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行业发展方向

2024-05-13 17:46文花
三角洲 2024年11期
关键词:出版物语言文字少数民族

文花

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行业是我国语言文字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行业地位特殊,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成长进步、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方面,作用重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行业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受眾规模萎缩、数字出版物冲击、高质量作品不足等问题和挑战。对此,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行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拥抱新技术,守正创新,融合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行业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共享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学习和使用。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据2020年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约1.25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10.26%。另据国家民委统计,我国有53个少数民族约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有22个民族约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行业(以下简称民文出版行业)是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宣传思想系统的重要阵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民文出版行业地位特殊,意义重大。发展民文出版行业,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发展进步,有利于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我国民文出版发展历程与现状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民文出版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蓬勃发展,出版发行了一系列关于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科教文卫、民族典籍等方面作品,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传播新知识,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成长进步、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开启了民族出版事业。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并亲题社名,1953年1月15日民族出版社正式成立,少数民族出版事业由此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到了20世纪60年代,全国民族文字出版单位有13家。1965年,民族文字图书品种占全国图书总品种的6.4%。20世纪70年代全国民族文字出版单位达17家,1978年民族文字图书占全国图书总品种的9.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民族出版事业也步入繁荣发展的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更加繁荣。民文出版机构由改革开放前的17家增加到38家,占我国出版单位总数的6.6%。其中,根据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工作部署精神安排,目前绝大多数民族出版单位保留或实行事业体制,少部分转为企业。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5622种、3701万册,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6.4倍和4.2倍。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出版行业出品了一批又一批的经典出版物。比如,编辑出版的《改革开放30年的民族工作》《中国的民族识别》《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读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青少年普法书系》《民族地区民文版普法书系》《汉蒙词典》《藏汉大辞典》《彝语大词典》《中朝大词典》《蒙古英雄史诗大系》《中国藏族艺术彩绘大观》《〈格萨尔〉精选本》《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侗族款词》《中国蒙古族服饰》《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国农村文库》和《走近中国少数民族》(55卷)等精品佳作,获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极大好评,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与此同时,以国有新华书店为主的民族出版物发行网络基本覆盖民族地区,民族文字印刷设备实现技术更新,形成了以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文字出版为主,出版单位分布在中央和自治地方,出版图书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市场经营与政府扶持结合,布局合理、文种齐全、编印发功能完备、覆盖面广、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出版体系和发展格局。

我国民文出版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运用,我国民文出版行业在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挑战。

一是,民文受众规模减小。我国民文出版物的受众对象主要为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群众、汉语薄弱的少数民族群众、民族事务工作和研究人员。城乡人口流动和交融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人数、频次和场所总体呈减少趋势。同时,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购买力也有限。上述情况造成了民文出版物发行不畅或靠政策支持才能正常发行,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自我发展空间。

二是,数字出版物的冲击。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数字出版物不断涌现,短视频平台等新型媒体层出不穷,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效率大幅提高,使用体验丰富多样。数字出版物在感官运用、情感交往、信息获取方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影响了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给传统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很大挑战。作为竞争力先天不足的民文出版业,更是面临了巨大压力。

三是,高质量作品欠缺。虽然,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受历史、资源、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民文书籍的作者、选题、组稿人才缺乏,发行多、影响大的高质量民文出版物稀少,同时也反过来加剧了出版人才的流失。

我国民文出版行业的发展方向

满足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的追求是新时代民文出版业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使命。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民文出版业应勇于担当、知难而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好宣传理论政策、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文化的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民文出版业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是宣传大致方针、弘扬正能量、传播科学知识、弘扬优良文化的重要窗口。民文出版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努力成为党和国家面向少数民族群众的宣传工作“先锋队”,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加大开发高质量民文出版物。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不同区域,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气质风貌,蕴含着丰富的文明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更是民文出版机构应当挖掘的重要资源。要深入分析少数民族群众知识文化需求的动态变化,针对性做好民文出版物的选题、组稿,守正出新,强化精品意识,及时编辑出版,更好更高效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强化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生命周期。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规律显示,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口流动和交流融合会不断深化,弱势语言的使用会日益减少。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进步,当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迫切。建议抓紧统筹全国各地现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版本库,科学记录和保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同时,与时俱进,针对不懂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群众,适时增加汉语版反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版物的编辑出版。

四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民文出版融合发展。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民文出版行業要深入研究分析图书出版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少数民族群众实际情况,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民文出版物的内容、产品、品牌、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动民文出版行业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单位:民族出版社)

猜你喜欢
出版物语言文字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2017年出版物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