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桑缘

2024-05-13 06:08刘明月
躬耕 2024年4期
关键词:堂哥桑树学校

刘明月

一堵古典深沉的城垛,一冠遮天蔽日的桑荫,一块凝重庄严的石碑,一座闻名遐迩的汉桑城,见证和记载着三国古城世代兴衰,社会变迁,发展壮大的风雨史册,深邃地贮藏着新野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与汉桑城相关的一段段佳话又蕴藏和记录着普通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小时候,汉桑城就是我们生活玩耍游戏的乐园。我家居住在南城门古城墙下的西南角,距离汉桑城不远,隔城河而居。年少轻狂的时候,除了睡觉吃饭,很多时候我和我的玩伴们都会眉来眼去地相邀,手牵手一块摸着凉飕飕的汉砖,踏着蓝瓦瓦的青石块路面,七拐八扭穿过古朴深沉的官驿胡同,攀墙越脊,蹚水过河,偷偷摸摸猫腰绕过阴冷的太子阁大殿,顺着大仓院的墙角,跨过一座十分别致玲珑的小石桥,就来到了世界上最小的城——“汉桑城”。那时汉桑城内的古桑树主干已经枯萎,但依然擎天而立。而从古桑树的根部又衍生出来的幼树也已经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树干崎岖上延,高擎的树冠遮天蔽日。主枝粗犷弯曲,枝杈纵横,呈龙尾状向城东南方向延伸斜逸;另一簇小的辅枝则向西北方向擎天而立,整个树冠就像一条腾云欲飞的苍龙。因此,每逢传统节日,诸多的枝丫上悬挂了好多七彩的祈愿符,给神秘古老的汉桑城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我们这帮不懂规矩的玩伴,只管轻狂无知地攀城墙捉迷藏,骑树杈荡秋千。我们还像模像样地各自用桑树的枝叶编了花帽,将自己打扮了,按年龄大小,插草为香,在浓荫遮蔽的古汉桑树下跪拜表演,再现着一个全新境遇的“桃园三结义”。等到汉桑树的桑葚发红泛紫黑色的时候,我们都还不忘结伴上树摘桑葚果吃。每次我们都是干干净净地来,邋邋遢遢地回家去,并且每个人都变成了“花猫脸”,身上都成了脏兮兮的。居住汉桑城附近的梁奶奶,见我们成天在汉桑城上玩耍,担心我们弄坏了极其珍贵的汉文化遗产,颠着脚打着招呼把我们喊下来,端出温水给我们洗净手脸,各自询问了家长的名字,然后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述“汉桑城”的故事。我们这群不谙世事的小顽童才朦朦胧胧地知道了些许相关汉桑城的典故,并由衷地产生了一种敬佩和爱恋。

听梁奶奶说,很早很早以前的东汉年间,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三结义后,休憩在咱这西城河边,也就是现在的这个院里。当时这院门口住的是一家姓张的大爷,张大爷为人仗义,性情豪爽。院子里长着一棵桑树,也就是现在桑树的“祖奶奶”。当时桑树有碗口粗细,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一天,关云长关二爷骑着马从演兵场练武回来,马夫周仓顺手将马拴在了桑树上,自己去河边挑水去了。谁知那马经过一番乘骑,热汗淋淋也着实累了、饿了,便下嘴啃咬桑树。几下就把青枝绿叶的桑树啃得面目全非。张大爷不舒服了,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关二爷发现后,几声叹息,遂吆喝几个随从,出了西城门,来到白河岸边的桑树园内,挑选了一棵优质的桑树幼苗,亲手执掀,连挖带薅,将桑树苗带着泥坨栽到了原来的地方,还在树根处特意施了两粪篮马粪,浇了两大桶河水,而后又找来汉砖、石灰将桑树围砌了起来,修成了一个城体椭圆,上筑城垛的桑树城。因为事件出现在汉代,所以,人们就叫这座围护桑树的小城叫做“汉桑城”。汉桑城虽然历经风雨洗礼,城内的老桑树如今依然浓荫蔽日,冠影飒爽,为这座被诸葛亮烧过的三国古城,增添了几分耀眼的色彩和神秘;汉桑城那古典冷峻的城郭又与高大气派的南城门——“远望门”门楼遥相呼应。代代相传,声名远播,渐渐地世界上最小的城——汉桑城的名声享誉神州大地。

再后来,虽经时代变迁,风雨剥蚀,天灾侵袭,汉桑古树主树干历经沧桑,屡经磨难,数度干枯。但是主树干根基精厚,依然旁枝茁嫩,狂生猛长,很快就重立于主干之基并且代代繁衍,枝繁叶茂。汉桑城城郭冷峻,虽遭战火洗礼依然苍典厚重,后人为铭记史籍,传承壮志,明示后人,在原址地标数次修缮重建,并且在城墙正中间的位置筑立石碑一座,上面镌刻汉桑城的由来史料记载。如今的汉桑城已经成为新野一张灿烂的城市名片。

童年时代,在汉桑城玩耍嬉戏,沐浴桑荫庇护,享受桑葚美味,徒添了几分厚重的历史文化洗礼和熏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城市建设规划的需求,汉桑城一度又成了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摇篮。

据相关史料记载,1946年10月,因新野县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建设一所新的学校。因校园中心位置拥有世界上最小的城——汉桑城,故取名就叫汉桑城学校。

当时我们所居住的区域正好距离汉桑城学校较近,所以,到了就学读书的年龄后,我和我的玩伴们很自然就到了汉桑城学校读书学习。当时汉桑城学校的大门是面东坐西,三排教室,两个活动区域。走进学校大门,最先看见的就是驰名中外的汉桑城。而围绕汉桑城周围通向大门的两邊还分布着五六棵苍翠碧绿的汉柏树。校园适中位置的一棵柏树树杈上悬挂着一个将近三十公分粗细的铜钟。当早操钟声响起的时候,我们睡在家里都能够听到那清脆悦耳的声音。教室门前,也栽着梧桐和柏树。每天我们和汉桑城为伴苦读勤耕。早晨,当我们走进校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葱郁的汉桑树和那古朴深沉的汉砖城墙。课余时间,浓荫遮蔽的汉桑树下,我们簇拥在老师的身旁,听老师给我们讲有关新野的三国故事。晚自习时,老师特意将我们带到汉桑城下,指点我们抬头仰望,仔细观察银河系的星辰位置。有时候,因为贪玩放学回家好长时间了,才想起来把书包遗忘在了汉桑城的城墙根处,害得我只好和母亲一起返回学校取回自己的书包。

岁月更替情更深,桑缘见证意深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还是这座袖珍名城——汉桑城,以其独有的汉三国文化吸引着神州大地无数的游客乃至国际友人慕名前来观光游览。

乡下的堂哥在我的伯父去世后,在我父亲的呵护和培养下成长。父亲对堂哥的教育非常严格,堂哥特别聪明,也非常争气,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校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焦作矿物学院,成了当时我们乡下老家唯一的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在湖南省金竹山煤矿工作,一个回家探亲的机会,得知我父亲到汉桑城学校培训学习。堂哥执意要和父亲一块去看闻名于世的汉桑城,父亲应允了。

碧翠浓荫的汉桑树下,堂哥恰好遇见了在汉桑城学校从教的一个姓范的女教师。相互的介绍过后,得知对方竟是当年的同窗。十多年不见,竟一见钟情。后来,堂哥多次约见范老师聊天喝茶,堂哥和范老师真情牵手,共诉衷肠。他们畅谈工作,共谋家庭、婚姻和未来。后来,在汉桑圣树的见证下,一对有情人情意绵绵,缘定终身。堂哥和范老师一起吃新野板面,一起观看电影《天仙配》《红色娘子军》。后来,范老师和堂哥结成了一对幸福美满的夫妻。这古桑为媒喜结良缘的故事一时在三国古城传为佳话。

这真是:古城汉桑情有缘,同窗鸳鸯巧相见。桑荫牵线城为媒,伉俪情深意绵绵。

猜你喜欢
堂哥桑树学校
马桑树儿搭灯台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吃喜酒
吃喜酒
奶奶家的桑树
爱你,就和你成为“等式”
表堂哥
学校推介
哭泣的桑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