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退费”背后的套路与骗局

2024-05-13 14:41熊力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网课学费套路

熊力

近日,记者在调查网课套路的过程中发现,已经被线上教培机构“坑”过一轮、想要退费的消费者,还被其他人盯上了。

当记者搜索国内一知名企业维权平台时,出现的第一条链接却是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咨询界面,打开后又接收到AI自动推送的四条消息,其中三条都在重复强调“金额低于8000元无法处理,请勿留言”。

记者在这一维权平台上发现多条对于该事务所的投诉。其中一名投诉人称该律师事务所不同于其他事务所结案后收费,而是先收取10%代理费,金额近2000元。投诉还显示,一旦你联系对方,对方就会电话、微信反复轰炸,宣传其成功案例,催促付费,收钱之后就爱答不理,投诉人多次催促,小半年后对方才寄出律师函,还弄错了索赔金额,之后还将举报信投递到了错误网站。与对方签订的合同上标明,“六个月内不得无故解除,如果损失追讨不回,甲方(原告)不能以此为由讨要代理费”。

其他平台上,也有不少“律师”或是发布文章、或是潜伏在评论区,用“我们维权经验丰富,帮大家免费分析”“我遇见过类似事件,某某帮我解决了,家人们私信我”等等话术进行引流。记者询问了其中一家,他们自称是某家律师事务所的咨询机构,但记者发现此账号与该律师事务所归属地不同,且其官网显示的业务领域也并不涉及网课维权退费。这不免让人对这些账号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诈骗团伙盯上了想要退费的消费者。教育部2022年7月10日发布《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关于防范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施诈骗的预警提示》,揭露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教育部办公厅公文、冒充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等方式,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施诈骗犯罪。

去年河北公安也提醒消费者,此类诈骗团伙通常通过地下黑产链非法获取培训机构用户信息,告知其报名课程可以申请退费,并以“购买理财产品获利返还学费”“充值返利”等理由,引导受害人点击陌生网址链接下载虚假APP,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等资料注册后,不断诱导受害人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在一篇报道里,一名记者在没有报名任何网课的情况下加入一“退费群”,假称自己“有8000元学费未退”,向客服申请退费,客服很快便发来“退费用户资产登记后台系统”截图,显示该记者8000元学费未退属实。

线上教培机构本就退费难,而当消费者想要追回损失时,又面临层层套路,这进一步增大了受害者的维权难度,导致更多人主动或是被动地选择自认倒霉,使得这些问题的治理更加困难。

维权不能盲目听从平台广告,而是要注意保留交费凭据、聊天记录、合同等证据,寻求有关部门和正规法律机构的帮助。

而针对官方定性的以退费为由头的诈骗,消费者更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病急亂投医,谨防二次被骗。

猜你喜欢
网课学费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我的兴趣班学费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选』网课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