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慧学单”的“智教?慧学”小学语文教学途径

2024-05-13 12:13肖莉萍
天津教育·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学点教学内容课文

肖莉萍

吴忠豪教授针对一线语文教学问题大声疾呼“由教课文转向教语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教课文”问题,项目团队从“学习任务单”设计入手,经过十四年的探索,在解读课文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匹配的教学方法,构建了基于“慧学单”的小学语文“三维六方”魔方整体教学新模型,实现了由“教教材”向“教语文”、由“教师教”为主向“学生学”为主的根本转变。成果在赣州市南康区十余所学校协同实践,效果显著,在江西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多家省市级媒体对相关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慧学单”的“智教·慧学”教学探索的缘起

(一)问题聚焦:小学语文教师“教教材”现象相当普遍,难以撼动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试图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革命性的变革,力图改变吕叔湘之问中提出的“高耗低效”问题。但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二十余年来,即使在今天,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没有改变“教教材”的困局,语文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始终将“课文”作为教学内容,围绕“课文”讲授碎片化的知识,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二)追根溯源:“教课文”现象背后是“教师中心”文化,亟待突围

透过现象看本质,“教课文”现象背后主导语文教师教学的是“教材中心”理念。我国现代语文教学经过一百多年的曲折发展,始终没有摆脱“教材中心”的教学观,语文课堂只见教师的“教”,不见学生的“学”,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相当低下。

(三)靶向突围:寻找一种改变“教教材”问题的方法,持续变革

在教学层面,教师“教材中心”观念以及课堂“教师中心”文化是阻碍语文教学改革的拦路虎。一所学校如何改变上述语文教学的顽疾呢?笔者基于课堂现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只有找到具体可抓、可用的方法,让教师拿来就能用,且长期用,持之以恒,才有可能破解这一难题。

二、理清研究要点——基于“慧学单”的“智教 ·慧学”教学探索的研究轨迹

第一,主要模式: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通过构建主线问题,为学生搭建听、说、读、写、思的平台,从而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较清晰的教学模式。

第二,设计要点:设计“慧学单”的要点在于借助“慧学单”打造智慧课堂“智教·慧学”这一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教师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基于课文体式特征和学情特点,设计融学习任务、活动和教学内容于一体的“慧学单”,课堂上基于“慧学单”组织学的活动,课后以“慧学单”设计与使用效果作为焦点问题展开评议。

三、聚焦“三个维度”——基于“慧学单”的“智教·慧学”教学探索的核心技术

针对课堂教学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成果团队学习借鉴王荣生教授《阅读教学设计要诀》《语文教学教什么》系列著作提出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慧学单”的设计与使用为抓手,在实践研究中突破六项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慧学单”的小学语文“三维六方”魔方整体教学模型,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小学语文课堂基本实现了由“教课文”转向“学语文”的根本转向。

(一)維度一,教学目标内容重构是方向盘:抓准课文中的语用教学点,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1.关键技术一:“慧学单”语文教学目标设计

——分析课文体式和学情特点。

阅读教学目标又叫教学点,即找到课文中学生不理解、读不懂的关键词句,并从这些关键词句中读出意思和意味来。基于此,本文在设计“慧学单”教学目标的时候,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找到学生不理解的关键词句。先找到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再找到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两者重合的地方即为教学点,教学点即蕴含语文学习要素的关键词句。

第二步,依据课文的体式特征选择教学点。不同的文体教学点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异,如图1所示,文学类课文和实用类课文教学点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慧学单”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是抓住文本体式,找准课文的教学点。

第三步,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点认知加工水平。在研究中发现:“低段要着重引导学生练习用词的准确和句式的运用;中段要关注段落的结构和修辞方法的运用;高段则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表达方式和篇章的结构等方面展开学习。”为了更好地分层落实,成果团队分工合作,分年段梳理了蕴含“语文要素”的关键词句的认知加工的主要层级,如图2所示。根据年段任务,选取课文中的教学点(关键词句)分层设计“慧学单”。

2.关键技术二:“慧学单”教学内容选择——依据课文功能类型和教学课型。

本文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分为三种,即以学习语文知识为主的例文、以学习阅读方法为主的样本和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的用件。不同课文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各有侧重,例文重在选择蕴含语文知识的教学点,主要教语文知识和阅读策略;样本主要选择蕴含阅读方法的教学点,主要教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用件教给学生自己选择教学点,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团队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将“慧读单”分为三种类型,三种“任务类型”的“慧读单”分别对应三类课文的学习。

第一,主线阅读式慧学单主要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设计一个主线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进行深入指导,让学生围绕慧学单中的主线问题充分经历语文学习过程,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在自主阅读与交流合作中获得积极的、个性的阅读体验。

第二,读写结合式慧学单主要学习阅读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写方法上的指导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学途径。因此,选择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激活学生已有的阅读体验,学习应该读哪些句子,应该读到什么程度,并能够举一反三,熟练掌握阅读方法。

第三,活动体验式慧学单主要训练自学能力。这一类慧学单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让学生借助“慧学单”“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自主完成阅读任务,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维度二:教学模式构建是发动机:依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安排学习流程、组织学习活动

1.关键技术三:“慧学单”五步流程教学安排——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和文本层次。

“慧学单”从学习时间来划定,有课前慧学单、课中慧学单、课后慧学单。从形式上来看,有单篇课文慧学单、群文慧学单、单元慧学单。设计慧学单时,主要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课文文本层次,从激活已知、自主阅读、交流研讨、展示反馈和转化运用五个阶段,建构了“慧学单”教学设计的五步流程模型(如图3所示),为“慧学单”的设计与使用提供了基本模型。

第一步,根据“慧学单”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先设计一个热身活动,如猜谜语、讲故事、分享经验等活动,激活学生旧知,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步,设计自主阅读活动,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或者自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在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

第三步,创设主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对主问题做出回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提供蕴含新知识的样例作为支架,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如三年级下册《母鸡》这篇课文设计的主问题是:作者由“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从课文中哪些关键词句的描写中能读出这种感情变化?合作探究问题之前,任务单先出示母鸡叫声变化的样例,示范分析,再让学生自主讨论,完成任务。

第四步,展示交流,任务单设计好评价工具,指导学生在展示交流中反思修改,转化运用新知识。

第五步,转化运用,设计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完成学习任务,融会贯通新知识。

2.关键技术四:“慧学单”课堂教学定型——凸显单元编排特点和任务类型。

“慧学单”教学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其次分析选文功能类型,最后确定课文教学课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项目团队构建了四种基本课型,来调整五步教学流程,助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依托慧学单,通过自学、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获得新知识,并转化为新的语文经验(素养),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维度三,评价体系创建是离合器:依循教师教学逻辑,设计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评价要素

1.关键技术五:“学教评”整体设计——促成融会贯通,生成语文素养。

基于“慧学单”的教学,让评价变得多元、多样、立体、全面。从单一的评价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模式,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打造“智教·慧学”评价模式。以评促学、教评合一,将评价的核心聚焦于多种智能情境中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造能力,设计多元评价领域与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提供展示学生素养的多种情境。评价过程注重动态化,并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预学评、做中学、做中评、教后评等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2.关键技术六:“以学评教”做教研——以“学”为中心,改进教学。

“以学评教”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描述课堂教学行为;第二步,教学内容分析;第三步,教学目标分析;第四步,联系教材、学情,评价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流程。

(1)学情视角:“以学评教”的出发点。

观课时,主要看学生三个方面的行为表现,即“学习起点”(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时的基础、需要与准备)、“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所体现出来的“学”的状态)、“学习结果”(通过课堂学习活动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学习经验)。评课时,主要评学生学习起点找得准不准、学习过程有没有充分展开、学习结果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评课教师不仅要观点鲜明,还要提供证据,并提出改进与优化意见。

(2)教学内容:“以学评教”的着力点。

教学内容主要指向“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从教的方面而言,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传递的种种信息,既包括在教学中对语文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加工、替换和改造。教学内容主要以“知识”的样态出现,其核心知识是阅读方法与阅读策略。

(3)学习活动:“以学评教”的观察点。

语文学习活动主要指学生听、说、读、写、演等语文实践活动。评课时,评课教师要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和活动产品为证据,指出教与学的问题,并从“慧学单”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提出改进建议。以学评教四个维度和要点如图4所示。

四、结语

通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基地校、全区语文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到目前为止,主要实践的是阅读教学“慧学单”的设计与使用,读写结合“慧学单”的设计与使用才刚刚起步,需要持续、深入地研究。路虽远,行将至,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教学点教学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背课文的小偷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背课文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