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3 12:13杨蕾
天津教育·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霸王龙恐龙绘本

杨蕾

儿童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儿童文学书籍,区别于普通的卡通绘本,在表现形式、图文内容以及创作风格上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与发展需要,这也是儿童绘本广泛应用于小学教育的主要原因所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充分开发与利用儿童绘本教育资源,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对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基础运用方法与创新运用方法展开探究,旨在让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在儿童绘本的作用与支持下实现稳定发展。

一、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基本运用

绘画是小学美术课程的基础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必须形成的美术“基本功”。因此,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基本运用要点应聚焦在学生的绘画学习上。

(一)临摹绘本,夯实绘画基础

对于美术初学者——小学生来说,临摹是锻炼书画技巧、提升绘画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临摹美术作品,学生能够在动笔的过程中感知到线条的变化、构图的精巧、色彩的搭配,从而得到绘画技巧的锻炼与美术基础的夯实。将儿童绘本融入小学生的美术作品临摹学习中,不仅能够为其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临摹素材,还能够使其在临摹过程中通过读图与识图充分领会到美术的独特魅力与别样风采,进而生成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為例,在“一张奇特的脸”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绘制人物五官的方法,学会运用写实、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进行艺术创作,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基于本课的重难点内容为学生提供包含人脸或五官的儿童绘本,如《脸,脸,各种各样的脸》《五官的奥秘》《哇哦!神奇的五官》《嘴巴的本领》《我的爸爸是英雄》等,并在学生自主阅读绘本故事、识读绘本图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人脸有怎样的特点,人脸上有几种感官,五官分别有怎样的作用,耳朵、鼻子、嘴巴、眉毛、眼睛分别像什么等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对人脸特点和五官形状的分析,并在临摹儿童绘本图画的过程中掌握绘制人脸和五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京剧脸谱、贵州面具、古埃及面具等美术作品,并提问:“为什么有些脸看上去十分奇特?绘本、脸谱与面具分别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除了这些你们还见过哪些奇特的脸?”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激活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与绘画结合起来,以“奇特的脸”为题进行美术创作。

这样的儿童绘本临摹教学不仅有效丰富了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而且学生在读图与临摹相结合的美术绘画学习中对五官的绘制方法以及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其绘画水平与创作能力自然由此而得到了提升。

(二)添画绘本,锻炼想象力

添画是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即在原作的基础上增添与补充,从而获得绘画水平的提升与想象力的锻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以儿童绘本中的图画为原型,指导学生添画,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汲取原作者绘画技巧与创作灵感的同时,对绘本故事生成新的理解,还能够使其美术学习自信与创造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例如,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一课“恐龙世界”时,教师便可以在学生初步掌握与恐龙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小恐龙大冒险》《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如果恐龙还活着》《恐龙当上消防员》《骑着恐龙去上学》等与恐龙有关的儿童绘本,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的方式认识不同种类的恐龙、把握恐龙的不同特点与生活环境。之后,教师再鼓励学生以《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这一儿童绘本为原型进行添画。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是日本作家宫西达也的绘本作品,主要讲述了小甲龙与霸王龙相识、相遇、相伴,最后分别的故事。其中,小甲龙“很好吃”与霸王龙“爸爸”之间的交往极具童趣,并且绘本中涉及许多与恐龙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有关的内容,学生在阅读这一绘本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更多与恐龙相关的知识,也会被小甲龙与霸王龙之间的真挚情感所打动,从而生成为小甲龙与霸王龙绘制圆满结局的欲望。对此,小学美术教师便可以针对学生这一美术创作兴趣的生成点,让学生结合已知的恐龙知识进行添画。有的学生利用彩铅对霸王龙的表情进行了加工,将霸王龙的眼睛涂红,并为霸王龙增添了许多牙齿,进一步渲染了霸王龙的威武;有的学生为小甲龙添上眼泪和腮红,使小甲龙变得更加可爱;有的学生则在霸王龙与小甲龙分别后,在霸王龙的头上画了一朵正在下雨的乌云,让两只恐龙的分别场景更加悲伤……

在小学美术绘本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绘本进行添画处理,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绘本内容,深化绘本阅读体验,而且学生在以绘本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时,绘画水平与艺术表现能力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

(三)补充绘本,加深绘画感悟

图文并茂是儿童绘本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独特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儿童绘本都是图文相互辉映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图文相互脱离的儿童绘本。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霸王龙与小甲龙的分别场景、《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大兔子与兔宝宝的交往场景、《雪孩子》中雪孩子与兔宝宝的玩耍场景等。图与文的相互脱离虽然会让绘本呈现情节跳跃的问题,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换言之,图文相离的儿童绘本便是美术作品中的“留白”。因此,在运用儿童绘本开展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绘本内容的认识,补充绘本中的留白,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用画笔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在有效锻炼学生绘画能力与技巧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绘本阅读感悟。

以知名儿童绘本《雪孩子》为例,该绘本主要讲述了兔宝宝用厚厚的积雪堆了一个大雪人,在兔宝宝迷路后大雪人神奇地活了,最终带着兔宝宝安全回家的故事。与《雪孩子》课文不同,《雪孩子》儿童绘本的故事内容与结局更加温情,学生在阅读这一绘本故事时,通常会被兔宝宝与雪孩子之间充满童趣与想象的互动交往所打动,从而自觉展开对绘本内容和故事情节的补充。有的学生在读到兔宝宝反驳兔爸爸说“雪孩子是我的朋友,跟我一样有生命”一句时,利用画笔加深了雪孩子的笑容,并用白色的彩铅为雪孩子的眼睛添上了高光,让雪孩子的“活过来”更加合理;有的学生从自己堆雪人的经验出发,为雪孩子“穿上了”衣裳,使雪孩子的形象更加活灵活现;有的学生以动画《冰雪奇缘》中“雪宝”为原型,为雪孩子画了一个胡萝卜的鼻子,让雪孩子更加憨态可掬;有的学生则画了兔宝宝与雪孩子在冰面上溜冰、打雪仗、过家家的场景,并配文“与雪孩子在一起的冬天,一点都不冷”。

通过尽情地发挥想象对儿童绘本中的“留白”进行补充,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绘本作者的创作手法与艺术风格,积累绘画经验、锻炼绘画技巧,而且在耦合自己的原有认知与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创作时,对绘本的故事内容会形成更深刻的感悟,这对学生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极为深远的。

(四)拓展绘本,激发创造潜能

与临摹、添画、补充绘本不同,拓展绘本是在绘本故事的原有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多表现在对隐藏故事情节的补充、对故事走向的推测以及对故事结局的改编等方面。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儿童绘本内容,能够在有效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儿童绘本的独特魅力,从而更积极地运用绘本展开美术学习、进行美术创作。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拓展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绘本故事后,基于自己的绘本阅读感受,充分发挥想象力重构绘本故事的结局,从而在有效深化学生对爱的感悟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拓展绘本的方式,掌握用细腻圆润的笔触表露真心、传达情绪的绘画技巧。

二、兒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在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育人理念持续深化的今天,小学美术教学也逐渐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素养本位。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运用儿童绘本组织教学活动时,不能将教学重点仅集中在绘画教学上,而是要以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为导向,持续探索儿童绘本的创新运用方法。

一方面,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儿童绘本与美术鉴赏教学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儿童绘本主题与风格多样,将其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对绘本进行解读,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传统美术鉴赏教学的枯燥性,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而且学生在结合绘本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手法进行剖析时,会在无形中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与审美体验的丰富。

以《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绘本为例,该绘本有着极为动人的故事情节,其配图在色彩、意境、构图以及风格上有着极为深刻的美学内涵。由此,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便可以让学生结合绘本故事内容与情节分析绘本配图。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绘本插图时,教师便可以在学生大致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谈论自己对这一插图的感想,以此活跃学生的积极美术鉴赏情绪与美术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更多元的角度进行美术作品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刻把握绘本内涵,而且审美水平与鉴赏能力会在图文交互、情思交融中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运用儿童绘本进行德育渗透,开发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如今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在运用儿童绘本进行教学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绘本主题的方式,将美术教学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审美育人的教学目的。

以《大卫,不可以》绘本为例,该绘本主要讲述了淘气的大卫每天惹麻烦,被大人批判指责,但是最终大卫的眼泪与委屈在妈妈怀中化解的故事。亲情与母爱是这一绘本的核心主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以这一主题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感悟亲情的珍贵,用画笔诠释母爱的伟大,以此学会感恩。

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结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教学作出的建议,以儿童绘本为载体,开发与设计注重姊妹艺术学科融合、美术与其他学科关联的跨学科式的多元化艺术综合实践活动。

在应用儿童绘本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姊妹艺术学科融合的跨学科艺术实践活动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立足美术课程与音乐课程在课程性质上的互补性,将以音乐为主题的儿童绘本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如《章鱼先生玩音乐》《动物狂欢节》《给孩子的乐器博物馆》等,并让小学生在阅读音乐主题的绘本后,尝试迁移运用美术学科的技能,更形象地表现音乐中音符的高低、旋律的变化、节奏的快慢和各种乐器的使用方法,以加深学生对抽象音乐之美的认识,赋予学生更丰富多元的审美体验。

在应用儿童绘本衔接美术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时,小学美术教师要在充分把握其他学科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或心灵教育渗透点的基础上,以儿童绘本为载体,将美术学科内容融入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过程中。比如,在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古诗词主题的儿童绘本,如《听!会讲故事的古诗》《我们的唐诗》《唐诗三百首》等,该类儿童绘本采用极具童真的笔触,将创作古诗词的文人形象和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呈现出来。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古诗词时,学生一边吟诵古诗,一边观看儿童绘本中的图画,学生便能够对古诗词的内涵、诗人传达的情感思想以及勾勒的意境画面形成深刻的感悟,从而提高古诗词学习效率,并生成模仿绘本中为古诗词配图的方法,用美术的绘画技巧画出古诗词意境、画出自己的诗词阅读感受,从而实现学科知识的迁移创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将儿童绘本以灵活巧妙的方式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果与质量,对美术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当代小学美术教师要深谙儿童绘本促学、助教的价值,以小学美术课程的实际教学需要、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将儿童绘本与小学美术课程结合起来,提升小学美术审美育人的精准性,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霸王龙恐龙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是霸王龙
放生一只霸王龙
好冷啊,霸王龙灭绝了
霸王龙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