们必能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摘编自《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群组指尖形式主义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关系图特征在敏感群组挖掘中的应用研究
指尖童话
基于统计模型的空间群组目标空间位置计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